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協議的爭議如何解決
保密協議中主要是勞動者單方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的義務。《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第5條規定:“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當事人不愿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愿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勞動爭議案中涉及商業秘密侵權問題的函》(勞社廳函〔1999〕69號)“勞動合同中如果明確約定了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內容,由于勞動者未履行,造成用人單位商業秘密被侵害而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仲裁委員會應當受理,并依據有關規定和勞動合同的約定作出裁決。”
勞動糾紛律師認為:
如果保密協議作為勞動合同的一部分,則屬于勞動爭議的范圍,需要勞動仲裁前置程序。如果企業與勞動者以自愿為前提在勞動合同外,單獨簽訂勞動合同則可以依據當事人的約定的解決方式,不必先經勞動仲裁。
我國刑法也為保護商業秘密提供了救濟途徑。《刑法》規定:有下列侵犯商業秘密行為之一,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特別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一)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
(三)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的。
明知或者應知前款所列行為,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的,以侵犯商業秘密論。本條所稱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本條所稱權利人,是指商業秘密的所有人和經商業秘密所有人許可的商業秘密使用人。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規定:“侵犯商業秘密,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給商業秘密權利人造成損失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
(二)因侵犯商業秘密違法所得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
(三)致使商業秘密權利人破產的;
(四)其他給商業秘密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情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租房漏水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嗎
2021-03-01什么叫國家賠償
2021-01-11商標前綴后綴是否構成侵權
2021-01-02在先債權能否對抗已登記的物權
2021-02-21交通事故超過多長時間視為放棄訴訟
2021-03-21做路橋工程摔傷如何索賠
2020-12-08貪污罪與挪用公款、挪用資金罪之異同
2021-02-12未約定授權期限合同不成立嗎
2020-11-14左拐車和直行車相撞怎么處罰
2021-03-24雇傭關系有責任比例嗎
2020-11-25涉及房產確權的離婚案件訴訟費用法律有沒有統一的標準
2021-01-16非法盜用他人信息怎么處理
2021-02-18勞動合同變更
2021-01-12勞動者勞動合同變更不同意的后果
2021-03-26雙方當事人在發院達成調解協議 一方不履行咋辦
2020-11-29辭退后有工資嗎
2021-01-08產品責任險的賠償問題如何處理
2021-03-15旅游意外險條款
2020-11-28租賃承包地后未兌現租金又轉租他人,農戶能要回自己的承包地嗎
2021-01-06什么樣的拆遷補償協議無效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