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條 本法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水、領海、毗連區、專屬經濟區、大陸架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海域內從事航行、勘探、開發、生產、旅游、科學研究及其他活動,或者在沿海陸域內從事影響海洋環境活動的任何單位和個人,都必須遵守本法。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海域以外,造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海域污染的,也適用本法。
【釋義】 本條是關于本法效力范圍的規定。
一、法的效力范圍包括對人和事的效力、地域效力和時間效力。關于時間效力,經過修訂后的海洋環境保護法自2000年4月1日起施行。在地域效力上,本法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水、領海、毗連區、專屬經濟區、大陸架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
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內水”已經在本法第九十五條作出了專門的含義解釋,是法定的狹義的定義。根據本法規定,內水是指我國領海基線向內陸一側的所有海域,是構成國家領水的組成部分,即包括一國的海灣、海峽、海港、河口灣,測算領海的基線與海岸之間的海域,被陸地所包圍或通過狹窄水道連接海洋的海域。我國海岸線有18000公里,海域遼闊,有許多島嶼、海峽、岬角、河口和港口被包括在領海基線的范圍內,如我國的渤海、膠州灣、吳淞口、珠江口和瓊州海峽等等均屬于我國的內水,適用于本法。領海是指領海基線以外、領海外部界線以內的一定寬度的海域,是受國家主權支配和管轄下的一定寬度的海域。對于領海寬度的確定權,《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只規定領海寬度從領海基線量起不得超過12海里,并規定領海寬度的確定權應當由締約國決定。根據199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規定,我國領海寬度為12海里。領海是國家領土的組成部分,國家在領海內享有的權利,除外國船舶享有無害通過權外,與內水相同。我國《領海及毗連區法》明確規定,我國對領海的主權及于領海上空、領海的海床及底土。外國非軍用船舶在我國領海享有無害通過權,但是必須遵守我國的法律、法規,外國核動力船舶和載運核物質、有毒物質或者其他危險物質的船舶通過我國領海,必須持有有關證書,并采取特別預防措施。外國潛水艇通過我國領海,必須在海面航行,并展示旗幟。外國軍用船舶進入我國海域,須經我國政府批準。
根據我國《領海及毗連區法》規定,我國毗連區是從領海以外并鄰接領海,寬度為12海里的一帶海域。我國有權在該海域內防止和懲治在我國陸地領土、內水或者領海內違反有關安全、海關、財政、衛生或者出入境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行使管轄權。
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沿海國對其專屬經濟區的海洋環境保護和保全享有專屬管轄權。我國《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法》規定,我國的專屬經濟區為我國領海以外并鄰接領海的區域,從測算領海基線量起延至200海里。我國的大陸架為我國領海以外依據我國陸地領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擴展至大陸邊緣的海底區域的海床和底土;如果從測算領海寬度的基線起至大陸外緣的距離不足200海里,則擴展至200海里。因此,我國在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享有主權性權利,有權保護和保全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海洋環境及其資源。
二、在對人、對事效力上,本條規定本法適用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海域內從事航行、勘探、開發、生產、旅游、科學研究及其他活動,或者在沿海陸域內從事影響海洋環境活動的任何單位和個人。也就是說,所有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海域的任何活動,都必須遵守我國海洋環境保護法的規定,同時在我國沿海陸域內的我國公民和單位以及外國公民和外國單位從事影響海洋環境活動的,也適用本法。
三、按照本條第三款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海域以外,造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海域污染的,也適用本法。本法具有一定的域外效力,這是因為海洋是一個整體,排入某一海域的污染物會隨著海洋運動擴散影響到另一個海域。在我國海域管轄范圍以外排放污染物質,也就很有可能對我國海洋環境造成污染損害,侵犯我國的主權、主權性權利、專屬管轄權等。為了維護我國的海洋權益和有關主權,對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海域以外,造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海域污染的行為進行管轄既符合我國環境保護利益的要求,而且這種規定也是符合國際慣例和國際公約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主席令第六號)
2008-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
2007-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
2002-06-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上海合作組織特權與豁免公約》的決定
2005-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的決定
2005-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支管理法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克蘭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8-12-10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2002)
2002-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
1984-09-20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已被修正)
1992-04-03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1996)
1996-05-15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2003-08-27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2016修訂)
2016-02-06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
2019-04-26浙江省行政規范性文件異議審查處理辦法
2014-12-10國務院關于同意福州市科技園區更名為福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批復
2014-03-05國家宗教事務局行政處罰實施辦法
2013-12-31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全國社會救助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印發“寬帶中國”戰略及實施方案的通知
2013-08-01國務院關于修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關于表揚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地區的通報
2012-09-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2012—2020年)的通知
2012-05-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網站管理工作的通知
2011-04-21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2011-03-19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江蘇省宜興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1-01-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政府機關使用正版軟件工作的通知
2010-10-18國務院關于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2010-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