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條 對違反本法規定,造成海洋環境污染事故的單位,由依照本法規定行使海洋環境監督管理權的部門根據所造成的危害和損失處以罰款;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屬于國家工作人員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前款規定的罰款數額按照直接損失的百分之三十計算,但最高不得超過三十萬元。
對造成重大海洋環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嚴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釋義】 本條是關于單位違反規定造成海洋環境污染事故應當承擔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的規定。
本條是這次修改海洋環境保護法新增加的條款。
一、關于對單位違法和犯罪的處罰問題,是近年來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在法律中作出的新規定。這樣規定是為了在新形勢下更有效地打擊違法犯罪,更好地維護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保證改革開放的順利進行。由于單位違法的犯罪行為可能具有更大的社會危害性,其后果一般比較嚴重,因此必須在法律中規定較為嚴格的處罰。按照本條規定,應當承擔行政責任或刑事責任的前提條件是單位實施了違反本法規定的行為,造成了海洋環境污染事故。本條中的“單位”,既包括公司和企業、事業單位,也包括機關、團體。本條中的“海洋環境污染事故”,是指由于違反有關海洋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進行社會、經濟活動,導致海洋環境遭到污染和破壞、人體健康受到危害、社會經濟與人民財產受到損失等嚴重后果的突發性事件。海洋環境污染事故與水污染事故、大氣污染事故、固體廢物污染環境事故、噪聲污染事故、農藥與化學品污染事故、放射性污染事故一樣,屬于環境污染事故的一種類型。其他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中都不同程度地對單位進行違法或犯罪活動而造成環境污染事故的行為及處罰作了規定。
二、在我國,法律規定對單位違法或犯罪的處罰一般采取雙罰制的原則。所謂“雙罰制”,就是指單位違法的,對單位處以罰款,同時對單位中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同時對單位中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本條也是按照這一原則進行規定的。
第一,行政責任。對單位處以行政處罰的條件是違反本法規定,造成海洋環境污染事故,但情節輕微,造成的損失不大,依照《刑法》的規定尚不構成犯罪的。按照本條第一款的規定,單位違反本法規定,造成海洋環境污染事故的,應當承擔的行政責任有:1?處以罰款。罰款的決定由依照本法規定行使海洋環境監督管理權的部門作出。罰款的數額根據本條第二款的規定,按照直接損失的百分比來計算,即罰款額為直接損失的百分之三十。但這一款同時也規定了罰款的最高限制,即最高不得超過三十萬元。也就是說,處以多少罰款主要是根據海洋環境污染事故所造成的危害和損失的大小決定,但最高不得超過三十萬元。2?對有關人員給予行政處分。按照本款規定,可以給予其行政處分的人員必須屬于國家工作人員。所謂國家工作人員,在我國法律上的解釋是指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同時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從事公務的人員,以及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也以國家工作人員論。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分的國家工作人員包括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對這些國家工作人員應當根據其違法行為的輕重,按照《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的規定,給予其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或開除的處分。
第二,刑事責任。對單位給予刑事處罰的條件是違反本法規定,造成海洋環境污染事故,且情節嚴重,致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嚴重后果,依照《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按照本款和《刑法》的有關規定,承擔本款規定的刑事責任必須符合以下幾個條件:1.犯罪的主體是單位或者該單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2.在客觀上實施了違反本法規定的行為,造成重大海洋環境污染事故;3.必須是產生致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的嚴重后果;4.在主觀上必須是出于故意,屬于過失的不構成犯罪。按照本條第三款的規定,單位違反本法規定,造成海洋環境污染事故,追究其刑事責任的方式有兩種:1.依照《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第三百三十九條、第三百四十六條的規定,對單位判處罰金,2.依照《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第三百三十九條、第三百四十六條的規定,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2011修訂)
2011-10-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菲律賓共和國領事協定》的決定
2010-02-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2002-03-15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200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及2004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
2004-03-1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5)
2005-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西聯邦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6-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獄法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6-09-1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加入《關于向國外送達民事或商事司法文書和司法外文書公約》的決定
1991-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1989-04-04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議
1982-12-10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
1997-1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結束工作的建議的決定
1997-07-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92-07-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1999)
1999-12-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會議組成的補充規定
2002-06-29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2003-03-10中華人民共和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2015年修訂)
2015-06-12保險銷售從業人員監管辦法
2013-01-06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8-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上海市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全國政務公開領導小組關于開展依托電子政務平臺加強縣級政府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試點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1-09-13關于印發《2011年流通環節食品安全整頓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1-03-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建立和規范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藥物采購機制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11-19關于調整2010年化肥出口關稅的通知
2010-11-29自然災害救助條例
201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