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區,市政府各部門,在嘉各單位:
《嘉峪關市文物保護管理辦法》已經市政府第19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予印發,請認真遵照執行。
二〇一二年七月三日
嘉峪關市文物保護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對文物的保護和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和《甘肅省文物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文物的保護、利用和管理,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適用于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及近現代重要史跡、代表性建筑等文物的保護和管理。
第四條 市文物局負責對本市行政區域內的文物保護實施監督管理;市公安局、工商局、建設局、國土局、規劃局、財政局、環保局等部門依照各自職責,配合做好文物保護工作;市教育局、文化局等部門應當做好文物保護的宣傳教育工作。
第五條 文物保護工作應當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為先、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原則。
第六條 一切機關、企事業組織和個人都有保護國家文物的義務。
第二章 文物保護單位
第七條 嘉峪關關城及我市境內的長城本體(包括壕塹)及沿線關堡、烽火臺,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禁止在其古建筑物上亂刻亂畫、敲打破壞、故意損毀。禁止在其保護范圍內開溝挖渠、傾倒垃圾、違法建設。
第八條 新城墓群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其保護區內挖沙取土、開墾荒地、拆磚毀墓,鉆探爆破等,嚴禁私自挖掘古墓。
第九條 黑山巖畫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嚴禁對巖畫、石刻進行涂抹、刻劃、拓片。禁止在巖畫保護區進行開山修路、開礦采石等破壞保護區原始地理地貌的行為。
第十條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由市文物局遴選推薦,經市政府核定公布后報省政府備案,并依法劃定保護范圍、建設控制地帶,設立保護標志,建立記錄檔案,設置專門機構或者指定專人負責管理。
第十一條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由市文物局會同市建設局、國土局、規劃局劃定后,報市政府核定公布,并報省文物行政部門備案。
第十二條 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市文物局可根據其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等,對其組織調查,對其名稱、類別、位置、范圍等予以登記和公布,并報市政府和省文物行政部門備案。
第十三條 在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內不得進行與文物保護無關的建設工程。在文物保護單位的建設控制地帶內,不得修建其形式、高度、體量、色調等與文物保護單位的環境風貌不相協調的建筑物或者構筑物。
第十四條 建設工程選址,應當盡可能避開不可移動文物;因特殊情況不能避開的,對文物保護單位應當盡可能實施原址保護;無法實施原址保護、必須遷移異地保護或者拆除的,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或規章的規定執行。
第十五條 文物保護單位或尚未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的所有者或使用者為文物保護管理責任人,市文物局應當與保護管理責任人簽訂文物保護管理責任書,并建立市、鎮、村三級聯動的群眾性保護組織,聘請文物保護員開展文物保護工作。
第十六條 對文物保護單位進行修繕,應當根據文物保護單位的級別報相應的文物行政部門批準,并按照批準的修繕計劃、工程設計方案以及相關技術規范實施;對未核定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進行修繕,應當報市文物局依法批準。
第三章 考古調查、勘探、發掘
第十七條 本市轄區內地下埋藏的一切文物和在生產建設中出土的一切文物,均屬國家所有,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私自據為己有。
第十八條 在本市行政區域內進行文物勘探和考古發掘,應當依照有關規定履行報批手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私自勘探和非法發掘。
第十九條 進行基本建設工程,建設單位應當事先報請市文物局組織對工程范圍內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方進行考古調查、勘探。
第二十條 需要配合基本建設工程進行考古發掘工作的,由市文物局向省文物行政部門履行報批手續。確因建設工期緊迫或有自然破壞的危險,急需對古文化遺址、古墓葬進行搶救性發掘的,可由市文物局按法定程序向省文物行政部門及時報告,由市文物局先行組織發掘,同時補辦有關批準手續。
第二十一條 因基本建設和生產建設需要的考古調查、勘探、發掘,所需費用由建設單位列入建設工程預算。
第二十二條 在進行建設工程或在農業生產中,任何單位或者個人發現文物,應當保護現場,并及時報告市文物局。市文物局接到報告后,如無特殊情況,應當在二十四小時內趕赴現場,并在七日內提出處理意見。市文物局可以報請市政府通知市公安局協助保護現場;發現重要文物的,應當立即上報省文物行政部門。
依照前款規定發現的文物屬于國家所有,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藏匿、私分或哄搶。
第四章 博物館與館藏文物
第二十三條 市文物局負責本市行政區域內博物館的監督和管理工作;博物館應當按時向市文物局報送上一年度的工作報告,接受年度檢查,做好年度統計工作。
第二十四條 博物館應當對其收藏的文物區分等級。一、二級文物應當按照有關規定由省級文物行政部門組織專家鑒定確認,三級文物由市文物局組織專家鑒定確認。
第二十五條 博物館應當建立嚴格的管理制度,對館藏文物進行登記、建帳,建立科學的藏品檔案,帳、物應分別指定專人保管,逐步實現藏品數字化管理。并報市文物局備案。
第二十六條 博物館應當加強文物庫房建設。文物庫房要堅固、適用,配備保險可靠的防盜、防火、防腐蝕、防損壞等科學設施,建立健全嚴格的安全保衛制度,明確崗位職責,加強安全檢查。
市公安局應指導、協助做好文物庫房的安全保衛工作。
第二十七條 禁止國有文物收藏單位將館藏文物贈與、出租或者出售給其他單位、個人。
文物的調撥、交換、借用,一律登記造冊,報市文物局審查后上報省文物行政管理部門批準。
第二十八條 文物收藏保管單位應做好對館藏文物的整理和修復工作。國有博物館、紀念館和文物管理單位根據需要可以向社會征集文物,充實文物藏品。
第五章 文物的拓印、復制及拍攝
第二十九條 文物復制品(包括建筑模型)的生產、制作,由省文物行政管理部門統一管理;未經省文物行政管理部門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生產文物復制品和制作列為文物保護單位的建筑物的模型。
第三十條 未經市文物局同意,國有文物收藏單位或管理機構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文物復制、拓印模具和技術材料。
第三十一條 古代摩崖、石刻的拓印,應當由文物保管單位實施。非文物保管部門不得拓印古代摩崖、石刻。
第三十二條 利用文物原件進行復制、拓印應堅持少而精的原則,嚴格控制復制品。批量制作文物復制品、拓片,不得使用文物原件。
第三十三條 開放的文物保護單位和博物館、紀念館的陳列品,不準系統拍攝;展柜中的文物不準取出拍攝;標有“請勿拍攝”字樣的文物不準拍攝。
拍攝文物,要遵守有關保護文物的規定,確保文物的安全。
第三十四條 利用文物保護單位拍攝電影、電視和其他資料以及舉辦大型活動的,拍攝單位或者舉辦者應當按照審批權限報相應的文物行政部門批準。更改拍攝計劃或者活動計劃的,應當報原批準的文物行政部門重新批準。
第三十五條 獲準拍攝電影、電視的單位,在拍攝前需與文物保管機構簽訂協議,拍攝時必須嚴格按批準的拍攝計劃進行,并負責保護現場和文物的安全,服從主管部門的管理和監督,不得超越批準范圍,不得把文物作為影視片的道具。
第六章 文物收藏與文物市場管理
第三十六條 文物收藏單位以外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通過合法方式收藏文物,其收藏的文物可以依法流通,但法律、法規禁止流通的除外。
鼓勵文物收藏者將其收藏的文物捐贈、出借給國有文物收藏單位。
第三十七條 單位或者個人收藏的文物,可以賣給文物行政部門指定的國有文物收藏單位和文物收購單位。嚴禁倒賣謀利,嚴禁私自賣給外國人。
第三十八條 文物購銷須由省級以上文物行政部門批準的文物商店經營。未經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經營文物購銷業務。
第三十九條 市文物局應會同市工商局、公安局等部門,加強對文物市場的監控和管理。市公安局、工商局和司法機關在查處違法犯罪活動中依法沒收、追繳的文物,應當在結案后及時移交市文物局。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條 對違反本辦法規定的行為,由市文物局依法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一條 市文物局和其他有關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八章 附則
第四十二條 本辦法由嘉峪關市人民政府負責解釋。
第四十三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期滿后自動失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三十九號)
2010-12-25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選舉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2002-03-1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2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3-06-28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2005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0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
2006-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
1996-10-29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1998-03-10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
1958-01-09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失效)
1981-12-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對1978年底以前頒布的法律進行清理情況和意見報告的決定
1987-11-24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
1992-02-25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
1995-10-30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駐軍法
1999-12-2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0-10-31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工程咨詢行業管理辦法
2017-11-06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4-07-29國務院關于印發“寬帶中國”戰略及實施方案的通知
2013-08-01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的決定
2013-05-30國務院關于修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關于機構設置的通知
2013-03-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襄陽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3-01-01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
2012-08-2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2年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要點的通知
2012-05-15太湖流域管理條例
2011-09-07城市出租汽車管理辦法[失效]
1997-12-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促進擴大內需鼓勵汽車家電以舊換新實施方案的通知
2009-06-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8-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