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人民政府清產核資領導小組辦公室、財政廳(局)、國有資產管理局,國務院各部、委、直屬機構,計劃單列企業集團(公司):
現將《一九九四年清產核資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區和本部門情況,認真執行,并將工作中有關情況及時上報。
附件: 一九九四年清產核資工作方案
清產核資工作,對于摸清國有資產“家底”,理順產權關系,加強國有企業財產的監督管理,實現企業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加快轉換國有企業經營機制和企業組織結構調整,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為了貫徹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中提出的“有步驟地清產核資”,以及全國人大、國務院關于開展清產核資工作的決議和指示精神,按照國務院的部署,1994年有重點地在部分企業、事業(企業管理)單位中開展清產核資工作。為此特制定1994年清產核資工作方案。
一、清產核資工作范圍
1994年清產核資工作的重點是國有大中型企業,總規模在一萬戶左右。圍繞這一重點,結合轉換國有企業經營機制,實行國有企業財產監督管理,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等改革,清產核資主要選擇以下企業:
(一)實行國有企業財產監督管理制度、擬委派監事會的企業;
(二)轉換企業經營機制,組建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企業;
(三)進行企業組織結構改造,組建企業集團,進行合資、聯營等產權發生變動的企業;
?。ㄋ模┌凑债a業政策要求,需要給予扶持的國有大中型基礎產業;
?。ㄎ澹┯蓢医涃Q委、國家計委、國家統計局、財政部、
勞動部、人事部確認的特大型、大型一檔和大型二檔企業(參見國經貿企〔1992〕176號和國經貿〔1993〕338號文件)。
在保證以上重點的前提下,各部門、各地區可根據各自的經濟發展和改革需要,由各部門和各地方人民政府研定清產核資單位,制定工作方案,報財政部清產核資辦公室備案。
二、清產核資工作任務和內容
清產核資工作的主要任務是:徹底清查資產,摸清企業“家底”;界定資產所有權,明確國有資產產權界限和促進理順產權關系;重估固定資產價值,按重估價值計提折舊;核實企業占用的國有資產總額,核定國家資本金;進行國有資產產權登記,確定產權關系;完善基礎管理制度,促進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現代企業制度和國家統一所有、政府分級監管、企業自主經營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及管理方法。
按照《清產核資辦法》的規定,清產核資工作包括如下主要內容:
?。ㄒ唬┵Y產清查。指對企業(單位)的各項資產、各種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進行全面的清理、核對和查實。
(二)所有權界定。指對全民企業(單位)投入股份制、合資、合營、聯營、集體等各類企事業單位的應歸屬國有的資產進行清理和界定,促進企業逐步理順財產歸屬關系。
(三)資產價值重估。指對企業(單位)的主要固定資產進行重新估價。
(四)資金核實。指對企業(單位)占用的國有資產價值總額進行核實和核定國家資本金。
(五)產權登記。指對企業(單位)法人占用的國有資產按規定進行產權登記。
?。┙ㄕ陆ㄖ啤V附⒔∪黜棁匈Y產的基礎監督管理制度,促進企業(單位)全面承擔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責任,為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國有資產管理方法和現代企業制度打基礎。
以上工作內容,各部門、各地區可根據各自的具體情況來安排,如對改組、實行股份制的企業,以及準備搞合資、聯營的企業,由于產權將發生變動,可采用評估方法進行資產價值評估,既要保證工作質量,又要避免工作重復。
三、清產核資工作的步驟安排
1994年清產核資資產清查的時間點定在1994年3月31日。各部門、各地區的清產核資階段工作可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進行安排,于1994年11月結束。具體工作主要分為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為準備階段,主要任務是:
?。ㄒ唬┯韶斦恐鞒终匍_全國清產核資工作會議,總結擴大試點工作,部署1994年清產核資工作。
?。ǘ└鞑块T、各地區和進行清產核資的企業(單位)建立、健全相應的領導組織和辦事機構,配備進行具體工作的骨干人員。
(三)各部門、各地區制定清產核資工作方案。
(四)組織參加清產核資工作的人員進行政策、業務和技術培訓。
(五)進行宣傳、動員,深入發動群眾。
第二階段為組織實施階段,主要任務是:
(一)對企業各項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進行全面清查。清查結果的統計匯總表于6月底前送財政部清產核資辦公室。
(二)對企業的各項對外投資等進行全面清理和界定。
?。ㄈζ髽I的主要固定資產進行價值重估。價值重估申報匯總表于8月底前送財政部清產核資辦公室。
?。ㄋ模ζ髽I占用的國有資產價值總額進行核實和核定國家資本金。資金核實申報匯總表于10月底前送財政部清產核資辦公室。
?。ㄎ澹?a href='http://www.6065bob.com/faren/5.html' target='_blank' data-horse>企業法人占用的國有資產按規定進行產權登記。
第三階段為制度建設和總結階段,主要任務是:
?。ㄒ唬┙?、完善各項國有資產基礎管理制度,為建立國有資產管理新體制和新方法奠立基礎。
?。ǘ﹪鴦赵河嘘P部門和地方人民政府對清產核資企業(單位)的工作進行重點抽查,并檢查各項政策的落實情況和提出進一步的改進意見和建議。
?。ㄈ┢髽I(單位)和部門、地區對各項工作進行總結,提出全面工作的總結報告和各項業務工作的專題研究報告。國務院所屬各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的工作總結,于11月底前送財政部清產核資辦公室。
?。ㄋ模╀浫?、匯總、處理和分析清產核資工作的各項數據,并按規定的報表格式和規定的時間層層匯總上報。
四、清產核資的組織領導
為了加強領導,保證清產核資工作有組織、有領導、有計劃地進行,清產核資工作由國務院統一領導,有關清產核資的重大問題由國務院研究決定,財政部清產核資辦公室負責具體組織和日常工作,整個工作按企業(單位)的隸屬關系分級分系統進行。具體要求如下:
(一)國務院各主管部門應建立和健全清產核資領導組織和辦事機構,負責領導和組織本部門的清產核資工作,并與財政部清產核資辦公室進行工作聯系。
各計劃單列企業集團,也應建立領導組織和辦事機構,并與財政部清產核資辦公室進行工作聯系。
?。ǘ└魇 ⒆灾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進行清產核資的地(市)、縣人民政府都應建立和健全清產核資領導組織和辦事機構,負責領導和組織本地區的清產核資工作,并與財政部清產核資辦公室或其上級清產核資機構進行工作聯系。
?。ㄈ└髌髽I(單位)要有
法人代表負責領導和組織本企業(單位)的清產核資工作。
?。ㄋ模┑胤饺嗣裾撠煹钠髽I(單位)的清產核資工作,國務院有關部門應積極協助和做好行業指導;國務院各部門負責的企業(單位)的清產核資工作,地方人民政府應密切配合。
(五)所有進行清產核資的部門、地區和企業(單位),都要建立定期報告制度,并指定專人負責,定期將工作的進展情況、發現的問題、工作經驗和意見或建議,通過簡報、情況反映或專題報告及時上報。
五、清產核資有關政策
?。保梗梗茨甑那瀹a核資政策原則上仍執行1993年國務院辦公廳國辦發〔1993〕29號通知下發的《關于擴大清產核資試點工作有關政策》,具體辦法按照《清產核資辦法》(1994年用)及其他擴大試點的有關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