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計劃
第三章 選線選址
第四章 設計
第五章 施工和生產準備
第六章 竣工驗收
第七章 附則
部屬各單位:
為了控制和改善鐵路運輸、生產、基建對環境的污染,做好鐵路環境保護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和國家的有關規定,結合鐵路的實際情況,制定了《鐵路環境保護工作條例》和《鐵路基本建設、技措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試行)》,現發給你們,請結合單位的實際情況組織實施。在實施過程中有何問題和意見,望及時報部。
附件:鐵路環境保護工作條例(略)
一九八三年十一月八日
鐵路基本建設、技措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試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防治鐵路新建、擴建、改建和采取技術措施增加生產能力的挖潛、革新、改造項目(以下簡稱基建、技措項目)對環境產生的破壞和污染,保護人民身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和(81)國環字12號文《基本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鐵道部頒發的《鐵路環境保護工作條例》的精神,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基建、技措項目在計劃、選線選址、設計、施工和生產準備、竣工驗收等各個程序中必須充分注意保護好環境,防止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
第三條 承擔建設項目的設計單位在選擇大中型基建項目的建設地點或在原有地點改建、擴建時,必須按照全面規劃、合理布局的要求,在編制線路方案研究報告、樞紐總圖報告及工廠選址報告時,應根據擬建地點的氣象、水文、地理、土壤、衛生、生物、人口及老污染源等自然和社會條件,在對該地及其周圍地區進行綜合調查、分析的基礎上,編報基本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初評報告,按有關規定送國家或地方環境保護部門審查,如認為選線選址不合理或影響環境嚴重時再編報環境影響報告書。
環境影響初評報告和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內容,應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結合建設項目的特點編寫,線路工程側重于對生態系統造成的破壞,對沿線的地質、水文、自然資源、自然保護區等可能產生的影響。鐵路樞紐、工廠等工程側重于對周圍環境產生的污染。
其他基建、技措項目的環境影響初評報告和環境影響報告書,按省、市、自治區的有關規定編報。
第四條 基建、技措項目凡有污染物排放的必須嚴格執行防治污染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的規定。排放的污染物要符合國家的省、市、自治區制定的排放標準。
第五條 從國外引進的項目,要同時引進國內沒有的、尚未過關的污染防治設施,使防治污染技術達到當代先進水平。
第二章 計劃
第六條 各單位在編制基建、技措項目的各階段計劃時,要統籌安排,必須把防治污染設施與主體工程一并納入計劃。
第七條 各單位在編制基建、技措項目的計劃任務書中,必須有防治污染、保護環境的內容。
第八條 計劃任務書的審批:
1.由鐵道部審批的基建、技措項目計劃任務書,部內主辦業務局在辦理審批時,應有
部內主管環境保護部門簽署意見。
2.由部屬單位審批的基建、技措項目計劃任務書,主辦部門辦理審批時,應有本單位
環境保護部門簽署意見。
3.基建、技措項目的計劃任務書,沒有防治污染、保護環境內容和環境保護部門簽署
意見的,主管審批部門一律不予批準。
第九條 基建、技措項目的計劃任務書經批準后如對環境的污染、破壞有所變化時,仍應履行第八條規定的審批程序。
第三章 選線選址
第十條 新建線路工程選線時,應盡量避免對自然環境和生態平衡的破壞,注意有利于
自然環境和生態平衡的保護和恢復。
第十一條 基建、技措項目所選的廠、段等地址要滿足下列要求:
1.有利于廢氣、粉塵、惡臭等污染物的凈化、擴散;
2.有利于廢水等污染物的處理、排放;
3.有利于固體廢棄物的儲存、利用;
4.與居民稠密區、水源保護區、風景游覽區、溫泉療養區、自然保護區和國家重點保護的名勝古跡等有適當的防護距離,并不得在上述地區的全年主導風向的最大頻率上風側修建,確保其不受污染。
第十二條 國家重點環境保護城市和目前環境污染已經嚴重的地區,一般不得新建、擴建對環境增加污染的單位。
第四章 設計
第十三條 設計工作是執行“三同時”規定的首要關鍵環節,必須把保證自然環境、防油工業污染納入設計內容。
第十四條 設計單位在編制基建、技措項目的初步設計時,其總說明中必須有環境保護篇章(節),應闡明:環境保護設計依據:保護自然環境、防止生態破壞的措施;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處理工藝和達到的排放指標:防治污染設施的種類、構造和操作規范;綠化設計的概況。
根據國家要求、環保概算應當單獨編制,目前如有實際困難,可暫由各有關專業根據單價指標估列,匯總列入總說明書中。
各有關專業的防治污染的工藝設計按現行的《鐵路基本建設工程設計文件編制規定》辦理,并應根據實際需要規定環境保護機構和定員。
第十五條 設計中采取的防治污染措施,要考慮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應遵循以下主要原則:
1.采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提高資源、能源的利用率,把污染物消除在生產過程中;
2.采用能夠使資源最大限度地轉化為產品、污染物排放最少的新工藝;
3.采用無污染、少污染低噪聲、節約資源能源的新設備;
4.采用技術先進、效率高、經濟合理的凈化處理設施;
5.充分回收利用廠、段的余熱和可燃性氣體,積極推廣聯片供熱、集中采暖;
6.采用清污分流,閉路循環、一水多用、污水回用等技術措施,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
7.對廢棄物中有用物質要分離回收、深度加工、綜合利用或交付其他單位使用,使其轉化為新產品;
8.對污染、擾民嚴重的電鍍、熱處理、鑄造、鍛壓等車間、工點要打破行業、地區界限,合并設置,并切實搞好集中后的污染物凈化處理和噪聲治理。
第十六條 在確定防治污染設施的設計方案時,應有本單位環境保護部門或環保人員參加。編制的設計文件,應有本單位環境保護部門或負責環保工作的人員簽署意見,并由總工程師負總責。
第十七條 部及部屬單位的主辦部門在審批基建、技措項目的設計文件時,必須有同級環境保護部門參加,并充分聽取其意見。
第十八條 基建、技措項目的設計文件,沒有環境保護篇章(節)和有關專業的防治污染設計時,主管部門一律不予審批,并退回原設計單位,限期補報。
第十九條 基建、技措項目的設計文件經批準后,如在防治污染的工藝流程,處理設施的種類、構造、能力等方面需要修改時,應重新征求原批準單位環境保護部門的意見。
第五章 施工和生產準備
第二十條 施工單位在安排計劃時,應將防治污染設施納入施工計劃,確保與主體工程同時交工。在施工過程中不得將防治污染設施的資金;材料、設備挪作它用。
第二十一條 凡對現境產生污染的主體工程而無防治污染設計的,施工單位有權拒絕施工。
第二十二條 在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要設法防止對建設地點周圍環境產生不應有的破壞和不良影響,要把對植被的破壞減少到最小。在臨近城鎮居民區、風景游覽區,溫泉療養區等地施工時,對所產生的粉塵、噪聲、震動、惡臭等應進行妥善處理,達到國家和省、市、自治區規定的有關標準。
第二十三條 施工單位和工程竣工時,應負責修整在建設過程中受到破壞的周圍環境。對受到破壞的植被要進行修復補救。綠化環境,以防水土流失。
第二十四條 建設單位應根據設計文件的規定或實際需要,在建設過程中籌建本單位環境保護機構或配備人員,掌握防治污染設施的使用技術,制定有關環境保護管理制度,使防治污染設施投產后能正常運轉,達到設計要求。
第六章 竣工驗收
第二十五條 基建、技措項目驗收時,必須有有關環境保護部門參加,由其簽署意見。
第二十六條 工程項目的主管部門,在對該項目進行竣工驗收時,必須對防治污染設施
的構筑物、設備逐項驗收,凡有條件運轉的,應對其效果進行檢查、測定、達不到設計要求時,不予驗收,不予投產。
第七章 附則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所稱污染物,是指對人身健康、自然環境有害或產生不良影響的廢氣、廢水、粉塵、煤灰、廢渣、熱污染、放射性物質、震動、惡臭、電磁波輻射等。
本辦法所稱基建、技措項目,系指對環境產生破壞、污染、影響的基建、技措項目。
第二十八條 對違反本辦法各項規定的單位,其主管部門應給予批評教育,經批評教育而不改正的要進行處理。
第二十九條 本辦法如與國家新的法令、規定相抵觸時,按國家的法令,規定辦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014年修正)
2002-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政府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2008-08-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性公約》的決定
2006-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召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的決定
2003-12-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入《乏燃料管理安全和放射性廢物管理安全聯合公約》的決定
2006-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 《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的決定
2000-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章瀆職罪主體適用問題的解釋
2002-1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懲治偷稅、抗稅犯罪的補充規定
1992-09-04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1985-04-10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已修定]
1980-09-10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免辦法
1990-03-29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
1999-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法
2006-04-29生豬屠宰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氣象災害防御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食鹽專營辦法》修訂
2018-01-04殘疾人教育條例(2017修訂)
2017-02-01關于外商參與打撈中國沿海水域沉船沉物管理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貴陽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2013-03-05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的通知
2012-11-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2012—2020年)的通知
2012-05-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衛生部等部門全國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1-1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山東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關于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指導意見
2010-08-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強降雪防范應對工作的通知
2009-11-12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2009-2020年)
2009-11-04國務院關于進一步繁榮發展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的若干意見
2009-07-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明確融資性擔保業務監管職責的通知
2009-02-03國務院關于修改《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決定
2009-01-24國務院關于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新設立高新技術企業實行過渡性稅收優惠的通知
2007-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