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拢保叭眨?a href='http://www.6065bob.com/lawyers/list-500000-0-0.html' target='_blank' data-horse>重慶市政府法制辦公室就《重慶市高溫天氣勞動保護辦法(草案)》進行網上立法聽證,吸引了11萬網民的關注。當天,10名聽證人,勞動者代表、企業代表、政府有關部門代表、人民團體和社會組織代表作為公眾方,與法規起草組就幾個焦點問題進行面對面的討論。
“高溫立法”何以會得到高度關注?
“沒有先例?!敝貞c市政府法制辦主任李殿勛說,“這個法規在國內沒有先例,立法連主管部門都找不到?!?/p>
這個草案出臺的背景也引人注目:去年,重慶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而目前惟一適用的高溫法規,還是國家1960年頒布的《防暑降溫措施暫行條例》。
一次立法探索,各方利益博弈,分歧爭議在所難免?! ?/p>
強制發放,是否合理?
正方:不要求強制發放,老板不給
反方:工資分配是企業的自主權
《草案》中,重慶老百姓最關注的問題無疑是高溫保健費的發放。網民的普遍觀點是支持強制發放,因為不強制發放的話,老板就不大可能給。法規起草組和多數代表也都是持這個意見。
這個意見顯然得不到企業代表的認同。來自重慶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代表直言應該取消關于高溫保健費強制發放的這條規定。高溫保健是過去計劃經濟下給出的概念,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工資分配是企業的自主權之一,如果政府這樣硬性規定,企業可能會采取其他的方式來變通,比如降低獎金等。
對這個問題,重慶市工商聯曾在小范圍內做過一個調查,大多數企業基本上采取了降溫措施,但是發高溫保健費的很少,可能不到10%。這不能不讓人擔心強制發放高溫保健費能否落實。
有人說,像重鋼集團、公交公司這樣擁有數萬名職工的企業,每年要支付高溫保健費達上千萬元,一旦企業負擔不起或不愿意負擔,很有可能是“拆了東墻補西墻”。那么,老百姓能否因此而受益就需要大打問號。
高溫界限,是否過低?
正方:35℃有科學依據,也有先例
反方:界限要適應重慶的發展水平
如何界定高溫天氣本沒有多少值得爭論的空間。因為根據氣象學的解釋,日最高氣溫達到35℃就算是高溫天氣。并且這個規定國內也有先例可循,深圳市規定的高溫天氣界限就是35℃。
但是,重慶最初起草這部法規的時候,規定的高溫界限是37℃,在網上公示了一段時間后,在進行立法聽證時又改為35℃。那么,35℃和37℃之間到底有多大的區別呢?
根據重慶市氣象臺統計的近幾十年重慶的氣象記錄,重慶市一年中35℃以上的天氣平均是30―40天,37℃以上是10―20天。高溫天氣的日數,直接關系到高溫保健費的發放數量。
所以,相當一部分人覺得把高溫界限規定在35℃過低了。理由是高溫天氣的規定要適應重慶市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
《草案》起草方在這個問題上也拿不定主意,干脆進行簡化處理,高溫保健費按月發放。每年7月至9月,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高溫保健費;5月至9月,向勞動者提供清涼飲料。
機關單位,該否補貼?
正方:復雜的問題不能做簡化處理
反方:機關事業單位管理渠道不同
根據該《草案》,重慶市行政區域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及其他經濟組織在高溫天氣期間安排勞動者工作適用該辦法。而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被排除在外。
根據起草方的解釋,主要是因為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都采取了降溫措施,并且它們是另一個管理渠道,把它們納入會增加草案的復雜性。
從立法精神上看,這種規定無疑使這部法規打上了“草根”色彩,即主要保護在酷熱天氣下受到損害的一線勞動者。#p#分頁標題#e#
重慶市政府立法評審委員王學輝認為,這和法律的價值取向有關。也就是說,高溫天氣下享受勞動保護,究竟是所有勞動者都應該享受的權利呢,還是政府只對某一部分受到特殊損害的勞動者提供的關懷?
正如有學者指出的那樣,這部法律不應該是高高在上的,而應該是便于執行的。應該在立法的過程中把更多的問題考慮得更加周詳,而不是做簡化處理。
損害救濟,是否明確?
正方:可申請勞動仲裁或向工會求助
反方:關鍵要明確相關政府部門職責
有不少網友都在問,勞動者面對強勢的用人單位,不敢與之抗衡怎么辦?對于普通勞動者來說,高溫保健費能否真正拿到手,關鍵還得看政府扮演什么樣的角色。
對此,該《草案》規定的法律救濟有兩種。用人單位違反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勞動者可以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用人單位違反規定,有關工會組織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用人單位應及時改正。用人單位拒不改正的,工會組織有權提請有關部門處理。
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的成本是高昂的,工會組織沒有強制的約束力,而這個“有關部門”可能涉及勞保、衛生、財政等多個部門,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勞動者的高溫保健費和其他權益很可能就沒了著落。
?????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已修訂)
1996-07-05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2001修正)
2001-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的決定(2001)
2001-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2-08-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友好合作伙伴關系條約》的決定
2005-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1991修訂)
1991-04-09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
199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
1995-02-28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本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職權的決議
1982-12-04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
1981-12-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的決定
1997-05-09證券公司風險處置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殘疾人教育條例(2017修訂)
2017-02-01關于印發《供電企業信息公開實施辦法》的通知
2014-03-10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調整管理規定的通知
2013-12-02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07-09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內蒙古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1-06-26公路安全保護條例
2011-03-07關于調整進境物品稅稅目稅率的通知
2011-01-24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召開全國深入開展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專項行動視頻會議的通知
2010-10-25國務院關于統一內外資企業和個人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制度的通知
2010-10-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有序做好支援甘肅舟曲災區有關工作的通知
2010-08-1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扶貧辦等部門關于做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擴大試點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0-05-07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
2009-03-17關于企業集團內部使用的有關憑證征收印花稅問題的通知
2009-01-05草原防火條例(2008修訂)
2008-11-29對外承包工程管理條例
2008-07-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汶川地震抗震救災捐贈資金使用指導意見
2008-06-13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督促整改2007年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中查出的重大隱患的通知
2008-02-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準備工作的通知
2007-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