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 為了鼓勵、扶持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使用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促進農業機械化,建設現代農業,制定本法。
【釋義】本條是對本法立法目的的規定。
一、所謂立法目的,也稱立法宗旨,是指制定一部法律所要達到的最直接的任務目標,即明確制定一部法律要解決哪些問題。立法目的與法律的其他條文之間是目的與手段的關系,一部法律中每一具體條款的規定都應當圍繞該法律的立法國的展開,并為實現立法目的服務。由于立法目的統領著一部法律全部法律規范的價值取向,因此一般都在法律的第一條中規定,以開宗明義,總攬全局。
二、根據本條規定,農業機械化促進法的立法目的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鼓勵、扶持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使用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加大國家對農業的支持保護,增加各級財政對農業和農村的投入。”對發展農業機械化采取必要的扶持措施,也是利用世界貿易組織的有關規則支持和保護農業的一個重要內容。國際上許多農業發達的國家在支持和保護農業的開始階段,都將促進、扶持農業機械化發展納入國家對農業支持和保護的政策和措施之中,通過立法和制定相應的支持政策,規范和促進本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
在我國,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是從事農業生產的主體,也是投資購買農業機械的主力軍。近年來,國家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促進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扶持政策和措施,極大地調動了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購買、使用農業機械的積極性,農業機械化事業得到了很大發展,提高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了農民增收、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業結構調整。但是,由于這些政策和措施常常是一事一議,扶持渠道不穩定,計劃性較差,廣大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往往不能適時地得到扶持和幫助,許多農民迫切需要的農業機械不能及時購買和使用。目前我國廣大農民的收入水平低,農民自我積累能力較弱,購買農業機械的資金不足,而農業機械的價格和使用成本都比較高,國家在政策和資金上給予適當的鼓勵和扶持能夠對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發展農業機械化起到較大的帶動作用。同時,農業機械化還需要大量的資金對技術的創新、改造、基礎性科研和發展農業機械作業進行投入。在提供資金扶持的同時,為農民開展農業機械作業提供政策支持和信息、協調服務,也能充分調動農民發展農業機械化的積極性。因此,本法在第一條明確規定農業機械化促進法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為了鼓勵和扶持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使用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為了實現這一立法目的,除了在各個章節的條文中始終堅持貫徹這一立法宗旨外,本法還專門規定了“扶持措施”一章,將有關促進農業機械化發展的財政、金融、稅收、基礎設施建設等優惠扶持措施加以明確規定。
(二)促進農業機械化,建設現代農業
黨的十六大提出,建設現代農業是全面建設農村小康社會的重要任務之一。農業機械是現代農業的重要物質基礎,也是先進農業科學技術的重要載體,建設現代農業,必須發展農業機械化。在理論界,學者們對現代農業的內涵有多種論述,但有一點是共同的,現代農業的標志之一,是廣泛采用現代化的農業機械進行生產作業,具有較高的農業勞動生產率。
農業現代化是現代農業的重要標志,它是農業由傳統的生產部門轉變為現代產業的歷史演進過程,也是一個不斷進行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的動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用現代工業提供的技術裝備武裝農業,用現代的生物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市場經濟觀念和組織方式來管理農業,同時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保持農業的持續發展,實現廣大農民的共同富裕。而農業機械化是逐步運用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和技術裝備農業,代替人力、畜力進行農業生產的技術改造,不斷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減輕農業勞動者的勞動強度,提高農業生產技術水平的過程。
從農業機械化到農業現代化是一個遞進的過程,也是一個不可逾越的過程。首先,農業機械化是現代農業的物質技術基礎。農業機械是農業生產的重要工具,是農業生產力的重要要素,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農業機械裝備突破了人畜力所不能承擔的農業生產規模的限制,機械作業實施了人工所不能達到的現代科學農藝要求,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提高了農業生產力水平,為農產品品質提高,形成專業化、商品化生產提供了可能。其次,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從一定意義上說,農業現代化是農時工業化過程,其中包含農業機械化過程。從多數發達國家推進農業機械化的內容和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形式看,盡管各國選擇了不同的發展模式和途徑,但共同點是首先都要解決農業機械化問題,都是在實現農業機械化的基礎上實現農業現代化的。第三,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衡量農業現代化水平的主要指標是農業勞動生產率,而農業機械化是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主要手段,國際上通常把農業機械化水平和效益的高低作為農業現代化水平的主要標志。
近年來,隨著農業機械裝備總量的穩步增長、農業機械作業水平的逐步提高、農業機械工業體系的初步形成、農業機械社會化服務的初顯成效以及農業機械化發展支持體系的逐步建立,我國農業機械化事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是,目前仍存在許多問題,如農業機械化水平較低、結構不合理,農業機械產品質量差、技術含量低,農業機械使用成本高,農業機械市場不規范等,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農業機械化向更高層次的發展。法律作為上層建筑,是為經濟基礎服務、為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服務的。因此,制定農業機械化促進法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促進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為了建設現代農業。這既是本法的立法目的,也是貫穿于整部法律的立法指導思想。根據這一指導思想,農業機械化促進法為保障和促進農業機械化發展、建設現代農業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2009年修正)
2009-08-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國務院在廣東省暫時調整部分法律規定的行政審批的決定
2012-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澳大利亞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8-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失效]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的決定
2000-10-31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200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
2006-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1999-08-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白俄羅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5-06-22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
1985-06-1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教師節的決定
1985-01-2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條例》的決議
1984-05-11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已修訂)
1992-04-30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人選辦法
1993-03-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懲治走私、制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的犯罪分子的決定
1990-12-28探礦權采礦權轉讓管理辦法(2014修訂)
2014-07-29風景名勝區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學校體育工作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法規匯編編輯出版管理規定(2019修正)
2019-03-02財政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2019-03-01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
2017-02-07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10-07氣象災害防御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青島市環境保護行政處罰裁量基準規定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5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4-12-16供電企業信息公開實施辦法
2014-03-10國務院關于組建中國鐵路總公司有關問題的批復
2013-03-14國務院關于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3-02-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河北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
2011-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