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條】
第三十五條 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價組織旅游活動,誘騙旅游者,并通過安排購物或者另行付費旅游項目獲取回扣等不正當利益。
旅行社組織、接待旅游者,不得指定具體購物場所,不得安排另行付費旅游項目。但是,經雙方協商一致或者旅游者要求,且不影響其他旅游者行程安排的除外。
發生違反前兩款規定情形的,旅游者有權在旅游行程結束后三十日內,要求旅行社為其辦理退貨并先行墊付退貨貨款,或者退還另行付費旅游項目的費用。
【釋義】
本條是關于旅行社誘導、欺騙旅游者消費,并以此獲取不正當利益,從而以不合理低價組織、接待旅游者經營模式及其具體行為的禁止性規定。
相當長一個時期以來,旅行社企業在經營團隊包價旅游中,以不含或基本不含目的地接待費用的低報價招徠旅游者,然后,在行程中利用旅游者信息不對稱、身處陌生環境、對旅行社信任和依賴的弱勢地位,誘導、欺騙旅游者購物或參加另行付費旅游項目,再從為旅游者提供商品和另行付費旅游項目經營者方面獲取不正當利益,來彌補成本、獲取利潤,形成廣為社會詬病的“零負團費”經營模式。這種“低報價、高回扣”的經營,已給旅行社行業的健康發展、旅游者、導游等從業人員的合法權益造成極大損害:
一是嚴重扭曲了旅行社的正常經營模式。正常的團隊報價應該由三部分費用構成:第一部分是交通、游覽、餐飲和住宿等預定費用的采購成本,第二部分是財務管理、人工支出和廣告費用等經營成本,第三部分是扣除成本后的合理利潤。而“零負團費”的報價不僅不能涵蓋必然發生的采購和經營成本費用,甚至是沒有利潤的零報價。由此,“堤外損失堤內補”,依靠導游墊付資金和旅游者消費獲取回扣等來填補成本的利益補充機制,就成為旅行社“零負團費”經營模式的必然選項。在這種扭曲的經營模式下,旅行社不再關注服務質量、細分市場、線路產品設計和做強做大,而是把主要精力用在了通過何種方式和手段讓旅游者在團費外更多的消費。
二是嚴重侵害了旅游者的合法權益。在“零負團費”經營模式下,旅行社依靠安排旅游者購物、參加自費項目,有意隱瞞商品和自費項目的真實信息,進而從其他經營者那里獲取不正當利益,侵害了旅游者消費的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旅行社安排旅游者參加的自費項目,經營者通常只獲得票面價格的一小部分,大部分收入都返給了旅行社或導游;安排的購物商品價格往往遠高于當地市場正常水平,有些更多達幾倍、十幾倍。當旅游者不愿購物或參加自費項目,往往會發生強迫或變相強迫旅游者消費的現象,對旅游者的人身權直接構成侵害。現實中由此侵害旅游者人身、財產權的事例大量發生。
三是扭曲了導游等從業人員獲取報酬的正常機制。在現實生活中,旅行社聘用導游不但“不支付工資報酬、不簽訂勞動合同、不承擔社保費用”,而且經常要求導游墊付應由旅行社支付的接待費用,甚至一些旅游大巴司機也得不到旅行社應支付的費用,其結果導致依靠回扣等不正當利益成為導游等從業人員收入的主要來源,嚴重影響了這呰從業者的正常經營活動及個人利益。
多年來,旅游主管部門從立法到執法,為打擊“零負團費”作出了不懈努力,但收效仍不明顯,甚至出現了“誰能拿到的回扣多,誰的團隊報價低,誰的產品有吸引力,誰的客源份額大”的狀況,企業失去了公平競爭的環境,以致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局面。因此,需要從更治本、更有效的角度進行制度設計和規范。
為了扭轉旅行社業扭曲的經營模式,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維護旅游者和旅游從業人員等的合法權益,本條第一款的規定,從“以不合理的低價組織旅游活動”的外在表現,到“通過安排購物或者另行付費旅游項目”的方式、手段,再到“誘騙旅游者”的實質和“獲取回扣等不正當利益”的最終目的,對“零負團費”經營的內涵作了界定,并明確禁止旅行社以這種模式從事經營活動。#p#分頁標題#e#
(一)不得以不合理的低價組織旅游活動,即旅行社經營包價旅游等服務的招徠報價,除正當、合理的情形外,不得低于其經營、接待和服務成本。這里的“正當、合理的”情形,主要包括批量采購機票的總成本在銷售后期已經收回并產生盈利之后,旅行社采取團費報價降低對剩余的名額進行促銷,或者旅行社將景區、住宿經營者向其集中支付的獎勵性款項作為促銷補貼面降低團費等。
(二)旅行社不得誘導、欺騙旅游者。誘導、欺騙旅游者的情形包括:一是旅行社以不合理的低價誘導旅游者報名參團;二是隱瞞不合理低價的事實真相,不向旅游者明示團費低于經背、接待和服務成本費用;三是隱瞞購物場所、自費項目的真實情況,如該購物場所所售商品價格與當地社會平均水平的真實差異等;四是不向旅游者披露旅行社將因其消費而獲取利益的事實。
(三)不得通過旅游者的消費獲取不正當利益。不正當利益既包括回扣、“人頭費”等形式的貨幣利益,也包括非貨幣的有形或無形的利益。
特別需要明確的是,由于是誘騙旅游者和不正當利益的性質,旅行社因此獲取的貨幣或非貨幣利益,不論公開或私下收取、不論是否入賬,均屬非法所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
2015-07-01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政府工作報告的決議
2013-03-17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
2010-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7第四次修訂)
2007-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2008修訂)
2008-04-24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說明
2008-03-1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的決定(1983)
1983-09-0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的決定(1983)
1983-09-02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1999修訂)
1999-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2002-03-1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的決定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修訂]
1989-02-2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級以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直接選舉的若干規定
1983-03-05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地方性法規對法律規定的執法主體可否作出調整問題的答復
1996-09-2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會議組成的補充規定
2002-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條第一款的解釋
2002-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
2005-12-29地質資料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傾廢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國務院關于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2018修正)
2018-09-18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事務擔保條例
2010-09-14進口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登記管理辦法
2014-01-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4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3-12-11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山東省煙臺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07-28國務院關于浙江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2012—2020年)的通知
2012-05-20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
2012-04-19國務院關于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