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7月15日 農銀發(fā)〔1994〕153號)
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分行,各計劃單列市分行:
現將《中國農業(yè)銀行扶持糧棉大縣發(fā)展經濟
貸款管理辦法》和《中國農業(yè)銀行高產優(yōu)質高效農業(yè)示范區(qū)貸款管理辦法》發(fā)給你們,請遵照執(zhí)行。在執(zhí)行中遇到的問題,請隨時上報總行。
附:一
中國農業(yè)銀行扶持糧棉大縣發(fā)展經濟貸款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當前農業(yè)和農村經濟發(fā)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要求,中國農業(yè)銀行從1994年起,開設扶持糧棉大縣發(fā)展經濟貸款,集中支持糧棉大縣提高糧棉生產能力,增強綜合經濟實力,加快農村經濟發(fā)展。為切實管好用好此項貸款,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糧棉大縣發(fā)展經濟貸款所需規(guī)模和資金,由中國人民銀行在農業(yè)銀行貸款計劃中專項安排,農業(yè)銀行按照貸款的政策原則組織發(fā)放及管理。
第三條 此項貸款的使用,堅持“糧棉穩(wěn)定增長、調整結構、綜合開發(fā)、提高效益”的方針,以支持糧棉生產為中心,以改善農業(yè)生產條件為重點,努力增加糧棉產量,提高商品量。在促進糧棉生產穩(wěn)定增長的基礎上,積極扶持糧棉大縣發(fā)揮資源優(yōu)勢,因地制宜,大力發(fā)展養(yǎng)殖業(yè)、林果業(yè)、畜牧業(yè)和農副產品加工業(yè),增強綜合經濟實力,增加農民經濟收入,實現富縣裕民。
第四條 該項貸款按照糧棉大縣經濟發(fā)展規(guī)劃,統(tǒng)籌安排、集中使用、講求效益,充分發(fā)揮各項資金的經濟效益。
第五條 糧棉大縣發(fā)展經濟貸款,必須堅持“有借有還、到期歸還”、“誰用誰借誰還”和“借款自愿、貸款自主”等信貸原則,依法管理。確保貸款的安全周轉和效益。
第六條 各級行要依法履行職責,嚴格執(zhí)行政策,堅持自主原則,確保貸款落實到位和有效周轉。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能強迫銀行
發(fā)放貸款或阻止收回貸款。各級信貸人員要遵紀守法,不得利用職權謀取私利,對違反信貸政策、原則,以貸謀私的要按規(guī)定追究責任,嚴肅處理。
第二章 貸款范圍和用途
第七條 糧棉大縣發(fā)展經濟貸款,只限用于國家確定的商品糧大縣(含國營農業(yè)墾區(qū))和優(yōu)質棉大縣。
第八條 貸款用途是:
(一)發(fā)展糧棉生產所需的設施、設備資金及配套流動資金;
(二)糧棉大縣發(fā)展多種經營的設備、設施資金及配套流動資金;
(三)農、林、牧及水產業(yè)產品加工企業(yè)技術改造所需的設施、設備資金及配套流動資金;
(四)農、林、牧及水產業(yè)產品流通市場及其配套設施建設所需資金及配套流動資金;
(五)糧棉生產及多種經營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所需設備資金及配套流動資金。
第九條 此項貸款不得用于與農業(yè)生產建設無關的項目,不得用于搞樓堂館所,不得用于非生產性開支,不得用于彌補縣辦工業(yè)的資金缺口,不得用于無償還貸款能力的項目等。以縣為單位固定資產投資性貸款不得超過貸款總規(guī)模的40%。
第三章 貸款對象與條件
第十條 貸款對象是:從事農業(yè)生產、加工、流通服務的國有、集體農業(yè)企業(yè)、聯(lián)營企業(yè)、企業(yè)集團、合資合作經營企業(yè)、合作經濟組織等各類經濟實體。
第十一條 貸款條件是:
(一)建設和生產經營項目必須列入有關部門制定的發(fā)展規(guī)劃,有利于充分發(fā)揮資源優(yōu)勢和區(qū)域優(yōu)勢,項目確有效益,有按期償還貸款本息的能力。項目要經有關部門進行可行性論證,所需的能源、設備、物資、技術、交通、管理等基本條件落實;
(二)農、林及水產業(yè)產品加工、畜禽加工、飼料加工項目必須堅持生產技術先進,產品質量可靠,原料確有來源,產品適應市場需要;
(三)各類農副產品批發(fā)市場的建設必須以農副產品生產為依托,堅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搞活流通,講求實效;
(四)
借款單位必須是具有
法人資格、實行獨立核算、權責落實、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擔風險的經濟實體;
(五)借款方必須自愿
申請貸款,并具有20%--30%的自籌資金(不含勞務折款);
(六)有經銀行認可的經濟擔保或
抵押物,有條件的要參加社會保險或建立風險
補償制度;
(七)只能在農業(yè)銀行一家開戶,并接受開戶行的信貸、結算及財務監(jiān)督、檢查,按期報送經營計劃和財務會計報表。
第四章 貸款方式、期限和利率
第十二條 糧棉大縣發(fā)展經濟建設貸款,一般應實行抵押
擔保貸款和保證擔保貸款方式。
第十三條 貸款期限由中國農業(yè)銀行根據貸款用途的生產經營周期和借款者的綜合還款能力合理確定。一般1--3年,最長不超過5年。
第十四條 貸款執(zhí)行國家規(guī)定的農業(yè)開發(fā)性
貸款利率。由經辦行按規(guī)定結息期向借款者計收全額利息。
第五章 貸款的分配與管理
第十五條 貸款分配。糧棉大縣發(fā)展經濟貸款,由中國農業(yè)銀行總行根據國家確定的糧棉大縣的經濟發(fā)展總體規(guī)劃、貢獻大小和各行貸款管理情況,分配貸款。在征得國家計委、農林等主管部門意見的基礎上,下達
項目貸款分配計劃。各省(區(qū))市分行以糧棉大縣(市)為單位,在經省計委及農林等主管部門審查推薦的項目中,擇優(yōu)選擇貸款項目,貸款不搞平均分配。分行按項目將信貸計劃、資金下達到有關縣(市、區(qū))支行,各級行按規(guī)定審批權限,履行審批
手續(xù)。
第十六條 貸款管理。
(一)嚴格貸款項目的申報和審批。借款單位依據項目規(guī)劃,編制貸款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屬
流動資金貸款只編實施方案),向開戶行提出
借款申請,由開戶行按照《中國農業(yè)銀行
農業(yè)貸款項目管理規(guī)程》要求,辦理貸款項目的考察評估、申報和審批手續(xù)。
(二)堅持擇優(yōu)發(fā)放貸款,確保效益。貸款項目經有權行審批下達后,經辦行要進一步做好貸時審查工作,如發(fā)現項目不合理或市場發(fā)生變化或配套條件未落實影響貸款安全時,要及時調整計劃和項目。對符合貸款條件的,適時發(fā)放貸款。經辦行要經常對項目實施、貸款使用、經濟效益、收本收息等情況進行檢查監(jiān)督。對擠占挪用和不按期償還貸款的,要按規(guī)定實行信貸制裁,確保貸款有效運轉。
(三)加強貸款效益的考核。中國農業(yè)銀行經辦行要對實施項目每年進行一次考核,項目終結后要進行一次總體評價。考核標準:貸款是否按規(guī)定用途使用;
自有和自籌資金是否到位;貸款進度是否與項目實施相適應;貸款是否按期收回等。省、區(qū)、市分行每年要對每個縣的貸款發(fā)放、回收和管理工作進行考核,考核標準:貸款是否按計劃實施;糧棉生產是否穩(wěn)定增長;財政收入、農民收入是否增長;貸款是否按期收回本息等。各項考核指標完成好壞,要與下年度貸款分配掛鉤。分行每年都要向總行提交工作報告,內容包括:項目進度和效益,貸款質量及回收,信貸管理工作情況。總行以此作為分配計劃的依據之一。
(四)貸款嚴格按項目管理。各有關分行要認真編報貸款項目計劃,于年底前上報總行,總行以此作為安排項目貸款計劃的主要依據,參照主管部門提供的總體規(guī)劃和產業(yè)發(fā)展重點,做好項目貸款計劃管理和項目貸款計劃執(zhí)行情況檢查工作。各級行要認真建立項目庫,對項目貸款實行規(guī)范化管理。
第六章 附則
第十七條 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分行及計劃單列市分行可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實施細則,并報總行備案。
第十八條 本辦法自頒布之日起實行,解釋、修訂權屬中國農業(yè)銀行總行。
附:國家扶持的商品糧棉大縣和墾區(qū)名單
附件:
國家扶持的商品糧棉大縣和墾區(qū)名單
───┬──┬──────────────────┬──┬───────
省(區(qū)│數 │ 糧食大縣縣名 │縣數│ 棉花大縣縣名
、市)│ │ │ │
───┼──┼──────────────────┼──┼───────
全國 │523 │ │150 │
合計 │ │ │ │
───┼──┼──────────────────┼──┼───────
北京市│6 │順義 通縣 延慶 大興 昌平 房山區(qū) │ │
│ │ │ │
天津市│4 │武清 寶坻 薊縣 寧河 │ │
│ │ │ │
河北省│34 │樂亭 永年 寧晉 趙縣 藁城 │8 │大名 南宮 辛集
│ │定州 正定 昌黎 平泉 荻鹿 │ │吳橋 魏縣 肥鄉(xiāng)
│ │無極 欒城 新樂 豐潤 玉田 │ │威縣 丘縣
│ │盧龍 臨漳 撫寧 遵化 三河 │ │
│ │沙河
邢臺 元氏 涿州 宣化 │ │
│ │徐水 灤縣 晉州 清苑 涿鹿 │ │
│ │泊頭 深縣 固定 文安 │ │
│ │ │ │
山西省│5 │應縣
忻州 原平 榆次 洪洞 │2 │臨漪 永濟
│ │ │ │
內蒙古│17 │五原 莫力達瓦旗
通遼 開魯 │ │
自治區(qū)│ │科爾沁左翼中旗 牙克石 阿榮旗 │ │
│ │科爾沁左翼后旗 額古右旗 杭錦后旗 │ │
│ │扎魯特旗 扎赍特旗 扎蘭屯 奈曼旗 │ │
│ │
赤峰市郊區(qū) 烏拉特前旗 臨河 │ │
│ │ │ │
遼寧省│30 │昌圖 法庫 大石橋 大洼
鐵嶺 │ │
│ │開原 海城 建平 燈塔 盤山 │ │
│ │東港 彰武 臺安 義縣 西豐 │ │
│ │
阜新 興城 新民 遼中 康平 │ │
│ │凌源 凌海 北鎮(zhèn) 黑山 蓋州 │ │
│ │綏中
沈陽市蘇家屯區(qū) 沈陽市東陵區(qū) │ │
│ │沈陽市于洪區(qū) 沈陽市新城子區(qū) │ │
│ │ │ │
大連市│1 │普蘭店 │ │
│ │ │ │
吉林省│29 │公主嶺 梨樹
松原市扶余區(qū) │ │
│ │雙遼 東豐 磐石 舒蘭 永吉 │ │
│ │梅河口 鎮(zhèn)赍 榆樹 農安 德惠 │ │
│ │九臺 雙陽 伊通 東遼 │ │
│ │前郭 乾安 長嶺 大安 洮南 │ │
│ │蛟河 敦化 通榆 樺甸 輝南 │ │
│ │
長春市郊區(qū) 柳河 │ │
│ │ │ │
黑龍江│36 │巴彥 海倫 訥河 阿城 遜克 │ │
省 │ │
綏化 五常 寧安 雙城 富錦 │ │
│ │嫩江 拜泉 呼蘭 賓縣 肇東 │ │
│ │克山 望奎 綏棱 集賢 依安 │ │
│ │龍江 樺南 依蘭 蘭西 甘南 │ │
│ │安達 綏濱 肇源 密山 克東 │ │
│ │同江 清岡 肇州 慶安 德都 │ │
│ │湯原 │ │
│ │ │ │
上海市│5 │松江 金山 青浦 寶山區(qū) 嘉定區(qū) │ │
│ │ │ │
江蘇省│42 │寶應 東海 漣水 沐陽 渫水 │18 │如東 射陽 大豐
│ │豐縣 金壇 泗陽 泗都 武進 │ │興化 啟東 通州
│ │睢寧 金湖 淮陰 江都 建湖 │ │灌云 銅山 邳州
│ │邗江 秦縣 句容 宜興 吳縣 │ │海門 常熟 如皋
│ │丹陽 昆山 儀征
淮安 江寧 │ │太倉 濱海 高郵
│ │六合 盱眙 新沂 吳江 阜寧 │ │張家港 東臺
│ │
無錫 江浦 溧陽 洪澤 高淳 │ │
鹽城市郊區(qū)
│ │泰興 贛榆 江陰
宿遷 丹徒 │ │
│ │靖江 沛縣 │ │
│ │ │ │
浙江省│17 │龍游 余杭 嘉善
金華 紹興 │ │
│ │蕭山 桐鄉(xiāng) 海鹽 上虞 平湖 │ │
│ │安吉 乘縣 長興 建德 │ │
│ │
嘉興市郊區(qū) 諸暨 德清 │ │
│ │ │ │
寧波市│2 │余姚 鄞縣 │ 1 │慈溪
│ │ │ │
安徽省│40 │渦陽 蕭縣 六安 肥西 霍邱 │ 8 │無為 望江 宿松
│ │廬江 壽縣 長豐 鳳陽 天長 │ │蒙城 宿州 濉溪
│ │
阜陽 太和 臨泉 阜南 懷寧 │ │泗縣 靈壁
│ │舒城 和縣 五河 全椒 肥東 │ │
│ │來安 貴池 宣州 潛山 定遠 │ │
│ │固鎮(zhèn) 桐城 嘉山 南陵 懷遠 │ │
│ │亳州 當涂 穎上 巢湖 含山 │ │
│ │樅陽 鳳臺 碭山 利辛
滁州市郊區(qū) │ │
│ │ │ │
福建省│4 │邵武 建陽 建甌 龍海 │ │
│ │ │ │
江西省│26 │豐城 南昌 余干 泰和 安福 │ 6 │彭澤 永修 九江
│ │新干 吉水 崇仁 奉新 宜豐 │ │高安 都昌
│ │寧都 弋陽 上高 臨川 貴溪 │ │新余市渝水區(qū)
│ │黎川 樟樹 吉安 新建 進賢 │ │
│ │瑞金 萬年 波陽 樂平 南城 │ │
│ │余江 │ │
│ │ │ │
山東省│28 │諸城 平原 騰州 莒南 萊陽 │ 31 │巨野 金鄉(xiāng) 臨清
│ │淄博市臨淄區(qū) 蒼山 郯城 龍口 │ │鄆城 曹縣 夏津
│ │牟平 桓臺 萊蕪 壽光 │ │高密 汶上 濟陽
│ │肥城 青州 章丘 莒縣 禹城 │ │昌邑 單縣 陽谷
│ │聊城 東阿 臨沂 樂陵 萊州 │ │梁山 冠縣 高青
│ │蓬萊 廣饒 長清 平邑 泰安市郊區(qū) │ │魚臺 濱州 鄒平
│ │ │ │菏澤 高唐 寧津
│ │ │ │莘縣 安丘 商河
│ │ │ │嘉祥 武城 成武
│ │ │ │定陶
│ │ │ │棗莊市臺兒莊區(qū)
│ │ │ │齊河 無棣
│ │ │ │
青島市│5 │平度 萊西 即墨 膠南 膠州 │ │
│ │ │ │
河南省│34 │羅山 清豐 新蔡 項城 禹州 │ 22 │扶溝 南陽 太康
│ │固始 光山 舞陽 方城 信陽 │ │內黃 杞縣 西華
│ │正陽 衛(wèi)輝 泌陽 浚縣 西平 │ │新野 鄲城 淮陽
│ │濮陽 內鄉(xiāng) 沈丘 淇縣 開封 │ │唐河 蘭考 睢縣
│ │許昌 遂平 偃師 汝南 上蔡 │ │柘城 永城 通許
│ │葉縣 夏邑 潢川 新鄉(xiāng) 原陽 │ │民權 鄢陵 尉氏
│ │郾城 平輿 鎮(zhèn)平 虞城 │ │滑縣 商丘 鹿邑
│ │ │ │鄧州
│ │ │ │
湖北省│19 │武漢市蔡甸區(qū) 武昌 監(jiān)利 黃陂 │ 19 │天門 公安 隨州
│ │大冶 南漳 谷城 宜昌 │ │枝江 江陵 鐘祥
│ │當陽 孝昌 應城 安陸 廣水 │ │新洲 漢川 松滋
│ │云夢 麻城 武穴 黃州 浠水 │ │襄陽 黃梅 棗陽
│ │蘄春 │ │京山 仙桃 石首
│ │ │ │潛江 洪湖 宜城
│ │ │ │荊門市郊區(qū)
│ │ │ │
湖南省│24 │益陽市赫山區(qū) 岳陽 洗江 寧鄉(xiāng) │ 6 │南縣 安鄉(xiāng) 澧縣
│ │湘潭 邵陽 醴陵 雙峰 攸縣 │ │漢壽 華容
│ │湘鄉(xiāng) 汨羅 長沙 桃源 望城 │ │常德市鼎城區(qū)
│ │耒陽 洞口 衡陽 湘陰 衡南 │ │
│ │祁陽 衡東 臨湘 株州 瀏陽 │ │
│ │ │ │
廣東省│16 │惠東 雷州 陸豐 潮陽 羅定 │ │
│ │三水 開平 遂溪 南海 英德 │ │
│ │海豐 南雄 臺山 陽江市江城區(qū) │ │
│ │高州 連州 │ │
│ │ │ │
廣西壯│12 │桂平 欽州 博白 玉林 貴港 │ │
族自治│ │北流 靈山 橫縣 武鳴 賓陽 │ │
區(qū) │ │邕寧 臨桂 │ │
│ │ │ │
海南省│1 │瓊海 │ │
│ │ │ │
四川省│32 │南充市郊區(qū) 榮縣 江油 彭州 │ 5 │簡陽 三臺 南部
│ │墊江 梁平 忠縣 涪陵 宜賓 │ │射洪 仁壽
│ │樂至 郫縣 廣漢 岳池 安岳 │ │
│ │廣安 雙流 邛崍 富順 崇慶 │ │
│ │資陽 資中 蓬安 新都 武勝 │ │
│ │眉山 儀隴 劍閣 蒼溪 蓬溪 │ │
│ │德陽市中區(qū) 中江 遂寧市中區(qū) │ │
│ │ │ │
│ │ │ │
重慶省│10 │長壽 巴縣 綦江 江北 江津 │ │
│ │合川 潼南 銅梁 永川 大足 │ │
│ │ │ │
貴州省│2 │松桃 遵義 │ │
│ │ │ │
云南省│1 │保山 │ │
│ │ │ │
陜西省│17 │長安 臨潼 周至 戶縣 寶雞 │ 2 │大荔 渭南
│ │岐山 扶風 南鄭 興平 禮泉 │ │
│ │武功 三原 蒲城 富平 城固 │ │
│ │乾縣 鳳翔 │ │
│ │ │ │
甘肅省│5 │張掖 武威 酒泉 高臺 臨澤 │ │
│ │ │ │
青海省│1 │ 大通 │ │
│ │ │ │
寧夏回│1 │ 永寧 │ │
族自治│ │ │ │
區(qū) │ │ │ │
│ │ │ │
新疆維│2 │奇臺 伊寧 │ 15 │莎車 巴楚 麥蓋
吾爾自│ │ │ │提 阿瓦提 伽師
治區(qū) │ │ │ │沙雅 疏勒 阿克
│ │ │ │蘇 疏附 庫車
│ │ │ │澤普 岳普湖 沙
│ │ │ │灣 烏蘇 葉城
│ │ │ │
新疆生│ │ │ 7 │農一師 農二師
產兵團│ │ │ │農三師 農五師
│ │ │ │農六師 農七師
│ │ │ │農八師
│ │ │ │
農墾 │ 15 │黑龍江寶泉嶺農場管理局 紅興隆農場 │ │
│ │管理局 建三江農場管理局 │ │
│ │
牡丹江農場管理局 北安農場管理局 │ │
│ │九三農場管理局 嫩江農場管理局 │ │
│ │內蒙海拉爾農場管理局 北京墾區(qū) │ │
│ │河北墾區(qū) 湖南墾區(qū) 遼寧墾區(qū) │ │
│ │吉林墾區(qū) 江蘇墾區(qū) 湖北墾區(qū) │ │
───┴──┴──────────────────┴──┴───────
附:二
中國農業(yè)銀行高產優(yōu)質高效農業(yè)示范區(qū)
貸款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快高產優(yōu)質高效農業(yè)發(fā)展,充分發(fā)揮地區(qū)資源和經濟優(yōu)勢,優(yōu)化農村產業(yè)、產品結構,有效地提高農業(yè)綜合效益。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當前農業(yè)和農村經濟發(fā)展的若干政府措施》的要求,中國農業(yè)銀行從1994年起,設立高產優(yōu)質高效農業(yè)示范區(qū)貸款。為切實管好用好此項貸款,發(fā)揮示范和引導作用,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高產優(yōu)質高效農業(yè)示范區(qū)貸款,要按照經濟發(fā)展規(guī)劃,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高產優(yōu)質高效為核心,支持建設一批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各具特色的農業(yè)示范區(qū),推動高產優(yōu)質高效農業(yè)的快速發(fā)展。
第三條 高產優(yōu)質高效農業(yè)示范區(qū)貸款規(guī)模和資金,由中國人民銀行在
中國農業(yè)銀行貸款計劃中專項安排,由中國農業(yè)銀行按照貸款的政策原則組織發(fā)放及管理。
第四條 高產優(yōu)質高效農業(yè)示范區(qū)貸款,堅持“有借有還,到期歸還”和“借款自愿,貸款自主”的信貸基本原則,確保信貸資金的安全、周轉和效益。
第五條 各級行要按照信貸政策和制度規(guī)定自主決策貸款,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強迫銀行發(fā)放貸款或阻撓收回貸款。銀行信貸人員要遵紀守法,不得利用職權謀取私利。對違反信貸原則、政策的,要追究責任,嚴肅處理。
第二章 貸款范圍與用途
第六條 高產優(yōu)質高效農業(yè)示范區(qū)貸款只限用于國家確定的高產優(yōu)質高效農業(yè)示范區(qū)建設,不得用于非示范區(qū)項目。
第七條 貸款用途:
(一)種植業(yè)、養(yǎng)殖業(yè)、林業(yè)、水產業(yè)等優(yōu)質產品先進生產技術基礎設施建設所需的設備資金及配套流動資金;
(二)優(yōu)質高效農林牧及水產業(yè)產品加工、貯存、保鮮運銷等所需的設施、設備資金及配套流動資金;
(三)為示范區(qū)配套的各種服務組織建設所需的設備資金及配套流動資金。
第三章 貸款對象和條件
第八條 凡在國家確定的高產優(yōu)質高效農業(yè)示范區(qū)域內,從事開發(fā)、生產、加工、運銷、服務的國有和集體所有制企業(yè)、中外合資合作企業(yè)、企業(yè)集團(公司)和經濟聯(lián)合體等經濟組織,均可申請此項貸款。
第九條 借款者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一)申請貸款項目必須列入國家高產優(yōu)質高效示范區(qū)總體規(guī)劃,符合國家政策法令,項目科技含量高,市場占用率大,出口創(chuàng)匯率高,經濟效益可靠,能保證按期償還貸款本息;
(二)借款者必須是具有法人資格的經濟實體,實行獨立核算,權責落實,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有項目建設20%--30%的自籌資金;
(三)項目實施所必需的水資源、能源、物資、技術、交通、通訊、經營管理等條件落實;
(四)有經銀行認可的經濟擔保或設定的抵押物,有條件的要參加保險和建立風險補償制度;
(五)只能在農業(yè)銀行一家開立帳戶,自愿申請貸款,并接受開戶行的信貸、結算和財務監(jiān)督檢查,按時報送經營計劃和財務會計報表。
第四章 貸款方式、期限和利率
第十條 貸款一律實行
抵押擔保貸款和保證擔保貸款方式。
第十一條 貸款期限根據貸款項目生產經營周期和借款者綜合償還能力合理確定,一般1--3年,最長不超過5年。
第十二條 貸款執(zhí)行國家規(guī)定的農業(yè)開發(fā)性貸款利率。由經辦行按規(guī)定結息期向借款者計收全額利息。
第五章 貸款的分配與管理
第十三條 貸款由中國農業(yè)銀行總行按國家確立的示范區(qū)規(guī)劃,并依據產業(yè)政策、項目效益及有關信貸政策原則安排,不搞平均分配。有關分行及基層行按照集中資金、保證重點的原則,擇優(yōu)發(fā)放貸款。
第十四條 項目貸款按下列程序辦理并加強管理:
(一)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分行于每年10月底前組織有關行在示范區(qū)內選擇貸款項目,編制下年度示范區(qū)項目貸款計劃逐級上報。貸款額度在800萬元以上的,要同時上報有關項目材料;
(二)項目單位根據示范區(qū)項目規(guī)劃向開戶行提交經計委及各主管部門等有權單位批準的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并提出書面借款申請。項目經辦行要會同有關部門對貸款項目進行審查、篩選,選擇具有一定經營規(guī)模效益、科技含量高、示范作用突出的項目作為貸款項目,自下而上申報;
(三)示范區(qū)貸款項目實行自下而上雙線申報。總行根據分行上報的項目貸款計劃,依據產業(yè)政策,在征得國家計委等有關主管部門意見的基礎上,審定全年示范區(qū)項目貸款計劃,并于每年年初將項目貸款計劃下達有關分行;
(四)各分行要及時將計劃下達各基層行。各經辦行根據下達的項目貸款計劃,按照《中國農業(yè)銀行農業(yè)貸款項目管理規(guī)程》的要求,辦理貸款的呈報、審批和發(fā)放手續(xù);
(五)貸款放出后,經辦行對項目貸款的使用、效益等情況經常進行檢查、監(jiān)督,對查出的問題要及時糾正處理;
(六)貸款到期,要及時收回本息。凡因工作問題造成貸款不能按期收回或造成資金損失的,要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并在下年度減少以至不予安排新的貸款項目;
(七)經辦行要對實施項目每年進行一次考核,項目終結后要進行總體評價。分行每年要向總行提交工作報告,內容包括:項目實施和效益,貸款發(fā)放進度及質量,貸款管理及收本收息等情況;
(八)貸款嚴格按項目管理,各級行要相應建立項目庫。
第六章 附則
第十五條 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分行、計劃單列市分行可結合當地情況制定實施細則,并報總行備案。
第十六條 本辦法自頒布之日起執(zhí)行。解釋、修訂權屬中國農業(yè)銀行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