毆打訴訟參與人以及侮辱、誹謗、威脅司法工作人員或者訴訟參與人、不聽法庭制止等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屬于犯罪;暴力襲擊正在依法執行職務的人民警察的,按照妨害公務罪的規定從重處罰。
歷經三次審議和多次修改后,刑法修正案(九)(以下簡稱刑九)近日獲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備受關注的修改擾亂法庭秩序罪、暴力襲警入刑問題塵埃落定。
多位司法實務界人士今天接受《法制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刑九的這兩處修改有利于維護法庭秩序、樹立警察權威,應該全面理解并嚴格依法適用。建議有關部門出臺司法解釋,明確相應罪名的具體標準,細化相關流程規定,確保新增條款從“紙面”走到“地面”。
擾亂法庭秩序時有發生
“修訂擾亂法庭秩序罪,順應了當前司法實踐的現實需要”,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刑一庭副庭長尚學文介紹說,盡管目前庭審秩序總體良好,但擾亂法庭秩序的行為時有發生。
比如,庭審過程中,有的當事人情緒失控,頻頻打斷法官、檢察官、律師發問;有的當庭辱罵甚至毆打辯護人、被告人;有的旁聽人員私扯橫幅,大肆喧嘩、哄鬧法庭;有的沖擊法庭警戒,毀壞法庭設施,導致庭審無法順利進行。擾亂法庭秩序罪的修訂,對于推動這些問題的解決,促進庭審秩序持續向好,具有積極意義。
尚學文告訴記者,雖然刑法修正案(八)增設了擾亂法庭秩序罪,將聚眾哄鬧、沖擊法庭以及毆打司法人員,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行為入罪處理,但這一罪名實踐中運用較少。“以河南為例,近3年來僅審理此類犯罪案件3件,判處犯罪分子3人,實施效果不夠理想”。
尚學文分析,出現這種現象既有定罪標準不夠明確具體的原因,也與執法觀念和司法環境有關。過去較長時間內,受“維穩”思想的牽制,一些地方政法機關對于當事人纏訴鬧訪、哄鬧法庭、甚至當庭毆打司法人員的行為,不敢依法打擊,客觀上是一種姑息和縱容。
“訴訟活動中,法官、檢察官不是代表個人,而是代表國家在行使審判權、公訴權,律師、法定代理人等訴訟主體的參與,是為了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因此,良好的法庭秩序,既是保證訴訟順利進行的需要,更是彰顯國家法治尊嚴、維護國家司法權威的需要”。尚學文說。
細節有待司法解釋明確
“修正后的擾亂法庭秩序罪比原來更加全面了”,重慶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全國首屆審判業務專家孫海龍說,相比原刑法第309條,新條款雖然量刑沒有變化,但具體構罪情形增加了3項,即“毆打訴訟參與人的”“侮辱、誹謗、威脅司法工作人員或者訴訟參與人,不聽法庭制止,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有毀壞法庭設施,搶奪、損毀訴訟文書、證據等擾亂法庭秩序行為,情節嚴重的”。
孫海龍認為,這一條款應當嚴格依法適用。世界大多數國家藐視法庭罪的定罪門檻較低,甚至法官可以直接定罪。但在我國,這個罪是一個公訴罪名,需要經過偵查、起訴和審判環節。程序如此設計,有效防止了法官可能的濫用。如何有效劃清“侮辱、誹謗、威脅”與訴訟參與人激烈甚至不當言辭的界限,還有待司法實踐的具體檢驗和發展完善。
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王殿學律師也認為,目前刑九的相關條款有些模糊,需要出臺司法解釋進一步明確。比如,對污辱、誹謗、威脅等言論入罪的條件需嚴格限制,至少要達到獨立誹謗罪標準才能入罪。
“污辱、誹謗、威脅等基本上屬于言詞范疇,并沒有清晰界定;不聽法庭制止、嚴重擾亂法庭的概念不清楚;不公開審理案件中不應當公開的信息概念較模糊,容易被擴大理解”。王殿學認為,進一步明確規定,既能使法條發揮維護司法權威的作用,又能避免實踐中被擴大解釋以致濫用。#p#分頁標題#e#
河北省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一庭庭長姜雙說,法官具體適用這一條款時可能非常謹慎、克制。一方面,它的自由裁量范圍較大,主觀判斷較強,彈性比較大,比如何為“情節嚴重”,實踐中不好掌握;另一方面,適用這一條款屬于公訴案件,如果法官與檢察官認識不一致,可否提起自訴?管轄方面,是在法官所在地法院管轄,還是交叉管轄或者異地管轄?期待出臺更為細化的操作流程,避免條款適用出現“落地難”。
暴力襲警入刑震懾力強
與刑法修正案(八)相比,刑九新增“暴力襲擊正在依法執行職務的人民警察的,按照妨害公務罪的規定從重處罰”的規定,受到社會群眾廣泛點贊。
江蘇省常州市公安局天寧分局政委沈霞說,近年來全國多地出現侮辱謾罵、圍攻阻撓甚至暴力抗法、惡意襲警等行為,呈現出公開性、盲從性和殘忍性的特點,并從個人突發性抗法向有組織群體性抗法發展。不僅危及警察生命安全,而且嚴重損害了警察的執法權威和法律尊嚴,降低了人民群眾的公共安全感。
據統計,天寧公安分局2014年以來發生阻礙執行職務案件34起,其中5起轉立為刑事案件;妨害公務罪案件14起。除此之外,隨意辱罵民警、摔砸警方物品的行為不計其數。去年年底,天寧公安分局一名派出所民警處理一起迪廳打架警情時,被6名犯罪嫌疑人群毆,頭部被砸破,耳朵被咬掉一塊。后來5人被判處有期徒期6個月,1人被判處有期徒刑7個月。
按照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印發的定罪量刑標準,盜竊(沒有前科)1萬元以上的起刑點就是6個月,“可見對日益猖獗的襲警行為,目前量刑明顯過輕。違法成本低,助長了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沈霞說。
“刑法作為我國處罰最為嚴厲的一部法律,除了懲罰犯罪,還具有強大的震懾作用”,沈霞認為,刑九在妨害公務罪中將襲警行為明確列舉出來,可以更好地起到震懾和預防犯罪的作用,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2015年修正)
2015-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
2007-08-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適用固體廢物跨省轉移行政許可辦理時限的答復
2007-05-21城市街道辦事處組織條例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成立香港各界慶祝香港回歸祖國活動委員會的決定
1996-03-2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7-02-23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
2005-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入《乏燃料管理安全和放射性廢物管理安全聯合公約》的決定
2006-04-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防止傾倒廢物及其他物質污染海洋的公約>1996年議定書》的決定
2006-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1-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2001-04-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匈牙利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5-10-0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設立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預備工作委員會的決定
1993-07-02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關于對礦山企業審批和發證程序問題的答復
1993-05-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級以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直接選舉的若干規定
1983-03-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長江南通港、張家港對外國籍船舶開放的決定
1982-11-19公安派出所組織條例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
1992-02-25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
1997-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
199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
1997-02-23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2013修訂)
2013-12-07證券交易所風險基金管理暫行辦法(2016修訂)
2016-02-06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管理規定(2018修正)
2018-09-18快遞暫行條例
2018-03-27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2014年修正)
2014-02-19博物館條例
2015-02-09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
2014-11-24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4-07-29個體工商戶條例(2014修正)
2014-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