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1990年12月9日國務院發(fā)布的《關于進一步改革和完善對外貿易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的有關規(guī)定,為了對有償上繳中央外匯額度的外貿出口企業(yè)和出口供貨單位及時給予人民幣資金補償,加強對中央財政撥付的有償上繳中央外匯額度補償資金(以下簡稱“補償資金”)的管理,特制定本暫行辦法。
一、凡有償上繳中央外匯額度的各類外貿出口企業(yè)和出口供貨單位(以下簡稱“企業(yè)”),均可按本暫行辦法的規(guī)定由國家給予相應的人民幣資金補償。
二、補償資金由財政部直接撥給經貿部,然后由經貿部負責對有償上繳中央外匯額度的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經貿廳委、外貿局和中央各外貿、工貿專業(yè)進出口總公司及各部門進出口公司(以下簡稱“各承包單位”)層層兌現。
三、經貿部負責督促、檢查全國各承包單位低限有償上繳中央外匯額度承包任務的完成情況,并負責各承包單位(包括未承擔承包任務的出口企業(yè))補償資金的兌現、清算和管理工作。
四、補償資金必須嚴格實行專款專用,任何部門不得抽調、截留和挪用;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經貿廳委、外貿局對補償資金必須在當地中國銀行開設專戶存儲,單設帳戶核算,不得與本機關行政事業(yè)經費或與所屬企業(yè)盈虧繳撥等資金相混,保證專款專用。中國銀行對該項資金設專戶管理,存款不計利息,不收結算手續(xù)費及其他費用。
五、財政部對經貿部按月預撥補償資金。
(一)財政部根據國家核定的低限有償上繳中央外匯額度年度任務和暫定補償價格,將補償資金按月預撥給經貿部。計算公式如下:
每月預撥補償資金額=每月應有償上繳中央外匯額度×每月暫定補償價格每月應有償上繳中央外匯額度是指:當年國家核定的低限有償上繳中央外匯額度承包任務按12個月的等分額。
每月暫定補償價格是指:上個月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有償上繳中央外匯額度的實際補償價格。
(二)經貿部在收到財政部的預撥補償資金后應按上述辦法及時預撥給各承包單位。
(三)各承包單位對本地區(qū)、本系統(tǒng)外貿出口企業(yè)、外貿出口企業(yè)對出口供貨單位均應及時兌現。
(四)未承擔承包任務的出口企業(yè),其出口收匯有償上繳中央外匯額度的補償資金,暫按每季實際有償上繳中央外匯額度和承包企業(yè)被結算季度第三個月的實際補償價格,由經貿部直接撥付,年終按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當年12個月實際補償價格的全年加權平均價格進行清算,多退少補。
六、補償資金實行按季結算,年終清算。
(一)每季末,財政部根據經貿部和國家外匯管理局抄送的各承包單位有償上繳中央外匯額度入帳單,對經貿部采取按月等比例及每月實際補償價格進行結算。計算方法如下:
每月應 每月應有償上繳 每月實際= ×補償額 中央外匯額度 補償價格每季應補償額=每季各月應補償額之和每月實際補償價格由國家外匯管理局根據全國重點外匯調劑市場當月實際成交價格計算的加權平均價格,于月底最后一個工作日公布。
對暫定補償價格與實際價格不一致產生的差價,當預撥金額少于應撥金額時,應于季末結算時補足;當預撥金額多于應撥金額時,應于結算時扣回或抵頂下月預撥數。對未按等比例進度完成季度低限有償上繳中央外匯額度任務的,將在以后季度的出口收匯中扣繳補足,并依次按未完成季度的第1、第2、第3個月的實際補償價格順序結算差額,如仍不能補足,相應扣減應撥出口獎勵金;如遇實際上繳中央外匯額度超過累計季度應有償上繳中央外匯額度時,則將其超過部分暫按被結算季度第3個月的實際補償價格撥付補償資金。
為便于季度結算,經貿部應在季度結束后的20天內,向財政部報送有償上繳中央外匯額度補償資金季度結算表,季報格式見附表一。
(二)年終清算時,財政部對經貿部根據每月等比例有償上繳中央外匯額度及每月實際補償價格順序清算;超過年度低限有償上繳中央外匯額度承包任務的部分,由財政部報國務院批準后,按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當年12個月實際補償價格的全年加權平均價格進行清算,多退少補。
經貿部應在次年2月底以前向財政部報送有償上繳中央外匯額度補償資金年度清算表,年報格式見附表二。
七、外貿出口企業(yè)有償上繳中央外匯額度獲得的補償資金,屬于有償上繳本企業(yè)貿成外匯部分,應用于彌補企業(yè)虧損或增加企業(yè)可供分配的利潤,列入利潤分配處理;屬于出口供貨單位部分(包括外貿直屬生產加工企業(yè)),應通過利潤分配及時劃轉出口供貨單位。出口供貨單位所得補償資金的財務處理,另行規(guī)定。如果零星收購農副土特產品無法劃轉具體出口供貨單位的,或者對出口商品采取“買斷”方式收購、有償上繳中央外匯額度由外貿出口企業(yè)負責上繳、外貿出口企業(yè)事后不再兌付補償資金的,其結余的補償資金一律用于彌補企業(yè)虧損或增加企業(yè)可供分配的利潤,不得隱匿、挪用,或轉作預算外收入。
八、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財政部門(包括財政部駐當地中央企業(yè)財政駐廠員機構)有權檢查補償資金的分配、撥付及使用等管理情況;在檢查、監(jiān)督過程中,發(fā)現有違反本暫行辦法規(guī)定,隱瞞、截留、冒領、套取、騙取補償資金,或者將補償資金挪作他用、劃轉預算外收入等行為,必須按照國務院《關于違反財政法規(guī)處罰的暫行規(guī)定》第六條、第七條、第九條和第十條規(guī)定予以處罰。
為便于檢查、監(jiān)督補償資金的使用、管理情況,請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經貿廳委、外貿局和國家外匯管理局及其分局按月將有償上繳中央外匯額度的入帳單抄送同級財政部門一份。
九、經貿部可根據本暫行辦法并結合具體情況制定實施細則,報財政部備案。
十、本暫行辦法自1991年1月1日起執(zhí)行。
附表:一、有償上繳中央外匯額度補償資金季度結算表(略)
二、有償上繳中央外匯額度補償資金年度清算表(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15年修訂)
2015-08-29社會保險費申報繳納管理規(guī)定
2013-09-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澳門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委員會組成人員名單(2009年)
2009-12-26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試行)
1979-02-23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際電信聯盟組織法》和《國際電信聯盟公約》的決定
1997-05-09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1998修正)
1998-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第二十二條第四款和第二十四條第二款第(三)項的解釋
1999-06-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籌備委員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有關人員就職宣誓事宜的決定
1997-05-23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決議
1992-04-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關于老干部離職休養(yǎng)的暫行規(guī)定》的決議
1980-09-29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免辦法
1990-03-29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
1998-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
1999-12-25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2016修正)
2016-02-06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宗教事務條例(2017修訂)
2017-08-26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fā)國家衛(wèi)星導航產業(yè)中長期發(fā)展規(guī)劃的通知
1970-01-01工傷保險條例(2010修訂)
2010-12-20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2011年)
2011-07-19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消防工作的意見
2011-12-30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發(fā)票管理辦法》的決定
2010-12-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fā)醫(yī)藥衛(wèi)生體制五項重點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0-04-06國務院關于試行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的意見
2010-01-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國慶節(jié)期間有關工作的意見
2009-09-28國務院關于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yǎng)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
2009-09-01規(guī)劃環(huán)境影響評價條例
2009-08-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漁業(yè)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2008-10-12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道路旅客運輸企業(yè)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通知
2008-09-03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切實加強農業(yè)基礎建設進一步促進農業(yè)發(fā)展農民增收的若干意見
2007-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