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法監(監督)處,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法監處,衛生部衛生監督中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現將《2006年衛生監督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供參考。
附件:2006年衛生監督工作要點
二○○六年一月五日
附件:2006年衛生監督工作要點
2006年衛生監督工作要認真貫徹落實十六大、十六屆五中全會的精神,繼續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依法行政,加強衛生行政執政能力建設,進一步轉變觀念,轉變職能,深化衛生監督體制改革和體系建設,貫徹2006年全國衛生工作會議精神,開展以打擊非法行醫專項行動、醫療和采供血機構監督、食品衛生、職業衛生、公共場所衛生、放射衛生、傳染病防治監督等為重點的衛生監督執法工作,推進衛生綜合執法。
一、加強衛生監督體系建設,提高衛生監督執法能力
(一)深入貫徹《關于衛生監督體系建設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若干規定》)。進一步轉變職能,深化衛生監督體制改革,加強衛生監督體系建設,推進綜合執法,提高衛生行政部門依法行政的水平和依法行政的能力。《若干規定》下發以及中西部地區衛生監督機構能力建設項目實施以來,全國各地的衛生監督體制改革取得了明顯進展,但是仍有部分地區衛生監督體制改革還沒有完全到位,這些地區應當抓住機遇,加快改革步伐,力爭在2006年底前完成改革任務。同時要明確各級衛生監督機構職責,執法重心要下移,加強基層監督執法力量。
(二)加強衛生監督體系建設,提高執法能力。按照《衛生監督機構建設指導意見》,切實加強各級衛生監督機構房屋、執法交通工具、現場快速檢測設備和取證工具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執法工作條件,完善執法技術手段。各地要充分利用裝備的設備和條件,加強培訓,使監督員真正做到會使用、會管理、會維護,提高執法效率和綜合執法能力。在做好中西部地區2003、2004年衛生監督機構能力建設項目的基礎上,繼續做好2005年項目的組織實施,嚴格項目管理,保證項目實施效果,促進中西部地區衛生監督體系建設。東部地區要依據《衛生監督機構建設指導意見》,積極爭取地方財政加大對當地衛生監督體系建設的投入力度。
(三)加強衛生監督隊伍建設。一是嚴格規范執法行為,推行衛生行政執法責任制,加強衛生監督稽查工作。二是按照《2005-2010年全國衛生監督員教育培訓規劃》,結合新修訂的《衛生監督員培訓系列教材》,通過組織開展衛生監督人員全員培訓,進一步提高衛生監督隊伍素質,規范執法行為,著力提高執法辦案能力。
(四)加強衛生監督信息網絡建設。制定衛生監督信息發展建設規劃,規范衛生監督信息化建設工作。加大投入,改善各級衛生監督機構信息網絡硬件、軟件條件,構建由國家、省、市、縣四級組成的衛生監督信息網絡體系。重點加強國家和省級衛生監督執法信息平臺建設。在完善衛生監督信息報告系統的基礎上,進一步開展衛生監督執法現場信息采集系統和衛生許可證管理系統的研究開發工作。
(五)開展綜合督導檢查。2006年要重點組織開展衛生監督綜合督導檢查,樹立良好的衛生監督隊伍形象。督查內容包括:衛生監督體制改革與體系建設情況;監督員統一著裝、監督執法車輛使用管理情況;執法責任制落實及衛生監督稽查工作開展情況;中西部地區衛生監督機構能力建設項目實施執行情況等方面。
二、突出重點,進一步加大監督執法力度
(一)加強醫療和采供血監督執法工作。
1、在2005年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和深化打擊非法行醫專項行動。
(1)理順關系,明確職能,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完善日常醫療執法監督措施,建立長效監管機制。
(2)加大監督執法力度,嚴肅查處非法行醫,嚴格責任追究。特別要集中力量,強化辦案手段和能力,依法查辦大案要案。強化社會監督氛圍,加大正面宣傳和典型案件曝光力度。
(3)加強對專項行動開展情況的監督檢查,狠抓落實,使各項任務落到實處,保證專項行動的各項工作目標得以實現,使醫療服務市場秩序得到明顯好轉,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健康權益。
2、繼續加大對采供血機構和醫療機構臨床用血各個環節的經常性監督執法力度,實現監督工作的經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嚴厲打擊非法采供血,嚴肅查處采供血機構的違法違規行為。
(二)進一步完善食品、化妝品、消毒產品、涉水產品等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加強食品、化妝品等健康相關產品衛生監督執法工作。
1、根據全國整規辦2006年工作安排,進一步突出重點,將農村食品衛生監管作為食品專項整治的重中之重,開展2006年食品、化妝品專項整治,加強農村食品、兒童食品、保健食品、美白類化妝品等產品監督執法工作,探索農村食品衛生監督管理長效工作機制和完善省際間監督執法信息的通報制度。
2、深入貫徹落實《食品衛生許可證發放管理辦法》,指導各地盡快完善食品衛生許可證發放的具體管理制度和規定,規范食品衛生許可證的發放管理,進一步落實食品衛生許可證發放的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以餐飲業為重點,進一步推行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落實《餐飲業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衛生規范》各項要求,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學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的食品衛生日常監管。
3、繼續做好健康相關產品國家抽檢工作,對2005年健康相關產品抽檢工作進行綜合評估,結合專項整治工作重點,圍繞群眾關心的突出問題和高風險的健康相關產品開展2006年國家監督抽檢工作。按照修訂后的《健康相關產品國家衛生監督抽檢規定》要求,在衛生部網上建立信息通告平臺,對抽檢中發現的問題和處理情況及時向社會公布。
4、進一步做好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監測網工作,積累科學數據,開展危險性評估和預警工作;完善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網絡,及時發布監測信息。同時,做好監測網絡的質量控制和評價工作。
5、依據公開、公平、公正、便民和高效的原則,進一步規范健康相關產品許可行為,按照政務公開要求,及時通報評審的內容和技術依據,提高審批效率。
(三)加強職業衛生和放射衛生的監督管理。
1、按照《職業病防治法》的要求,依據職能分工,以監督檢查用人單位實施
勞動者健康監護的情況和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工作情況為重點開展職業病防治工作,保護勞動者職業健康及其相關權益。
(1)抓好對用人單位的職業人員健康監護的監督檢查,檢查上崗前、在崗中和離崗時的健康檢查制度的落實情況,健康檔案的建立情況,組織開展"職業病防治萬家企業行"活動,分地區、分行業、抓重點,掌握用人單位實施勞動者健康監護情況。
(2)以搞好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活動為龍頭,推動衛生部、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中華全國總工會職業衛生示范企業活動的開展,總結、推廣示范企業職業病防治經驗,以點帶面推進全面工作。
(3)規范建設項目職業衛生審查程序,明確職業衛生審查工作
中衛生行政部門和技術機構的責任。加強對職業衛生技術機構的監督管理,規范技術機構的服務行為。
2、繼續加強放射衛生防護監督管理,做好放射診療機構的許可工作,認真做好放射工作人員的健康監護、個人劑量檢測的監督檢查,按照衛生部關于加強放射衛生防護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衛監督發[2005]第485號)精神,組織監督檢查各地的貫徹落實情況。
(四)加大傳染病防治監督工作力度,做好重點公共場所衛生監督管理。
1、深入貫徹《傳染病防治法》,根據傳染病防治工作的重點任務,開展對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和下級衛生行政部門傳染病防治措施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
2、配合國務院法制辦,完成《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的修訂工作,加快完善公共場所衛生配套規章和標準的制修訂。加強游泳場(館)、理發美容店、公共浴室等重點公共場所的衛生監督檢查。開展公共場所量化分級管理制度的試點工作,積極總結試點經驗,提高公共場所監管水平。以宣傳貫徹《公共場所集中通風系統衛生管理辦法》為重點,做好公共場所室內空氣衛生監督檢查。
3、以貫徹衛生部關于加強飲用水衛生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衛監督發[2005]第495號)為重點,做好飲用水的監督監測工作。
4、積極會同有關部門開展環境與健康調研,起草《國家環境與健康行動計劃》,積極參與WHO/UNEP區域環境衛生論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