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 為了保護、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資源、加快國土綠化,發揮森林蓄水保土、調節氣候、改善環境和提供林產品的作用,適應社會主義建設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特制定本法。
【釋義】 本條是對森林法立法目的的規定。
一、立法目的,也稱為立法宗旨,是指制定一部法律所要達到的任務目標,也就是說制定一部法律要解決哪些問題。立法目的與法律的其他條文之間是目的與手段的關系。一部法律中的每一具體條文規定應當圍繞該法律的立法目的,為實現立法目而服務。由于立法目的統領著一部法律全部法律規范的價值取向、因此一般都作為一部法律的第一條的規定,以開宗明義,總攬全局。
二、自1979年我國制定森林法(試行)以來,林業建設雖然取得了偉大的成就,但是,我國仍然是一個少林國家,人均占有森林面積和蓄積量分別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5 %和 12%,森林覆蓋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多(世界平均為25 %),與發達國家更不能相比,與一些發展中國家也有相當差距。目前,我國又處在人口增長、經濟發展給資源環境造成巨大壓力的時期,森林資源的增長速度和內在質量還遠遠不能適應經濟和社會持續發展的需要,我國生態環境整體惡化的趨勢仍在繼續、水土流失面積已達179.4 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18.7%。沙漠、戈壁及沙化土地面積已達168.9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17.6%,而且每年還在擴展。全國約有2.3億畝基本農田因生態環境惡化而嚴重影響產量,有15億畝草場嚴重退化,許多城鎮、工礦和鄉村受到威脅。全國每年因為各種自然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2000億元以上,因洪澇災害減產糧食200多億公斤。生態環境惡化已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森林資源不足,我國人均木材、紙制品、果品的消費量,也分別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 17. 6%、35. 3%和50%,林業同國民經濟高速發展和人民生存環境不斷改善的要求極不適應。
上述情況說明,與十幾年前制定森林法時相比,我國的森林資源狀況并沒有根本改變,因此我國森林法的立法目的、可以不進行調整。故本條的規定在《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的決定》中未作修改。
三、我國森林法的立法目的,是綜合森林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統一確立的,按照本條的規定,本法的立法目的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
1.保護、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資源。森林資源作為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林區內的野生動物和植物,具有蓄水保土、調節氣候、改善環境和提供林產品等功能。同時,森林資源作為一種可再生的自然資源,具有生長周期長、投資多、見效慢、易受病蟲害和火災等自然災害威脅等特點。因此,制定森林法首先要體現保護、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資源的目的。
2.加快國土綠化。我國是一個少林國家,森林的自然資源相對貧乏,因此,綠化祖國將是我國目前以至今后相當長時期內的一項歷史性的任務,這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造福子孫后代的一項偉大事業,是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維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根本性措施。所以,制定本法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通過法律措施加快我國的國土綠化進程。
3.發揮森林蓄水保土、調節氣候,改善環境的作用。森林的功能很多,但最主要的是通過水的循環蓄住水保住土。通過影響氣溫、降水、風速等的變化調節氣候,通過凈化空氣防風固沙、降低噪聲等改善環境。森林的這些功能是人類生存和發展不可缺少的環境要素。制定森林法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充分發揮森林的這些功能。
4.適應社會主義建設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森林一方面可以蓄水保土、調節氣候,使森林所在地區的自然環境等適宜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另一方面,森林蓄水保土、防風固沙、改善自然環境等功能,使農業穩產、高產,為人類提供充足的農產品,森林還可以提供大量的木材和各種林產品,形成國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林業產業。
通過制定和實施森林法,保護、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資源,加快國土綠化,發揮森林蓄水保土、調節氣候、改善環境和提供林產品的作用,必然能達到滿足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的立法目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執業十余年,為1000 當事人提供了專業的法律服務。對于各類離婚、繼承案件均有豐富的辦案經驗,尤其擅長涉外婚姻家事案件。能夠抓住各方當事人的核心訴求,運用“訴訟 談判”雙管齊下的策略,推動問題的快速解決。性格平易爽朗、堅毅執著,辦案干脆利落、靈活機變,深受當事人青睞,結案后經常收到當事人的錦旗和感謝信。 重視婚姻家事領域的學術研究和探討,加入中國法學研究會,擔任第十一屆北京市律師協會民法專業委員會委員。參加相關的法律論壇,致力于婚姻家事領域的理論發展和實務操作。參與主編發布《婚姻家事法律服務行業白皮書》,為業內外人士提供專業數據和經驗參考。 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擔任寧夏回族自治區法律援助中心特聘講師,赴老年大學開展為老普法服務,深入社區開展普法講座,積極參與關愛自閉癥兒童公益活動。積極投身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北京人民廣播電臺等媒體普法節目錄制,為社會民眾普及法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等五部法律的決定
2015-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七)
2009-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主席令第八十七號)
2008-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適用固體廢物跨省轉移行政許可辦理時限的答復
2007-05-2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的決定(1983)
1983-09-0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1992-09-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對法律實施情況檢查監督的若干規定
1993-09-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突尼斯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0-07-08全國人大會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立陶宛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二)
2001-08-31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關于對礦山企業審批和發證程序問題的答復
1993-05-24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市轄區土地審批權限問題的答復
1990-11-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長江南京港對外國籍船舶開放的決定
1986-01-2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郵票過渡性安排的意見
1998-07-12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1999-03-15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2001-10-27宗教事務條例(2017修訂)
2017-08-26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事務擔保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管理規定(2018修正)
2018-09-18快遞暫行條例
2018-03-27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
2017-08-23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國務院醫改辦關于加快推進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的通知
2014-01-28中央政法補助??罟芾磙k法
1999-09-15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行職責若干規定(試行)
2011-07-13國務院關于黑龍江省“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的批復
2013-06-13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的通知
2012-11-09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寧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2-06-28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做好2011年電力運行調節工作的通知
2011-03-28國務院關于促進企業兼并重組的意見
2010-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