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政府關于修改《杭州西湖文化景觀保護管理辦法》部分條款的決定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0-12-31 · 7962人看過
  浙江杭州市人民政府   杭州市政府關于修改《杭州西湖文化景觀保護管理辦法》部分條款的決定   第259號   《杭州市人民政府關于修改〈杭州西湖文化景觀保護管理辦法〉部分條款的決定》已經2009年12月25日市人民政府第51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市 長   二○○九年十二月三十日   杭州市人民政府關于修改《杭州西湖文化景觀保護管理辦法》部分條款的決定   經市人民政府第51次常務會議審議,決定對《杭州西湖文化景觀保護管理辦法》部分條款作如下修改:   一、刪除第二條第二款。   二、第三條修改為:“西湖文化景觀保護管理應當以真實、全面地保存并延續遺產歷史信息及全部價值為目的,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遵循《奈良真實性文件》和《中國文物古跡保護準則》要求,確保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三、第六條、第十一條、第十二條、第十五條、第二十條中的“西湖文化景觀保護區”改為“西湖文化景觀遺產區”。   四、第六條、第十一條、第十二條、第十三條、第十五條中的“《杭州西湖文化景觀保護管理規劃》”改為“《杭州西湖文化景觀保護管理規劃綱要》”。   五、第七條修改為:“西湖文化景觀的保護對象以承載遺產突出普遍價值的載體為重點,包括西湖文化景觀遺產區內的西湖自然山水和唐宋以來不斷演變成形的‘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景觀空間特征、‘兩堤三島’的景觀格局、‘西湖十景’等題名景觀、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史跡、特色植物景觀以及遺產的審美特征與精神價值:   “(一)西湖自然山水由湖泊、丘陵和自然生態組成。西湖水域包括外湖、西里湖、小南湖、岳湖、北里湖等5.6平方千米范圍的水域;西湖丘陵包括南山系列的吳山、紫陽山、鳳凰山、將臺山、玉皇山、九曜山、南屏山、夕照山、青龍山、大慈山、大華山、五云山、獅峰山、天竺山、棋盤山、南高峰、丁家山等峰巒,北山系列的孤山、葛嶺山、將軍山、靈峰山、北高峰、美人峰、龍門山、飛來峰、月桂峰、天馬山等峰巒;西湖自然生態包括西湖盆地特有的濕潤溫和小氣候及其從森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向濕地過渡的植被景觀特色和樟、楓等古樹名木。   “(二)‘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歷史空間關系由西湖水域和南山、北山峰巒系列及杭州城市沿湖景觀構成。   “(三)‘兩堤三島’景觀格局由蘇堤、白堤和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構成。   “(四)‘西湖十景’為始于南宋的‘四字景目’系列題名景觀:蘇堤春曉、曲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花港觀魚、柳浪聞鶯、三潭印月、雙峰插云、雷峰夕照、南屏晚鐘。   “(五)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史跡:包括錢塘門遺址、六和塔(含開化寺遺址)、保俶塔、雷峰塔遺址、靈隱寺、凈慈寺、飛來峰造像、抱樸道院、岳飛墓(廟)、清行宮遺址、文瀾閣(含四庫全書)、舞鶴賦刻石和林逋墓、龍井(泉池)和西泠印社。   “(六)特色植物景觀:包括南宋以來并傳衍至今的春桃、夏荷、秋桂、冬梅‘四季花卉’觀賞主題;沿西湖堤、岸桃柳相間的特色景觀;分布于湖西群山中龍井、滿覺隴、翁家山、楊梅嶺、雙峰、靈隱、茅家埠、九溪等8村的傳統龍井茶園景觀。   “(七)審美特征與精神價值:包括西湖文化景觀杰出的中國山水美學審美特征和精神棲居的價值功能,維系人與自然在審美層面的互動與聯想,以及傳衍至今的‘點景題名’文化傳統。”   六、第八條修改為:“西湖文化景觀的保護對象按照組成要素實施分類保護,屬于有機演變性質的遺產要素按照《奈良真實性文件》實施保護;屬于文物建筑的遺產要素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保護;屬于自然性質的遺產要素按照《風景名勝區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實施保護。   “西湖文化景觀的保護對象按照下列要求實施保護:   “(一)西湖自然山水,應保持西湖水域岸線的真實性和南山、北山系列山體與峰巒輪廓的完整性;保持西湖盆地特有的濕潤溫和小氣候,及其從森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向濕地過渡的植被特色;保護樟、楓等古樹名木;   “(二)‘三面云山一面城’空間環境,應保持西湖南、西、北三向自然山水的組成要素、空間環境和歷史規模的真實性與完整性,保持東向城市沿湖景觀與自然山水的和諧關系;加強湖東城市建筑形態的規劃控制(含高度、色彩和體量),確保與吳山、寶石山在天際輪廓線上的協調過渡關系;   “(三)‘兩堤三島’整體格局,應保持其歷史地點與傳統形式的真實性,保護其組成要素、空間環境和歷史規模的完整性;   “(四)‘西湖十景’等系列題名景觀,應保持歷史性視域空間和審美特征,保持其觀賞主題、觀賞特征、植被特色、景觀要素的材料和實體、觀賞功能的歷史特性,保護其觀賞要素、景觀空間、景點規模、歷史格局和歷史遺存(含文物古跡、歷史建筑、相關遺存及其歷史環境)的真實性、完整性;   “(五)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史跡,應保護文物古跡、歷史建筑的外形和設計、材料和實體、用途和功能、傳統技術、方位和位置,保護相關遺存及其歷史環境的真實性與完整性;   “(六)特色植物景觀,應保持四季花卉的傳統觀賞地點和規模;保持西湖堤、岸的桃柳相間傳統景觀;保護龍井茶園的傳統景觀,包括傳統品種、種植方式、分布地段特有的地形地貌、環境氣候和茶園規模;   “(七)精神價值與審美特征,應保持西湖景觀的中國山水美學審美特征和精神棲居的價值功能,傳承題名景觀的文化傳統,維系人與自然在審美層面的互動與聯想。”   七、第九條修改為:“《杭州西湖文化景觀保護管理規劃綱要》是西湖文化景觀保護、管理和利用的依據。   “《杭州西湖文化景觀保護管理規劃綱要》應當根據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要求,分別劃定景觀整體和重點保護要素的保護區劃,制定相應的保護與管理專項措施;限定城市發展對遺產的負面影響,確定西湖文化景觀遺產區內合理的環境容量,控制游覽接待規模,嚴格限定土地利用強度和建設規模,合理調整和改善域內交通組織,規定城市利用功能等。在有效保護遺產真實性、完整性的前提下,處理好遺產保護與城市發展的和諧關系。   “《杭州西湖文化景觀保護管理規劃綱要》應符合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杭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杭州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以及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   八、第十條修改為:“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應當組織編制《杭州西湖文化景觀保護管理規劃綱要》,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公布實施。   “《杭州西湖文化景觀保護管理規劃綱要》經批準公布后,應當嚴格執行,不得擅自變更。確需變更的,應當按原審批程序報批。”   九、第十四條第一款修改為:“對列入西湖文化景觀保護對象的兩堤三島、西湖十景、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史跡、特色植物景觀和西湖自然山水的維護和修復,應當遵循真實性、完整性原則,充分保持其歷史特征。”   第三款修改為:“西湖文化景觀遺產區內其他的文物古跡、歷史遺存、風景名勝、自然景點和自然山水保護和修復,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風景名勝區條例》等法律法規執行。”   十、第十六條修改為:“西湖文化景觀遺產區內的水環境質量、空氣質量應當達到國家規定的功能區標準。   “在西湖文化景觀遺產區內的生產經營服務活動,產生的廢水、廢氣、廢渣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不得直接向環境排放,并逐步實行污染物排放總量消減。”   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杭州西湖文化景觀保護管理辦法》根據本決定作相應修正,重新公布。   杭州西湖文化景觀保護管理辦法   (2008年11月30日杭州市人民政府令第246號公布,根據2009年12月30日《杭州市人民政府關于修改〈杭州西湖文化景觀保護管理辦法〉部分條款的決定》修正)   第一條 為加強杭州西湖文化景觀(以下簡稱西湖文化景觀)的保護和管理,按照《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的要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國務院《風景名勝區條例》等法律法規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杭州市區內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的西湖文化景觀的保護和管理。   第三條 西湖文化景觀保護管理應當以真實、全面地保存并延續遺產歷史信息及全部價值為目的,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遵循《奈良真實性文件》和《中國文物古跡保護準則》要求,確保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第四條 市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西湖文化景觀保護管理工作的領導。   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負責西湖文化景觀的保護、管理和利用工作。   規劃、建設、國土資源、財政、宗教、文物、園林、房管、農業、交通、工商、文化等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協同做好西湖文化景觀的保護管理工作。   第五條 西湖文化景觀保護管理經費應當納入市級財政預算。   積極鼓勵通過社會捐贈、國際援助等形式多渠道籌集西湖文化景觀保護管理資金。   第六條 西湖文化景觀遺產區、緩沖區的范圍根據《杭州西湖文化景觀保護管理規劃綱要》確定,由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   第七條 西湖文化景觀的保護對象以承載遺產突出普遍價值的載體為重點,包括西湖文化景觀遺產區內的西湖自然山水和唐宋以來不斷演變成形的“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景觀空間特征、“兩堤三島”的景觀格局、“西湖十景”等題名景觀、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史跡、特色植物景觀以及遺產的審美特征與精神價值:   (一)西湖自然山水由湖泊、丘陵和自然生態組成。西湖水域包括外湖、西里湖、小南湖、岳湖、北里湖等5.6平方千米范圍的水域;西湖丘陵包括南山系列的吳山、紫陽山、鳳凰山、將臺山、玉皇山、九曜山、南屏山、夕照山、青龍山、大慈山、大華山、五云山、獅峰山、天竺山、棋盤山、南高峰、丁家山等峰巒,北山系列的孤山、葛嶺山、將軍山、靈峰山、北高峰、美人峰、龍門山、飛來峰、月桂峰、天馬山等峰巒;西湖自然生態包括西湖盆地特有的濕潤溫和小氣候及其從森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向濕地過渡的植被景觀特色和樟、楓等古樹名木。   (二)“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歷史空間關系由西湖水域和南山、北山峰巒系列及杭州城市沿湖景觀構成。   (三)“兩堤三島”景觀格局由蘇堤、白堤和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構成。   (四)“西湖十景”為始于南宋的“四字景目”系列題名景觀:蘇堤春曉、曲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花港觀魚、柳浪聞鶯、三潭印月、雙峰插云、雷峰夕照、南屏晚鐘。   (五)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史跡:包括錢塘門遺址、六和塔(含開化寺遺址)、保俶塔、雷峰塔遺址、靈隱寺、凈慈寺、飛來峰造像、抱樸道院、岳飛墓(廟)、清行宮遺址、文瀾閣(含四庫全書)、舞鶴賦刻石和林逋墓、龍井(泉池)和西泠印社。   (六)特色植物景觀:包括南宋以來并傳衍至今的春桃、夏荷、秋桂、冬梅“四季花卉”觀賞主題;沿西湖堤、岸桃柳相間的特色景觀;分布于湖西群山中龍井、滿覺隴、翁家山、楊梅嶺、雙峰、靈隱、茅家埠、九溪等8村的傳統龍井茶園景觀。   (七)審美特征與精神價值:包括西湖文化景觀杰出的中國山水美學審美特征和精神棲居的價值功能,維系人與自然在審美層面的互動與聯想,以及傳衍至今的“點景題名”文化傳統。   第八條 西湖文化景觀的保護對象按照組成要素實施分類保護,屬于有機演變性質的遺產要素按照《奈良真實性文件》實施保護;屬于文物建筑的遺產要素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保護;屬于自然性質的遺產要素按照《風景名勝區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實施保護。   西湖文化景觀的保護對象按照下列要求實施保護:   (一)西湖自然山水,應保持西湖水域岸線的真實性和南山、北山系列山體與峰巒輪廓的完整性;保持西湖盆地特有的濕潤溫和小氣候,及其從森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向濕地過渡的植被特色;保護樟、楓等古樹名木;   (二)“三面云山一面城”空間環境,應保持西湖南、西、北三向自然山水的組成要素、空間環境和歷史規模的真實性與完整性,保持東向城市沿湖景觀與自然山水的和諧關系;加強湖東城市建筑形態的規劃控制(含高度、色彩和體量),確保與吳山、寶石山在天際輪廓線上的協調過渡關系;   (三)“兩堤三島”整體格局,應保持其歷史地點與傳統形式的真實性,保護其組成要素、空間環境和歷史規模的完整性;   (四)“西湖十景”等系列題名景觀,應保持歷史性視域空間和審美特征,保持其觀賞主題、觀賞特征、植被特色、景觀要素的材料和實體、觀賞功能的歷史特性,保護其觀賞要素、景觀空間、景點規模、歷史格局和歷史遺存(含文物古跡、歷史建筑、相關遺存及其歷史環境)的真實性、完整性;   (五)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史跡,應保護文物古跡、歷史建筑的外形和設計、材料和實體、用途和功能、傳統技術、方位和位置,保護相關遺存及其歷史環境的真實性與完整性;   (六)特色植物景觀,應保持四季花卉的傳統觀賞地點和規模;保持西湖堤、岸的桃柳相間傳統景觀;保護龍井茶園的傳統景觀,包括傳統品種、種植方式、分布地段特有的地形地貌、環境氣候和茶園規模;   (七)精神價值與審美特征,應保持西湖景觀的中國山水美學審美特征和精神棲居的價值功能,傳承題名景觀的文化傳統,維系人與自然在審美層面的互動與聯想。   第九條 《杭州西湖文化景觀保護管理規劃綱要》是西湖文化景觀保護、管理和利用的依據。   《杭州西湖文化景觀保護管理規劃綱要》應當根據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要求,分別劃定景觀整體和重點保護要素的保護區劃,制定相應的保護與管理專項措施;限定城市發展對遺產的負面影響,確定西湖文化景觀遺產區內合理的環境容量,控制游覽接待規模,嚴格限定土地利用強度和建設規模,合理調整和改善域內交通組織,規定城市利用功能等。在有效保護遺產真實性、完整性的前提下,處理好遺產保護與城市發展的和諧關系。   《杭州西湖文化景觀保護管理規劃綱要》應符合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杭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杭州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以及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   第十條 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應當組織編制《杭州西湖文化景觀保護管理規劃綱要》,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公布實施。   《杭州西湖文化景觀保護管理規劃綱要》經批準公布后,應當嚴格執行,不得擅自變更。確需變更的,應當按原審批程序報批。   第十一條 禁止違反《杭州西湖文化景觀保護管理規劃綱要》,在西湖文化景觀遺產區內進行任何破壞景觀、污染環境或危害安全的建設活動。   已有的建設項目、設施不符合《杭州西湖文化景觀保護管理規劃綱要》的,應當限期拆除、外遷或整改。   第十二條 嚴格按照《杭州西湖文化景觀保護管理規劃綱要》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控制西湖文化景觀遺產區內的各類建設活動和設施設置。   確需在西湖文化景觀遺產區內建設的項目,其選址、布局、高度、體量、造型、風格和色調等,應當與周圍景觀和環境相協調。經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對其選址進行依法審查后,方可依法辦理立項等相關手續。   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對其選址進行依法審查時,應當組織可行性評估,并實行專家咨詢論證制度。   經批準在西湖文化景觀遺產區內從事建設活動的,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應當在施工前制定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方案,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對方案進行論證,并報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備案。   第十三條 西湖文化景觀緩沖區內的建設項目應當符合《杭州西湖文化景觀保護管理規劃綱要》,確保與西湖文化景觀相協調,保持視覺空間控制帶的暢通。   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或鄉、鎮人民政府在組織編制西湖文化景觀緩沖區所在地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鄉規劃或村莊規劃時,應當征求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的意見。   第十四條 對列入西湖文化景觀保護對象的兩堤三島、西湖十景、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史跡、特色植物景觀和西湖自然山水的維護和修復,應當遵循真實性、完整性原則,充分保持其歷史特征。   文化景觀的修復應當以尚存的、有價值的遺跡及確鑿的文獻資料為依據,經過前期必要的考古、研究、調查、勘測、分析、論證和審批等程序后組織實施,并建立詳細的記錄檔案和年代標志。   西湖文化景觀遺產區內其他的文物古跡、歷史遺存、風景名勝、自然景點和自然山水保護和修復,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風景名勝區條例》等法律法規執行。   第十五條 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應當按照《杭州西湖文化景觀保護管理規劃綱要》要求,嚴格控制西湖文化景觀遺產區內的環境容量、游覽接待規模。   嚴格控制進入西湖文化景觀遺產區內營運或行駛的船舶、機動車輛的總量。   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保護景觀環境、維持游覽秩序等需要,對進入西湖文化景觀遺產區內行駛的船舶、機動車輛實行限制。   第十六條 西湖文化景觀遺產區內的水環境質量、空氣質量應當達到國家規定的功能區標準。   在西湖文化景觀遺產區內的生產經營服務活動,產生的廢水、廢氣、廢渣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不得直接向環境排放,并逐步實行污染物排放總量消減。   第十七條 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應當加強對西湖文化景觀的日常監測,形成記錄檔案,妥善保管,并提出日常監測報告,報省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八條 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應當制定應急預案,在發生危及西湖文化景觀安全的突發事件,或發現西湖文化景觀存在安全隱患時,要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及時向市人民政府和省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第十九條 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應當積極開展西湖文化景觀世界突出普遍價值的詮釋、展示與傳播工作,增進公眾對文化遺產價值的認識和理解,增強公眾對文化遺產的尊重和保護意識。   西湖文化景觀世界突出普遍價值的詮釋與展示應當遵循有利于接近和理解、注重依據、保持價值、保證真實性、維護可持續性、兼具包容性和廣泛性、堅持持續研究和培訓的原則。   第二十條 進入西湖文化景觀遺產區內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有關規定,愛護西湖文化景觀資源,維護公共秩序和環境衛生。   第二十一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西湖文化景觀的義務,有權制止、舉報破壞西湖文化景觀的行為。   積極鼓勵單位和個人參與西湖文化景觀保護活動。   對西湖文化景觀保護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由市人民政府或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予以表彰和獎勵。   第二十二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的行為,其他法律、法規或規章已作處罰規定的,由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或其他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或規章實施處罰。   第二十三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二條第四款規定,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未在施工前將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方案報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備案的,由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責令其補辦手續,并可處以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四條 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或其他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在西湖文化景觀保護管理工作中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由有權機關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第二十五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宋濤

宋濤

執業證號:

12104200210440441

遼寧久鼎律師事務所

簡介:

畢業遼寧大學,2000年從事專職律師,擅長辦理刑事,民事,行政案件。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宋濤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安全保衛條例

2013-09-09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200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及2004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

2004-03-14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的決議

2006-03-14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設立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預備工作委員會的決定

1993-07-02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

1992-09-04

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

1990-09-07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建立香港回歸祖國紀念碑的決議

1996-05-25

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具體產生辦法

1998-11-07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事務擔保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實施細則

2017-12-06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03年修訂)

2003-11-23

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2013修訂)

2013-12-26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4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3-12-11

國務院關于黑龍江省“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的批復

2013-06-13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質量工作考核辦法的通知

2013-05-30

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的通知

2013-02-28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

2013-02-26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3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2-12-08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2010-12-31

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

2010-11-21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政府機關使用正版軟件工作的通知

2010-10-18

國務院關于促進企業兼并重組的意見

2010-08-28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通知

2010-07-16

政府參事工作條例

2009-11-02

城市出租汽車管理辦法[失效]

1997-12-23

國務院關于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

2009-09-01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務院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辦公室關于2009年糾風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

2009-03-27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認真貫徹實施食品安全法的通知

2009-03-04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治理商品過度包裝工作的通知

2009-01-23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农村乱人伦一区二区| 抬头见喜全集免费版|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精彩视频| 亚洲国产品综合人成综合网站 | 国产精品网站在线观看免费传媒 |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2020一| 日本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欧美zozozo人禽交免费大片| 国产精品福利尤物youwu|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97午夜伦伦电影理论片| 欧美特黄录像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 国产va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人人爽人人爽快| 韩国理论片久久电影网| 日韩精品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嫩草影院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公车校花小柔h| aaaaaaa一级毛片| 欧美高清一区二区三|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 亚1州区2区三区4区产品| 麻绳紧缚奴隷女囚| 日本18xxx| 免费少妇荡乳情欲视频|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无遮挡无删动漫肉在线观看| 啊用力太猛了啊好深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 波多野结衣一二三区| 国产粗话肉麻对白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色天使色婷婷在线影院亚洲| 婷婷人人爽人人做人人添| 亚洲熟妇无码爱v在线观看| swag合集120部| 欧美性xxxxx极品| 国产在线91精品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