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加快發展地方教育事業,擴大地方教育經費的資金來源,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凡繳納產品稅、增值稅、營業稅的單位和個人,除按照《國務院關于籌措農村學校辦學經費的通知》(國發[1984]174號文)的規定,繳納農村教育事業費附加的單位外,都應當依照本規定繳納教育費附加。
第三條 教育費附加,以各單位和個人實際繳納的產品稅、增值稅、營業稅的稅額為計征依據,教育費附加率為2%,分別與產品稅、增值稅、營業稅同時繳納。
對從事生產卷煙和經營煙葉產品的單位,減半征收教育費附加。
除國務院另有規定者外,任何地區、部門不得擅自提高或者降低教育費附加率。
第四條 依照現行有關規定,除鐵道系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各專業銀行總行、保險總公司的教育費附加隨同營業稅上繳中央財政外,其余單位和個人的教育費附加,均就地上繳地方財政。
第五條 教育費附加由稅務機關負責征收。
教育費附加納入預算管理,作為教育專項資金,根據“先收后支、列收列支、收支平衡”的原則使用和管理。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使預算內教育事業費逐步增長,不得因教育費附加納入預算專項資金管理而抵頂教育事業費撥款。
第六條 教育費附加的征收管理,按照產品稅、增值稅、營業稅的有關規定辦理。
第七條 企業繳納的教育費附加,一律在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中支付。
第八條 鐵道系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各專業銀行總行、保險總公司隨同營業稅上繳的教育費附加,由國家教育委員會按年度提出分配方案,商財政部同意后,用于基礎教育的薄弱環節。
第九條 地方各級教育部門每年應定期向當地人民政府、上級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報告教育費附加的收支情況。
第十條 凡辦有職工子弟學校的單位,應當先按本規定繳納教育費附加;教育部門可根據它們辦學的情況酌情返還給辦學單位,作為對所辦學校經費的補貼。辦學單位不得借口繳納教育費附加而撤并學校,或者縮小辦學規模。
第十一條 征收教育費附加以后,地方各級教育部門和學校,不準以任何名目向學生家長和單位集資,或者變相集資,不準以任何借口不讓學生入學。
對違反前款規定者,其上級教育部門要予以制止,直接責任人員要給予行政處分。單位和個人有權拒繳。
第十二條 本規定由財政部負責解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實施辦法。
第十三條 本規定從一九八六年七月一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2007-03-16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1986修訂)
1986-12-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海南省人民代表會議代行海南省人民代表職權的決定
1988-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2004修正)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失效]
1950-03-03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
1997-02-23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法
1998-06-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1-10-27實驗動物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消耗臭氧層物質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土地調查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快遞暫行條例
2018-03-27《食鹽專營辦法》修訂
2018-01-042015年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轉變政府職能工作方案
2015-05-12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一(1999年)
1999-12-25關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
2015-05-07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
2014-07-24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國家安全審查試行辦法
2015-04-20浙江省電網設施建設保護和供用電秩序維護條例
2014-07-11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2011修訂)
2011-10-28國務院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嚴格控制新設行政許可的通知
1970-01-01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行職責若干規定(試行)
2011-07-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能源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6-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質量工作考核辦法的通知
2013-05-30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2修正)
2012-11-09國務院關于同意設立“全國交通安全日”的批復
2012-11-18國務院關于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