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構成的客觀要件
概念
犯罪客觀要件,法律術語,是刑法規定的,它說明某種犯罪是通過什么行為、在什么情況下對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造成了什么后果。犯罪客觀要件的內容首先是危害社會的行為,危害行為是一切犯罪的共同要件,任何犯罪的成立都必須有刑法規定的危害行為。除了危害行為以外,危害結果、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也是客觀方面的重要內容。
要素
包括具體要件或者是要素。
1.犯罪行為(危害行為)
2.行為的結果
3.行為的對象
4.行為的手段和方法
5.行為的時空條件
把要件分為必要要件和選擇要件。
必要要件是指任何一個犯罪所必須要求的要件(要素)是必要要件。
選擇要件是指行為之外的要件都屬于選擇要件。
行為是任何犯罪構成所必須具備的。
結果:有的罪有結果的要求,有的罪沒有結果的要求。如一些危險犯定罪的要求是只要造成這種發生危險就可以。
危害行為
危害行為是在人的意志或者意識支配之下的行為,無意識的舉動和非意識支配下的行為不能作為犯罪行為。
客觀上分為兩種基本形式:作為與不作為。
持有型形犯罪:如非法持有槍支彈藥罪、非法持有毒品罪、非法持有假幣罪,通說上認為是作為的犯罪行為。持有型形犯罪還帶有繼續犯或持續犯特點。
重點把握不作為的行為構成犯罪的條件。
不作為構成犯罪的前提條件:
1.行為人有作為的、特定的法律義務;具有特定性、法律性
2.不作為構成犯罪義務的來源包括:
(1)法律的規定;可以是刑事法律規定,也可以是非刑事法律規定,如遺棄罪、偷稅罪
(2)職務上、業務上的要求;
例如,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有履行相應職責的義務,值勤的消防人員有消除火災的義務等等。
注意:行為人必須在履行職務或者從事業務的活動中才會產生本義務
(3)法律行為引起的義務
主要指合同行為
例如,合同行為、自愿接受行為等可能導致行為人負有實施一定積極行為的義務。
(4)先前行為引起的義務
這是指由于行為人的某種行為使刑法所保護的合法權益處于危險狀態時,行為人負有的排除危險或者防止危害結果發生的特定積極義務。(先行行為又叫前行行為)
例如,成年人帶著兒童游泳時,就負有保護兒童生命安全的義務。
先行行為是否包括犯罪行為,在理論上存在爭議:一種觀點認為,先前行為包括犯罪行為,即犯罪行為引起危險也能成為義務來源;另一種觀點認為,先前行為不包括犯罪行為,否則會使絕大多數一罪演變為數罪。
先前行為是否包括無過錯行為,無過錯行為導致了危險,先前行為應當包括無過錯行為。例如,小孩在麥垛中玩被插中。
2.行為人能夠履行該特定法律義務而不履行
法律規范與法律秩序只是要求能夠履行義務的人履行義務,而不會強求不能履行義務的人履行義務。至于行為人能否履行義務,則應從行為人履行義務的主觀能力與客觀條件兩方面進行判斷。
在很多時候我們都會不知不覺得走上犯罪道路,有些時候我們已經犯罪了卻渾然不知,這是多法律知識的不足的問題,所以我們要對了解相關知識才能保護我們自己,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在網上找到的相關知識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在律霸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已提離職,領導還是施壓工作違法嗎
2021-03-23領取結婚證但爽約不出席婚禮巨額彩禮如何歸屬
2021-01-21共同保證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0-12-24限制消費令怎樣才能解除
2021-01-28無效擔保合同如何賠償呢
2021-02-07通過恐嚇業主承攬工程行為人是否構成犯罪
2021-03-16企業停產工資如何發放
2021-03-03綜合意外險和團體意外險哪個好
2021-03-07如何認定保險責任免除條款是不是合理
2021-02-11完善保險合同告知義務制度的思考
2021-01-22人身意外保險公司理賠
2021-02-07人身保險合同的主體客體以及內容是什么
2021-03-08保監會保險代理人資格證還審理嗎
2021-01-23按揭貸款需要交保險嗎
2021-01-19保險公司騙保該如何維權
2021-01-18保險條款當中又被分為哪幾大類
2020-12-22繳費期對保單利益有影響嗎
2021-02-18保險經紀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02投保人豁免險是什么
2021-01-09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公司擔憂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