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條 納稅人有欠稅情形而以其財產設定抵押、質押的,應當向抵押權人、質權人說明其欠稅情況。抵押權人、質權人可以請求稅務機關提供有關的欠稅情況。
【釋義】 本條是對欠稅人以其財產設定抵押、質押時應當說明欠稅情況及抵押權人、質權人可以請求稅務機關提供有關欠稅情況的規定。
現實生活中,隨著各種經濟行為的不斷增加,各種融資業務也不斷發展,許多納稅人財產大量地設置了抵押、質押,其中有些還是在欠繳稅款的情況下用其資產進行抵押或質押的,這些納稅人既有以融資為目的,也有以偷逃稅為目的。既然法律確立了國家稅收優先的原則,那么抵押權人、質權人的權益又如何保護呢?抵押權人、質權人因不了解納稅人存在欠稅情況而增加的風險怎樣化解呢?為了保護稅源,維護交易安全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應當要求欠稅的納稅人在進行抵押或質押時向對方說明自己的欠稅情況。本條的規定正是為解決這一問題而給欠稅人設定了一項法律義務,即納稅人有欠稅情形而以其財產進行抵押、質押的,應當向抵押權人、質權人說明其欠稅情況。這就是說,一旦納稅人存在著欠稅情形而又要以其財產設定抵押、質押,納稅人必須主動向抵押權人、質權人說明其欠稅情況。
從抵押權人、質權人角度講,作為抵押權人、質權人應當事先了解納稅人的資信情況,考慮風險問題以后,再作是否設置擔保的決定,這是對抵押權人、質權人本身最基本的要求。抵押權人、質權人不能強調不了解納稅人欠稅情況的客觀理由,來規避甚至不承擔風險。至于如何了解納稅人的信用情況,則既可以采取自身調查的辦法,也可以要求納稅人提供有關情況,還可以請求稅務機關提供有關納稅人的欠稅情況。因此與納稅人應當說明其欠稅情況的義務相對應,作為抵押權人、質權人的一項法定權利,抵押權人、質權人可以請求稅務機關提供有關納稅人的欠稅情況。而稅務機關作為政府的職能部門,為維護交易安全,保護抵押權人、質權人的合法權益,規范經濟秩序、稅收秩序,創造公平有序的社會經濟環境,則一方面有義務通過一定的方式對納稅人欠繳稅款的情況定期予以公告,另一方面也可以應抵押權人、質權人的請求提供納稅人有關欠稅的情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2019修正)
2019-04-23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05年實施)
2004-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試行)[失效]
1987-11-24任免駐外大使名單(2010-4-14)
2010-04-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國人民解放軍保衛部門對軍隊內部發生的刑事案件行使公安機關的偵查、拘留、預審和執行逮捕的職權的決定
1993-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納米比亞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7-04-27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
1988-09-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在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識的決議
1985-11-2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上海合作組織憲章》的決定
2002-08-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國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的決定
2004-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授權香港特別行政區對深圳灣口岸港方口岸區實施管轄的決定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999-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
1997-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國和俄羅斯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1-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決定(1995)
1995-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結束工作的建議的決定
1997-07-03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
1993-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根廷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1-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2-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6修訂)
2016-02-06醫療機構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
2019-04-26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2017-08-02國務院關于修改《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的決定
2018-01-16工程咨詢行業管理辦法
2017-11-06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2014-08-07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
2014-11-24事業單位財務規則(2012修訂)
2012-02-07國務院關于表彰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的決定
2012-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