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國農村和城市二元化的格局仍然存在, 農業戶口和城鎮戶口之間存在著比較大的差別。因此造成我國農村居民在身份從農業戶口變成非農業戶口之后,居民原來所有的宅基地是否變為國有的問題。
農轉非宅基地法律規定
根據 14 條的規定 , 不經征用 (收), 崗農轉非導致集體土地所有權變為國家所有的條件是 :
第一, 國家建設征用 ( 收 ) 土地。
第二 , 農民集體的全部人口轉為非農業人口 , 導致該農民集體實際上已經不復存在。可見, 在不具備上述條件時, 只是村民個人被農轉非, 當然不 能發生土地所有權轉移問題。
需要說明的是, 某甲依據的原國家土地管理局《關于確定土地權屬問題的若干意見》 (1989 國土籍字第 73 號 ) 在 1995 年《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 (1995 國 土籍字第26 號) 發布時已作廢 , 因此不能作為
農轉非宅基地案例
某甲原是淮安市新田區上樁鎮祝橋村村民, 在村中有宅基地一處。某甲后轉為非農業戶口, 但一直在祝橋村居住。現在某甲以非農業戶口為由, 根據原國家土地管 理局《關于確定土地權屬問題的若干意見》 (1989 國土籍字第 73 號 ) 第六條:" 農民集體經濟組織將原農民集體所有土地上的建筑物出售給全民所有制單位、城市集體所有制單位或城鎮非農業人口居民的 , 其用地屬于國家所有"的規定, 申請辦理國有土地登記。橋村村委會認為該宗地為集體所有土地, 由此引發雙方土地權屬爭議。經調查, 某甲的宅基地在上樁鎮祝橋村范圍內, 土地改革時期, 該宅基地曾辦理了《土地房產所有權證》;某甲的宅基地也未被國家征用 (收);1988 年, 淮安市新田區人民政府為某甲頒發了《農村宅基地使用權證》, 再次對該宅基地的集體土地使用權進行了確認,某甲也一直未對領取的《農村宅基地使用證》提出異議。
本案例牽涉到居民身份變化對土地所有權的影響。一個重要的區別就是農業戶口居民可以在本集體獲得宅基地使用權 , 而一旦轉為非農業戶口 , 就不再是原農民集體的成員 , 就不再具備申請宅基地使用權的資格。但是, 對原來享有的宅基地使用權, 在房屋建筑物存續期間內仍然存在。不能因為農轉非 , 居民身份變了 , 就自然的把宅基地變為 國有。這實際上也牽涉到對《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第 14 條的理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前保證書怎么寫
2020-11-29關于夫妻財產公證程序的法律規定
2020-12-15男女雙方身處兩地,異地如何起訴離婚?
2021-01-05離婚協議書內容有些什么
2020-11-19分居兩年可以自動離婚嗎?
2020-11-13分居離婚的條件有哪些?
2020-12-04離婚糾紛答辯狀格式
2020-12-18民政局離婚協議書范本2020是什么
2021-03-23請律師打離婚官司要多少錢
2021-02-09離婚后孩子撫養費標準有哪些?
2020-11-28撫養權變更起訴狀怎么寫?
2021-03-15起訴離婚孩子撫養權怎么判 離婚女方想要孩子怎么辦
2021-02-22子女撫養費標準是什么,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2-01重慶單獨二胎政策是什么
2020-11-10山東單獨二胎政策內容有哪些?
2020-11-26非婚生子女撫養權怎么確定
2021-01-10離婚子女撫養權歸屬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1-02-02離婚后撫養權問題的處理辦法
2021-01-16離婚案件孩子撫養權怎么判?
2021-03-19離婚后孩子撫養權問題應該怎么處理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