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職工自己心中不是不清楚公司正常的做法必須是自勞動關系形成之日跟自己簽訂書面的合同的,可是該職工自己就是始終不開口去提醒公司,等到時間到了以后就開始考慮在我國公司沒簽勞動合同怎么申請賠償多少的這個問題的。接下來,大家可以跟隨小編的腳步一起來了解一下。
一、在我國公司沒簽勞動合同怎么申請賠償多少?
(一)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二)勞動合同期滿后,勞動者仍在用人單位工作,用人單位超過一個月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82條的規定,向勞動者支付雙倍工資
自員工入職起,用人單位就需要和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這是法律規定的。勞動者可以去勞動監察部門反應情況,如果協商不一致可以去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勞動合同法》第十六條: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并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文本上簽字或者蓋章生效。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二、勞動關系的爭議處理方式有哪些?
解決勞動爭議主要適用的途徑有:和解、調解、仲裁、訴訟等。這些途徑,各具有不同的法律特征和效力。
和解指爭議當事人之間自行約定,通過協商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相互讓步或讓一方讓步,從而求得矛盾的解決,和解后當事人仍然有申請仲裁或起訴的權利。
調解是由第三者居間調和,通過疏導說服促使當事人互諒互讓,從而解決糾紛的辦法,分為訴訟或仲裁中調解與訴訟或仲裁外調解,此兩者具有不同的性質和法律特征。
仲裁是解決勞動爭議的重要手段,它既有勞動爭議調解的靈活快捷特點,又具有可強制執行的特點,是指對某一事件,某一問題發生爭議的雙方當事人在爭議發生前約定或在爭議發生后協商確定,或是根據法律的規定,將爭議自愿交由無利害關系的第三人或機構依法進行裁決。
訴訟是指勞動爭議當事人經過申請仲裁,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裁決不服而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人民法院按照司法程序對勞動爭議案件進行審理的活動。勞動爭議當事人提起訴訟必須符合一定條件,即該勞動爭議案件已經經過勞動爭議仲裁委的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提起訴訟。
三、事實勞動關認定的條件
事實勞動關系的認定,一般應具備下列條件:
第一,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沒有支付報酬的,其性質只能形成的是幫工關系;
第二,勞動者付出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或勞動者實際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約束。
如果雙方沒有形成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系,那么,雙方是平等的民事關系,無法形成勞動關系;
第三,用人單位為勞動者發放“工作證”或“服務證”等身份證件,或填寫“登記表”、“報名表”,允許勞動者以用人單位員工的名義工作。勞動者對內必須是能被視為用人單位的一員的,對外能代表用人單位的,雙方才能存在雇傭關系;
第四,勞動者在用人單位工作必須達到一定的期限。雙方沒有在一定期限形成固定的勞動雇傭關系的,也只能形成勞務關系。到底雙方應具有多長期間的勞動雇傭,才能成為事實勞動關系,至今沒有法律的明文規定。
公司沒有簽勞動合同的賠償是從第二個月開始支付自己頭一個月的雙倍的工資標準,不過小編想要說的是,如果您就是從第二個月開始單純的針對沒有書面勞動合同的這件事情跟公司索要賠償,搭進去的時間跟精力到最后比自己獲得的賠償數額可能還多。
?
?勞動法高溫補貼標準
?勞動仲裁程序的時間是多久
?簽訂勞動合同通知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任曉東,畢業于河北經貿大學法學系,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石家莊市律師協會會員。自2013年從業以來,做事沉穩干練,效果顯著,在代理案件的過程中,他以深厚的專業知識、精湛的訴訟技巧和高尚的職業道德贏得了同行和當事人的好評。堅持銳意進取,不斷探索新的業務領域。目前涉及的業務領域包括普通民事訴訟代理、婚姻家事糾紛、交通事故糾紛、民間借貸糾紛、勞動糾紛、房地產開發、公司事務、建筑工程糾紛等傳統業務,也包括公司合規業務、風險投資和企業并購、破產重整、不良資產處置、資產證券化等新興業務。秉承“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執業理念,為每位當事人提供便捷、有效的法律服務
反擔保成立的要件是什么,組合貸款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23怎么查自己是否有罰單
2020-11-14舉行婚禮沒有結婚手續怎么辦
2021-02-03如何繼承股票遺產
2021-02-03杭州女生課間墜亡學校是否應承擔責任
2020-12-26用人單位能否在服務期內扣押員工證件
2020-12-23試用期要交保險嗎
2021-02-112020疫情期間工資被拖欠怎么維權
2021-02-17無故辭退員工無合同怎么維權
2021-02-15平安意外險報銷時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0-11-13應收分保準備金與有關原保險合同能否相互抵消
2020-11-29三責險賠誤工費嗎
2021-01-23人身保險新型產品精算規定
2021-01-01無證駕駛保險公司是否有責
2021-03-05職工每個月失業保險領多少錢
2021-02-13交通意外撞死人保險怎么賠償
2020-11-13運輸工具保險的險種
2020-12-09保險受益權的主體
2021-03-10企業承包合同
2020-12-132015年土地承包新政策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