第十四條 受托人因承諾信托而取得的財產是信托財產。
受托人因信托財產的管理運用、處分或者其他情形而取得的財產,也歸入信托財產。
法律、行政法規禁止流通的財產,不得作為信托財產。
法律、行政法規限制流通的財產,依法經有關主管部門批準后,可以作為信托財產。
【釋義】本條是對信托財產構成的規定。
信托是一種理財制度,信托當事人是為一定的財產利益而建立信托關系的,有財產才會有信托行為,信托行為的成立以一定財產的存在為前提,信托當事人的權利義務都是圍繞財產而確定。可以說,信托法律關系實質上是信托當事人之間的一種財產關系,信托財產在信托關系中處于核心地位。規范信托關系必須規范信托財產。
信托財產的構成也就是信托財產的范圍,是指在設立信托后,哪些財產應當作為信托財產。明確界定信托財產的構成是確定信托當事人權利義務的必要前提,是保護信托財產利益的要求。按照本條第一款、第二款的規定,信托財產的范圍包括:第一,受托人因承諾信托而取得的財產是信托財產。設立信托,委托人須要將其對某項特定財產的權利委托給受托人行使,信托成立后,該項作為信托關系客體的財產就成為信托標的,從而成為信托財產。這部分信托財產是在信托成立時形成的,是初始的信托財產。信托成立,表明受托人承諾信托,并取得對信托財產的管理或處分權,委托人應將已經成為信托標的的財產按照信托文件的規定轉移給受托人,由受托人以自己的名義實施管理或處分。由此可見,受托人因承諾信托而取得的財產,構成了初始的信托財產。第二,受托人因信托財產的管理運用、處分或者其他情形而取得的財產,也歸入信托財產。在信托設立時,信托財產的范圍和形態是特定的,而在信托成立后,由于受托人對信托財產的管理運用或處分,或者由于信托財產的損毀、滅失或其他事由的發生,會孳生新的財產,或者原有的信托財產形態會發生變化,比如,受托人因信托財產的運用而取得有價證券、貸款債權、擔保物權或利息,因花費信托財產而購買到財物、出賣信托財產而取得對價,因信托財產滅失而取得賠償請求權等,這些因信托財產發生變動而形成的新的形態的財產,都是由原有信托財產產生的自然孳息、經營收益或代位物,根據信托的本旨,即保全信托財產的價值并謀求相當的增值,信托財產的孳息或代位物仍應歸屬于信托財產。
信托財產應當是可以合法轉讓的財產,或者說信托財產應當由可以合法流通的財產構成。如果信托財產不能合法轉讓或流通,就無法用來進行交易和實現信托財產的保值增值,并影響到受益人的合法利益。因此,本條第三款、第四款規定了兩項特定的規則,首先,法律、行政法規禁止流通的財產不得作為信托財產。法律、行政法規禁止某些物的流通主要是出于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根據現行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禁止流通物主要包括:(1)專屬國家所有的財產,如礦藏、水流、森林、山嶺等自然資源,全民所有的博物館和其他單位的文物藏品等。(2)軍用武器、彈藥。(3)淫穢的書刊、影片、錄相帶、錄音帶、圖片等。以禁止流通的財產設立的信托,信托財產不符合法定要求,信托是無效的。第二,法律、行政法規限制流通的財產,依法經有關主管部門批準后,可以作為信托財產。在社會經濟生活中,某些特定物的流通是不必要也不應當絕對禁止的,但是如果毫無限制地允許其流通,可能對國家利益、經濟秩序或公民合法權益造成不利影響,從維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及公民合法權益出發,對這些特定物的流通應作適當限制。因此,法律、行政法規對某些物的流通規定了限制條件,對于這些流通受到限制的物也就是限制流通物,只有在符合法定條件的情形下才允許其轉讓。根據現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限制流通物主要包括:(1)城鄉土地使用權。(2)全民所有的水面、灘涂的使用權。(3)煙草專賣品。(4)麻醉品。(5)探礦權、采礦權。(6)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及其林地、采伐跡地、火燒跡地的林地使用權。(7)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產品,等等。以限制流通的財產設立信托的,在信托設立前,應使該項財產成為可以合法轉讓的財產,只有在依法經有關主管部門批準取得該項財產的流通轉讓許可后,這種財產才可以作為信托財產,以其設立的信托才能產生效力。具體應經過哪個主管部門批準,則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如根據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城鄉土地使用權的轉讓應經土地管理部門批準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安哥拉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7-04-27縣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組織通則[失效]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1986修訂)
1986-12-02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理解和執行法律若干問題的解答(四)
1992-04-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對法律實施情況檢查監督的若干規定
1993-09-0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蒙古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8-06-2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南非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2-1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3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4-06-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規定的解釋
2005-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正確理解和執行《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一條第二款的答復
1992-01-31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修訂]
1989-02-2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決定
1991-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
1991-03-02技術進出口合同登記管理辦法(失效)
2001-12-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解釋
2002-08-29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2013修訂)
2013-12-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9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
2019-04-17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714號)
2019-04-23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公布遼寧大黑山等21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名單的通知
2013-06-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23學位論文作假行為處理辦法
2012-11-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3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2-12-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2011年全國糧食穩定增產行動的意見
2011-03-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0-10-26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若干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0-10-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民工培訓工作的指導意見
2010-01-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0-01-21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2009-2020年)
2009-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