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2月6日上海市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十一次會議通過根據1997年12月10日上海市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十次會議關于修改《上海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辦法》的決定修正2009年2月24日上海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修訂)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保障適齡兒童、少年享有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加強素質教育,保證義務教育的實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及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義務教育的實施及其有關管理活動,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本市義務教育在國務院領導下,實行市人民政府統籌規劃實施,區、縣人民政府為主管理的體制。
市和區、縣教育行政部門具體負責義務教育實施工作;市和區、縣其他有關行政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義務教育實施工作。
鼓勵鄉鎮人民政府在辦學條件、辦學經費等方面,支持本行政區域內義務教育發展。
第四條 本市將義務教育事業納入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第五條 本市實施義務教育,不收學費、雜費、教科書費、作業本費。
第六條 實施義務教育所需的經費、師資、校舍及設施設備等,由市和區、縣人民政府依法予以保障。
第七條 市和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合理配置義務教育資源,縮小城鄉之間、區域之間、學校之間辦學條件和辦學水平的差距,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第八條 市和區、縣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應當推進實施素質教育。
學校應當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開展教育教學活動。
第九條 本市實行義務教育督導制度。市和區、縣人民政府教育督導機構應當依法開展督導工作。
第十條 發生違反義務教育法律、法規的重大事件,妨礙本市義務教育實施,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負有領導責任的人民政府或者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人應當引咎辭職。
第二章? 就學管理
第十一條 凡年滿六周歲的兒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
適齡兒童、少年因身體狀況需要延緩入學或者休學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提出申請,由當地區、縣教育行政部門或者鄉鎮人民政府批準。
第十二條 適齡兒童、少年免試入學。學校不得舉行或者變相舉行與入學掛鉤的選拔考試或者測試,不得將各種競賽成績和各類考級證書作為入學的條件和編班的依據。
第十三條 具有本市戶籍的適齡兒童、少年,在戶籍所在地學校就近入學。就近入學的范圍,由區、縣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本行政區域內學校布局以及適齡兒童、少年數量和分布狀況合理確定,并向社會公布。
第十四條 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在本市工作或者居住期間,其同住的非本市戶籍適齡兒童、少年需要在本市接受義務教育的,由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持本人身份證明與就業證明或者本人身份證明與居住證明,以及適齡兒童、少年的身份證明等材料,到居住地所在區、縣教育行政部門申請就讀,區、縣教育行政部門應當統籌解決。
第十五條 本市司法行政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對未完成義務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實施義務教育,所需經費由市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本市未成年犯管教機構和未成年人強制性教育機構按照本市有關規定負責組織實施義務教育的教育教學活動。
第十六條 對已經接受九年義務教育但未能達到初中畢業文化程度的學生,區、縣教育行政部門應當繼續為其提供相關的文化教育或者會同區、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為其提供相關的職業技能培訓,直至其達到法定勞動年齡。
第十七條 學校應當建立健全與家長的聯系制度,建立家長委員會,對涉及學生權益的重要事項,應當聽取家長委員會的意見。
第十八條 對違反學校管理制度的學生,學校應當予以批評教育,幫助學生改正錯誤,但不得勸退或者開除。
第三章? 基本保障
第十九條 市人民政府及其有關行政部門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制定本市學校建設、學生人均公用經費、教職工編制等標準。
區、縣人民政府應當確保前款標準在本行政區域實施。
第二十條 市和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將義務教育全面納入財政保障范圍,在財政預算中將義務教育經費單列。
本市依法征收教育費附加,主要用于實施義務教育。
第二十一條 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設立義務教育專項資金,用于扶持辦學經費困難的地區實施義務教育。
第二十二條 本市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按照義務教育管理體制和財政管理體制,加大對義務教育的投入,保證用于實施義務教育財政撥款的增長比例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比例,保證按照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義務教育費用逐步增長,保證教職工工資和學生人均公用經費逐步增長。
第二十三條 區、縣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學校實際招收的適齡兒童、少年人數和教職工人數等情況,撥付教育經費,保證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
對接受政府委托實施義務教育的民辦學校,市教育行政部門和區、縣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家和本市的有關規定,撥付相應的教育經費。
第二十四條 義務教育經費嚴格按照預算規定用于義務教育。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占、挪用義務教育經費,不得向學校非法收取或者攤派費用。
第二十五條 本市完善教師工資制度。市和區、縣人民政府應當縮小區縣之間、學校之間教師工資差距,推進全市教師工資水平均衡化。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應當不低于當地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
第二十六條 市和區、縣審計機關依法對義務教育經費收支管理情況進行審計監督。
市教育行政部門應當會同市財政、統計部門對區、縣人民政府義務教育經費投入和執行情況,定期進行監測,監測結果向社會公告。
第二十七條 市和區、縣人民政府在組織編制或者批準城市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時,應當按照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制定、調整學校設置規劃,合理布局。
本市健全和完善教育公建配套制度。新建居民區根據規劃需要設置學校的,應當與居民區的建設同步進行。
第二十八條 新建居民區配套建設的學校,由區、縣教育行政部門管理,不得擅自改變使用性質。
因建設需要拆遷學校的,拆遷人應當根據規劃布局重建或者給予補償。
區、縣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妥善安排學校拆遷后有關學生的就學。
第二十九條 區、縣人民政府應當組織相關部門定期對學校的校舍、場地、設施設備等進行安全檢查;對需要維修、改造的,及時予以維修改造。
第三十條 市和區、縣教育行政部門應當根據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定期對教師組織培訓,提高教師的職業素養和專業水平。
學校應當制定教師培訓計劃,合理安排教師參加各類培訓。
第三十一條 區、縣教育行政部門應當根據國家規定的任職條件依法聘任校長。
第四章 均衡發展
第三十二條 本市完善義務教育經費財政轉移支付的制度,加大對財力薄弱區、縣的財政轉移支付規模,支持和引導區、縣人民政府增加對義務教育的投入,縮小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義務教育經費的差距。
義務教育經費轉移支付的方案,由市財政部門會同市教育行政部門制定,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
區、縣人民政府應當按照規定,將市級義務教育轉移支付資金全部用于義務教育。
第三十三條 市教育行政部門應當統籌規劃本市教育教學設施設備的配置,促進城鄉之間、區域之間教育教學設施設備的均衡。
區、縣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均衡配置本行政區域內學校的教育教學設施設備。
第三十四條 市教育行政部門應當統籌規劃本市教師隊伍建設,推動城鄉之間、區域之間校長、教師的合作交流與合理流動。
區、縣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建立校長、教師合作交流制度,均衡配置本行政區域內的教師資源,使每所學校有一定比例的高級職務教師。在教師培訓、骨干教師配備等方面,應當向農村學校和其他師資力量相對薄弱的學校傾斜。
學校校長、教師合作交流和合理流動的具體辦法,由市教育行政部門規定。
第三十五條 本市鼓勵中心城區學校校長、教師到農村學校支援義務教育工作。在校長任職、教師職務評聘、教師業務進修、培訓以及報考本市高等學校教育類專業的研究生等方面,同等條件下對其予以優先考慮。
具有高級職務的教師到農村學校支援義務教育,到達法定退休年齡時、仍在農村學校任教的,可以按照本市有關規定適當延長退休年齡。
對于長期在農村學校任教的優秀校長和具有高級職務的優秀教師,可以適用前兩款的規定。
第三十六條 區、縣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不得將學校分為重點學校和非重點學校。學校不得設置或者變相設置重點班和非重點班。
第三十七條 市和區、縣教育行政部門應當推動城鄉之間、區域之間、學校之間教育設施和設備、課程、師資等資源共享,提高資源使用效益。
第五章? 素質教育
第三十八條 實施素質教育應當符合教育教學規律,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有機統一,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第三十九條 學校應當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寓德育于教育教學之中,對學生加強愛國主義、中華傳統美德、生命、心理健康、法制和日常行為規范等教育,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體系,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
教師應當為人師表,恪守職業道德,以自身良好的品德、言行影響和教育學生。
第四十條 市教育行政部門應當按照國家要求推進教育教學內容、課程設置、考試、招生和評價制度等改革,促進實施素質教育。
學校應當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改進和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按照國家確定的教育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開展教育教學活動。
第四十一條 學校應當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成長規律,科學合理安排學生的課業,不得占用思想品德、體育、音樂、美術、社會實踐等課時;組織學生開展各項體育鍛煉活動和多種形式的課外活動,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學生身心素質。學生家長應當積極配合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共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教師不得利用課余時間強制或者變相強制學生參加有償補課等活動。
第四十二條 學校應當組織學生開展與其身心特點相適應的社會公益活動。
第四十三條 市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建立健全以素質教育為主要指標的學校評價體系和以學生綜合素質為主要指標的學生評價體系。區、縣教育行政部門可以根據市教育行政部門制定的評價體系,結合本行政區域的實際情況,制定具體評價辦法,并不得以升學率作為評價學校教育質量、以學科考試成績作為考核教師和評價學生的單一標準。
第四十四條 市教育行政部門應當以實施素質教育為目標,按照國家教育方針和課程標準組織編審教科書,推進中小學課程改革。
第四十五條 學校應當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組織學生開展文化、科技等活動,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觀博物館、科技館、紀念館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場館。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圖書館、青少年宮、兒童活動中心應當對學生免費開放。博物館、科技館、紀念館等場所,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對學生免費或者優惠開放,為學校開展素質教育提供支持。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六條 本市各級人民政府未履行對義務教育經費保障職責的,依法由上級人民政府責令限期改正;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市或者區、縣人民政府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制定、調整學校的設置規劃、未定期組織相關部門對學校校舍、場地、設施設備等進行安全檢查并及時維修、改造的,依法由上級人民政府責令限期改正;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區、縣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門將學校分為重點學校和非重點學校的,由上級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四十七條 侵占、挪用義務教育經費或者向學校非法收取、攤派費用的,依法由上級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門、財政部門、價格行政部門和審計機關根據職責分工責令限期改正;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第四十八條 適齡兒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無正當理由未依照本辦法規定送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接受義務教育的,由當地區、縣教育行政部門或者鄉鎮人民政府給予批評教育,責令限期改正。
第四十九條 學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學校所在地區、縣教育行政部門給予批評教育,并責令限期改正;情節嚴重的,應當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一)舉行或者變相舉行與入學掛鉤的選拔考試或者測試,將各種競賽成績和各類考級證書作為入學條件和編班依據的;
(二)占用思想品德、體育、音樂、美術、社會實踐等課時的;
(三)利用課余時間強制或者變相強制學生參加有償補課等活動的;
(四)設置或者變相設置重點班和非重點班的;
(五)對違反學校管理制度的學生予以開除或者勸退的。
第五十條 對擅自改變新建居民區配套建設的學校使用性質的,按照《上海市城市規劃條例》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罰。
第七章? 附? 則
第五十一條 社會組織或者個人依法舉辦的民辦學校實施義務教育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有關規定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未作規定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和本辦法。
第五十二條 本辦法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5-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
1984-05-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的決定
1988-04-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立法會和司法機關產生辦法的決定
1993-03-31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1993-03-22中華人民共和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2014年修正)
2014-11-27進口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登記管理辦法
2014-01-13關于印發《出國留學經費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3-11-02國務院關于石家莊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關于修改《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關于廣東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1-01國務院關于表彰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的決定
2012-09-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保定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2-08-17國務院批轉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1-04-19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開展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職業健康工作現狀調查的通知
2011-04-13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加強汛期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2011-04-13國務院關于加快長江等內河水運發展的意見
2011-01-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政府機關使用正版軟件工作的通知
2010-10-18關于開展土地治理項目專題調研工作的通知
2010-08-02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9-12-07關于印發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的通知(全文)
2009-12-01國務院關于印發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的通知
2008-09-19國務院關于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
2008-08-03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務院工作規則》的通知
2008-03-23國務院關于永定河干流水量分配方案的批復
2007-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