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市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工會規定
(2002年6月20日貴陽市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九次會議通過 2002年7月30日貴州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批準 根據2013年3月30日貴州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批準的《貴陽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規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第一條 為了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維護非公有制經濟組織職工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及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職工依法建立工會,開展工會活動,適用本規定。
第三條 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工會,是中國工會的基層組織,是非公有制經濟組織職工自愿結合建立的群眾組織,代表職工的利益,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非公有制經濟組織職工,有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的權利。
上級工會組織領導下級工會組織,上級工會可以派員幫助和指導非公有制經濟組織職工組建工會,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阻撓。
第四條 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有工會會員25人以上的,應當建立基層工會委員會;不足25人的,可以單獨建立基層工會委員會,也可以由兩個以上非公 有制經濟組織的會員聯合建立基層工會委員會,也可以選舉1名組織員,組織會員開展活動。女會員10人以上的,可以建立工會女職工委員會,在同級工會領導下 開展工作;10人以下的,可以在工會委員會設女職工委員。
非公有制經濟組織職工較多的鄉、鎮,可以建立基層工會的聯合會。
第五條 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基層工會委員會,具備民法通則規定的法人條件的,經區、縣(市)總工會審查,報市總工會批準,依法取得社會團體法人資格,其主席或者主持工作的副主席為法定代表人。
第六條 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工會主席、副主席、委員及組織員依照《中國工會章程》民主選舉產生,選舉結果必須報上一級工會批準。
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工會委員會一般每屆任期3年。
第七條 職工200人以上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工會,可以設專職工會主席或者副主席。
工會專職主席或者副主席自任職之日起,其勞動合同期限自動延長,延長期限相當于其任職期間;非專職主席、副主席、委員或者組織員自任職之日起,其尚未履行的勞動合同期限短于任期的,勞動合同期限自動延長至任期期滿。任職期間個人嚴重過失的除外。
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確需變動非專職工會主席、副主席勞動崗位的;應當征得本級工會委員會和上一級工會的同意。
第八條 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應當按照不低于本單位中層管理人員的標準,支付專職工會主席、副主席的工資;非專職工會主席、副主席、委員或者組織員應當給予適當補貼。
第九條 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工會的經費來源:
(一)會員交納的會費;
(二)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按照每月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2%向工會撥繳的經費,撥繳經費在稅前列支;
(三)其他收入。
第十條 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工會應當建立經費審查委員會或者設立經費審查委員,監督工會經費的使用,確保經費用于工會活動和為職工服務。
第十一條 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應當支持工會依法開展工作:
(一)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
(二)討論、決定有關工資、福利、勞動安全衛生、社會保險等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問題,必須聽取工會意見;
(三)提前解除職工勞動合同、處分職工,應當事先征求工會意見;
(四)非專職工會主席、副主席、委員或者組織員占用生產或者工作時間從事工會工作,每月不超過3日,其工資和各項待遇不受影響,特殊情況須經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同意。
第十二條 工會應當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依法行使經營管理權,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一)教育職工保守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技術秘密和商業秘密;
(二)教育職工遵守勞動紀律和規章制度,愛護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財產;
(三)要求職工履行勞動合同,完成生產和工作任務;
(四)鼓勵職工為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加強管理建言獻策;
(五)協助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技術創新、勞動競賽等活動,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
(六)幫助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搞好勞動安全衛生工作,建立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制度,保障職工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七)協調非公有制經濟組織與職工的勞動關系;
(八)開展工會活動需要占用勞動時間的,應當事先征得非公有制經濟組織負責人的同意。
第十三條 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工會應當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一)代表職工與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就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有關問題,建立平等協商和調解制度;
(二)代表職工與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就勞動報酬、勞動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等內容簽訂集體合同,指導和幫助職工個人簽訂勞動合同,監督合同的履行;
(三)聽取和反映職工的意見和要求,督促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改善職工生產、生活條件;
(四)討論、決定涉及女職工特殊利益的問題時,必須聽取工會女職工委員會或者女職工委員的意見;
(五)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提前解除職工勞動合同,處分職工不適當的,應當提出意見;
(六)參與對職工因工傷亡事故的調查處理;
(七)督促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障費;
(八)會同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創造條件,組織職工開展健康有益的文化、體育等活動;
(九)制止強迫職工繳納抵押金、扣留職工的證件、克扣職工工資或者對職工搜身、侮辱、拘禁、毆打等侵犯職工合法權益的行為。
第十四條 違反本規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及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
第十五條 本規定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2015年修正)
2015-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
1995-10-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十一屆〕第十一號
2009-08-27政務院及其所屬各機關組織通則[失效]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決定(1988)
1988-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務院增發長期建設國債和今年財政預算調整方案的決議
2000-08-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2004-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的決定(2006)
2006-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正確理解和執行《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一條第二款的答復
1992-01-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植樹節的決議
1979-02-2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死刑案件核準問題的決定
1981-06-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國務院關于勞動教養問題的決定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9第二次修訂)
1999-08-30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2001修訂)
2001-03-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三百四十二條、第四百一十條的解釋
2001-08-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退耕還林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扶貧項目資金績效管理辦法
2018-05-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5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4-12-1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意見
2014-01-22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
2014-01-17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2011修訂)
2011-10-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3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2-12-08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的通知
2012-11-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2-03-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深化“安全生產年”活動的通知
2011-03-02關于調整2010年化肥出口關稅的通知
2010-11-2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基層應急隊伍建設的意見
2009-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