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購化妝品遇到問題怎樣維權?
根據新修訂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關規定,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一旦受到侵害,消費者有權依法要求廠商或銷售商進行賠償。我國法律并未限定消費者的購買形式,如果是代購產品而出現的產品質量問題,可以按以下幾種方式處理:
(1)消費者可以直接要求代購人進行賠償。
(2)消費者也可以要求外國廠家進行賠償。如果外國公司在中國有分公司或辦事處,消費者可以直接找這些機構協商;若廠商在中國無分支機構,找廠商維權則面臨著涉外訴訟的問題。
(3)如果是通過網絡平臺購物,消費者有權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要求賠償;若銷售者不再使用該平臺,而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不能提供銷售者或者服務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等的,消費者有權向網絡平臺的經營者索賠。
因此,在代購過程中,消費者可以要求代購人提供購物憑證、郵寄憑證、收銀單據及出售商家的聯系方式等等以保障貨品出現假冒、質量問題,可以自行或委托律師進行維權。
相關法律條文: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四十條,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銷售者賠償后,屬于生產者的責任或者屬于向銷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銷售者的責任的,銷售者有權向生產者或者其他銷售者追償。
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屬于生產者責任的,銷售者賠償后,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于銷售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后,有權向銷售者追償。
第三十九條,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消費者也可以要求外國廠家進行賠償。如果外國公司在中國有分公司或辦事處,消費者可以直接找這些機構協商;若廠商在中國無分支機構,找廠商維權則面臨著涉外訴訟的問題。(3)如果是通過網絡平臺購物,消費者有權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要求賠償;若銷售者不再使用該平臺,而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不能提供銷售者或者服務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等的,消費者有權向網絡平臺的經營者索賠等三種方式進行維權。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海難救助標的要求
2021-02-11拆遷的房子法院可以強制拍賣嗎
2021-02-08小區電梯廣告牌收益應該歸誰所有
2020-12-05無產權證房產轉讓可否公證
2021-03-04銀行的勞務派遣合同和正式員工待遇有什么區別
2020-11-27試用期離職扣除成本培訓費違法嗎
2020-11-14保險合同為什么會終止
2020-12-01保險合同常識
2021-02-06對方全責異地保險理賠需要哪些資料
2021-01-16已經獲得侵權人賠償后,被保險人能否再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
2021-02-22固定資產的財產保險價值可以為賬面余額嗎
2021-01-28交通事故法院判決后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20違反建設工程的承包合同要承擔哪些責任
2021-02-24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流轉是什么意思
2021-03-25拆遷補償款是否為行政賠償
2021-03-15保障具體拆遷措施有哪些
2020-12-11拆遷評估報告價格不合理怎么辦
2020-11-22城市房屋拆遷估價的相關指導
2020-11-11房屋拆遷補償方式有哪些
2021-01-04房屋拆遷給予貨幣補償的標準是什么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