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3月18日 開行資產[1999]99號)
各廳局、直屬單位,各分行:
為貫徹執行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加強金融債權管理,建立防范和制裁逃廢金融債務行為制度的通知》(銀發[1999]10號),現將《國家開發銀行關于加強金融債權管理,建立防范和制裁逃廢金融債務行為制度的實施細則》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附: 國家開發銀行關于加強金融債權管理,
建立防范和制裁逃廢金融債務行為制度的實施細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加強金融債權管理,建立防范和制裁逃廢金融債務行為制度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精神,切實加強國家開發銀行(以下簡稱開發銀行)債權管理,特制定本細則。本細則適應對象包括開發
銀行貸款的所有企業。
? 第二章 責任劃分
?第二條 開發銀行風險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行風險委)統一領導開發銀行防范、制裁逃廢金融債務行為工作,并對此負領導責任。
?第三條 資產重組保全局為開發銀行防范、制裁逃廢金融債務行為工作的歸口管理部門,對該項工作的內外協調、具體項目的審查、防范制裁措施實施的檢查與督促以及統計報告工作負直接責任。
?第四條 開發銀行總行信貸局是開發銀行防范、制裁逃廢金融債務行為工作的具體操作部門,對所
管轄區內
債務人逃廢開發銀行債務負直接責任。
?第五條 開發銀行各分行是本行防范、制裁逃廢金融債務行為工作的具體執行部門,對所管轄區內債務人逃廢開發銀行債務行為負及時報告責任,對開發銀行防范、制裁措施在所管轄區內的執行負直接責任,并對所管轄區內涉及開發銀行貸款且列入“逃廢債企業名單”的企業負監控責任。沒有分行的地區,由相關信貸局承擔。
?第六條 稽核評價局對開發銀行防范、制裁逃廢金融債務行為工作實施再監管,對行內開展該項工作的檢查與審計負責。
?第七條 開發銀行總行其他廳、局按照行內統一部署和職責分工,對開發銀行防范、制裁逃廢金融債務行為工作負相關責任。
? 第三章 防范制度
?第八條 資產重組保全局負責與全國金融債權管理行長聯席會議的聯絡工作;各分行參加省級金融債權管理行長聯席會議,未設分行的省(市、區),由相關信貸局派代表參加。地(市、州)(含)以下級金融債權管理行長聯席會議由分行(無分行的由信貸局)保持聯系。
?第九條 總行信貸局要建立資產保全崗位,各分行要建立健全資產保全部門,形成行風險委領導、資產重組保全局歸口管理、專職部門(崗位)具體負責的防范逃廢金融債務行為的全行監控體系。
?第十條 總行信貸局、分行要結合信貸資產質量管理工作,密切關注
借款企業資產重組與資本運作動向及其開戶情況,發現問題,要及時與企業溝通。
?第十一條 借款企業擬實行承包、租賃、股份制改造、聯營、合并、兼并、分立、合資或合作等,要向開發銀行提出債務變更申請,并應附以下主要材料:
(一)總體方案;
(二)有關部門的批準文件或書面初步意見;
(三)借款企業近三年財務報表及其經營狀況證明材料;
(四)對開發銀行債務的處理意見。
?第十二條 總行內按下列程序與要求辦理
企業變更申請:
(一)變更申請由分行(無分行的由信貸局)受理。
(二)分行(無分行的信貸局)對借款企業生產經營與資產負債情況以及借款企業所提方案涉及的主要方面進行調查、核實,并提出初審意見,連同企業申請及其附件,報總行信貸局。
(三)總行信貸局認定借款企業變更行為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政策,不危及開發銀行債權安全的,由信貸局寫出書面報告并草擬復函,會簽財會局、資產重組保全局后,報總行主管行長審批。
(四)涉及開發銀行
貸款2000萬元以上,且信貸局認定借款企業變更行為可能危及開發銀行債權安全的,由信貸局提出書面報告,經財會局、
法律事務局、綜合計劃局、資產重組保全局會簽后,提交開發銀行行風險委審議。信貸局會同資產重組保全局按開發銀行行風險委審議意見辦理。
(五)企業變更申請經開發銀行同意后,總行信貸局、分行按規定辦理有關
債權債務手續,必要時參與借款企業變更過程,并將執行情況與結果通報資產重組保全局。
?第十三條 從收到企業變更申請到開發銀行出具復函,原則上不超過一個月。
?第十四條 資產重組保全局負責制訂《借款企業變更統計報表》,各信貸局將所管轄區內借款企業變更情況每季度統計報告一次,資產重組保全局匯總編報行風險委。期間遇重大變更要及時報告。
? 第四章 制裁措施
?第十五條 建立開發銀行“逃廢債企業名單”制度。對發生下列情形之一的借款企業,列入開發銀行“逃廢債企業名單”:
(一)未經開發銀行同意,實行承包、租賃、股份制改造、聯營、合并、兼并、分立、合資或合作,致使開發銀行債權懸空或被逃廢的;
(二)利用多頭開戶,有意逃廢開發銀行債務的;
(三)故意拖欠開發銀行貸款本息的。
?第十六條 總行內按下列程序與要求審定列入開發銀行“逃廢債企業名單”的企業:
(一)信貸局調查核實借款企業逃廢開發銀行債務的事實,并形成書面報告,提交資產重組保全局。要求報告客觀、公正、及時。
(二)資產重組保全局對報告進行初步審查,并簽署意見后報行風險委。審查主要從
合法性、政策性上把握借款企業逃廢開發銀行債務的事實是否成立。
(三)總行風險委根據借款企業逃廢本行債務程度進行審議認定。
?第十七條 對列入開發銀行“逃廢債企業名單”的企業,視企業情況,采取以下制裁措施:
(一)對其停止發放新的貸款;
(二)停止辦理其對外支付;
(三)向其主管部門、地方政府通報,實行新老項目掛鉤,暫緩或暫停該部門、該地區貸款項目的評審以及年度貸款資金的撥付;情節嚴重的,降低該行業、該地區的授信等級;
(四)將該企業提交全國或省級金融債權管理行長聯席會議,爭取將其列入該級金融系統“逃廢債企業名單”,呼吁金融系統采取聯合制裁措施;
(五)對股改上市的企業,向國家證券管理部門通報,爭取聯合制裁措施;
(六)向國家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工商管理部門通報,爭取聯合制裁措施;
(七)對惡意逃廢本行債務企業的法定代表人重新擔任主要負責人的新企業,不
發放貸款;
(八)依法追究責任。
?第十八條 對逃廢開發銀行債務企業的具體制裁措施,由相關信貸局會同資產重組保全局提出,經行風險委審定后,以信貸局為主,總行內其他部門與分行配合實施。
?第十九條 對涉及開發銀行貸款、列入全國金融債權管理行長聯席會議認定的“逃廢債企業名單”的企業,由資產重組保全局負責會同相關信貸局(分行)配合、跟蹤并及時反饋聯合制裁行動。
?第二十條 對涉及開發銀行貸款、列入省級(含)以下金融債權管理行長聯席會議認定的“逃廢債企業名單”的企業,由相關信貸局(分行)配合、跟蹤并及時反饋聯合制裁行動。
?第二十一條 列入開發銀行“逃廢債企業名單”的企業,在重新落實開發銀行債權后,由相關信貸局(分行)整理落實情況報告,經資產重組保全局會簽,報總行風險委確認后,將其從“逃廢債企業名單”中清除。
?第二十二條 開發銀行“逃廢債企業名單”由資產重組保全局負責管理。
? 第五章 監督檢查與責任
?第二十三條 為切實加強防范、制裁逃廢金融債務行為工作,總行各有關部門、分行都要建立監督、檢查和責任考核制度。
?第二十四條 把防范、制裁逃廢金融債務行為工作的業績作為考核總行各有關部門、分行領導政績的重要內容。
?第二十五條 凡因工作不負責任造成開發銀行貸款大量懸空和損失的,要追究部門(分行)領導的責任。
?第二十六條 對因措施不得力或報告不及時,造成信貸資產損失的,要追究有關責任人員和主管領導的責任。
?第二十七條 對玩忽職守,內外勾結,弄虛作假,肆意損害開發銀行權益的主要責任人,要堅決撤職或開除公職,觸犯刑律的,送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本細則由開發銀行資產重組保全局負責解釋。
?第二十九條 本細則從發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