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物品可以抵押?《民法典》將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擔保法》將于2020年12月31日生效。屆時,這一規定將被民法典取代,相關司法解釋也將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1。根據《擔保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下列財產可以作為抵押物:
(一)抵押人所有的房屋和其他地面固定物;
(二)抵押人所有的機器、交通工具和其他財產;
(三)國有土地使用權,抵押人依法有權處分的房屋和其他固定物;(四)抵押人依法有權處分的國有機器、交通工具和其他財產;(五)抵押人合同和依法訂立的合同;(六)依法可以抵押的其他財產。(1) 土地所有權:(二)耕地、宅基地、私人土地、私人山丘等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但本法第三十四條第五款、第三十六條第三款規定的除外;(四)依法查封、扣押、監管的財產。
物品抵押可以再次處置
物品抵押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再次處置,具體如下:
1。抵押期間,抵押人經抵押權人同意轉讓抵押物的,應當提前清償債務或者將轉讓價款存入抵押權人。轉讓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歸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二)抵押期間,未經抵押權人同意,抵押人不得轉讓抵押物,但受讓人應當代表抵押權人清償債務,解除抵押權的除外。如果主債權已經清償,抵押權也將消滅。此時,抵押物的轉讓自然不需要債權人的同意。受讓人以清償債務的方式解除抵押權,取得抵押物所有權的權利,稱為解除權。(1) 抵押物在抵押合同訂立前已出租的,原租賃關系不受抵押權的影響。抵押權實現后,租賃合同在有效期內對抵押物受讓人繼續有效。(二)抵押物在抵押權成立后出租的,租賃關系不與登記的抵押權相抵觸。抵押權實現后,租賃合同對受讓人不具有約束力。抵押人租賃抵押物時,抵押人未書面通知承租人該物已抵押的,抵押人應當對租賃該抵押物給承租人造成的損失承擔責任;抵押人書面通知承租人該物已抵押的,抵押人應當賠償承租人的損失因抵押權的實現而引起的承租人責任由承租人承擔。
很明顯,有些物品是不能抵押的,如學校、幼兒園、醫院等公益性事業單位、教育設施、醫療衛生設施等社會團體的社會公益性設施,以及所有權和使用權不明確的財產或有爭議的財產。因此,當你想抵押物時,你應該保證抵押物可以抵押,保證抵押物的有效性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咨詢相關的專業律師。律霸還為律師提供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喪葬費確定是怎樣的
2021-01-02醫療事故司法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4臨時工與合同工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4工程款支付證書是什么,工程款支付證書怎樣寫
2021-02-22丈夫監聽妻子手機是否構成侵權
2020-12-10車禍賠償一般涉及哪些費用
2020-11-29業主委員會具有訴訟主體資格嗎
2021-01-20地役權是否適用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
2020-11-19簽約購房賣家屢出狀況
2021-02-19購房新政策二套房契稅相關規定
2021-02-21勞動合同變更是什么,勞動合同變更有補償嗎
2021-03-02怎么確認勞動關系
2021-01-10董事監事是否屬于勞動關系
2021-02-23繳納五險是否等同于建立勞動關系
2021-01-05壽險理賠有哪些流程
2021-03-17怎么解決交通事故兩方受傷賠償的問題呢
2020-12-03人身保險投保人不交保費公司是否能解除合同
2021-01-20如何進行人身保險理賠辦理
2021-02-20保險合同糾紛探析
2021-01-06交通車禍保險如何賠償,賠多少錢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