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衍生產品的定義和金融機構衍生產品交易業務的分類
????《辦法》第三條:“本辦法所稱衍生產品是一種金融合約,其價值取決于一種或多種基礎資產或指數,合約的基本種類包括遠期、期貨、掉期(互換)和期權。衍生產品還包括具有遠期、期貨、掉期(互換)和期權中一種或多種特征的結構化金融工具。”?第四條:“本辦法所稱金融機構衍生產品交易業務可分為兩大類:(一)金融機構為規避自有資產、負債的風險或為獲利進行衍生產品交易。金融機構從事此類業務時被視為衍生產品的最終用戶。(二)金融機構向客戶(包括金融機構)提供衍生產品交易服務。金融機構從事此類業務時被視為衍生產品的交易商,其中能夠對其他交易商和客戶提供衍生產品報價和交易服務的交易商被視為衍生產品的造市商。”
????《辦法》指出,衍生產品是一種金融合約,其價值取決于一種或多種基礎資產或指數,合約的基本種類包括遠期、期貨、掉期(互換)和期權。衍生產品還包括具有遠期、期貨、掉期(互換)和期權中一種或多種特征的結構化金融工具。《辦法》根據金融機構從事衍生產品交易業務的性質,將該業務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金融機構為規避自有資產、負債的風險或為套利進行的衍生產品交易,第二類是向客戶(包括金融機構)提供衍生產品交易服務。
????二、關于金融機構衍生產品交易業務的市場準入條件
????《辦法》第七條:“金融機構申請開辦衍生產品交易業務應具備下列條件:(一)有健全的衍生產品交易風險管理制度和內部控制制度;(二)具備完善的衍生產品交易前、中、后臺自動聯接的業務處理系統和實時的風險管理系統;(三)衍生產品交易業務主管人員應當具備5年以上直接參與衍生交易活動和風險管理的資歷,且無不良記錄;(四)應具有從事衍生產品或相關交易2年以上、接受相關衍生產品交易技能專門培訓半年以上的交易人員至少2名,相關風險管理人員至少1名,風險模型研究人員或風險分析人員至少1名;以上人員均需專崗人員,相互不得兼任,且無不良記錄;(五)有適當的交易場所和設備;(六)外國銀行分行申請開辦衍生產品交易業務,其母國應具備對衍生產品交易業務進行監管的法律框架,其母國監管當局應具備相應的監管能力;(七)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規定的其他條件。外國銀行分行申請開辦衍生產品交易,不具備上述(一)至(五)所列條件的,應具備上述(六)、(七)及以下所列條件:(一)應獲得其總行(地區總部)對該分行從事衍生產品交易品種和限額等方面的正式授權;(二)除總行另有明確規定外,該分行的全部衍生產品交易統一通過給其授權的總行(地區總部)系統進行實時交易,并由其總行(地區總部)統一進行平盤、敞口管理和風險控制。”
????《辦法》指出,申請開辦衍生產品交易業務的中國國內的金融機構必須具備健全的衍生產品交易風險管理制度和內部控制制度;完善的衍生產品交易前、中、后臺自動聯接的業務處理系統和實時的風險管理系統;配備相應的人員和設施。外國銀行分行申請開辦衍生產品交易業務,其母國應具備對衍生產品交易業務進行監管的法律框架,其母國監管當局應具備相應的監管能力;應獲得其總行對該分行從事衍生產品交易品種和限額等方面的正式授權;除總行另有明確規定外,該分行的全部衍生產品交易統一通過給其授權的總行(地區總部)系統進行實時交易,并由其總行(地區總部)統一進行平盤、敞口管理和風險控制。#p#分頁標題#e#
????三、關于風險管理和監管的規定
????《辦法》第十三條:“金融機構應根據本機構的經營目標、資本實力、管理能力和衍生產品的風險特征,確定能否從事衍生產品交易及所從事的衍生產品交易品種和規模。”第十四條:“金融機構應當按照第四條所列衍生產品交易業務的分類,建立與所從事的衍生產品交易業務性質、規模和復雜程度相適應的風險管理制度、內部控制制度和業務處理系統。”?第十六條:“金融機構高級管理人員要決定與本機構業務相適應的測算衍生產品交易風險敞口的指標和方法,要根據本機構的整體實力、自有資本、盈利能力、業務經營方針及對市場風險的預測,制定并定期審查和更新衍生產品交易的風險敞口限額、止損限額和應急計劃,并對限額情況制定監控和處理程序。金融機構分管衍生產品交易與分管風險控制的高級管理人員應適當分離。”第十八條:“金融機構應制定評估交易對手適當性的相關政策:包括評估交易對手是否充分了解合約的條款以及履行合約的責任,識別擬進行的衍生交易是否符合交易對手本身從事衍生交易的目的,評估交易對手的信用風險等。對于高風險的衍生產品交易種類,金融機構應對交易對手的資格和條件做出專門規定。在履行本條要求時,金融機構可根據誠實信用原則合理地依賴交易對手提供的正式書面文件。”第十九條:“金融機構為境內機構和個人辦理衍生產品交易業務,應向該機構或個人充分揭示衍生產品交易的風險,并取得該機構或個人的確認函,確認其已理解并有能力承擔衍生產品交易的風險。金融機構對該機構或個人披露的信息應至少包括:(一)衍生產品合約的內容及內在風險概要;(二)影響衍生產品潛在損失的重要因素。”?第二十六條:“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有權隨時檢查金融機構有關衍生產品交易業務的資料和報表,定期檢查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制度、內部控制制度和業務處理系統是否與其從事的衍生產品交易業務種類相適應。”
????《規定》指出金融機構應根據自身實力確定業務的品種和規模,應當建立與所從事的衍生產品交易業務性質、規模和復雜程度相適應的風險管理、內部控制制度和業務處理系統。金融機構高級管理人員應對衍生產品交易業務進行監督和指導,采用相應的風險指標測算風險敞口,并制定相應的風險限額和應急計劃,?對限額情況制定監控和處理程序。金融機構為境內機構和個人辦理衍生產品交易業務,應向該機構或個人充分揭示衍生產品交易的風險。銀監會將定期檢查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內部控制制度和業務處理系統是否與其從事的衍生產品交易業務種類相適應。
????四、關于違規行為處罰的規定
????《辦法》第二十九條:“金融機構的衍生產品交易人員違反本辦法及所在機構的有關規定進行違規操作,造成本機構或者客戶重大經濟損失的,該金融機構應對直接負責的高級管理人員及其他直接負責該項業務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記過直至開除的紀律處分;構成犯罪的,提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三十條:“金融機構未經批準擅自開辦衍生產品交易業務,由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依據《金融違法行為處罰辦法》的規定實施處罰。非金融機構違反本規定,向客戶提供衍生產品交易服務,由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予以取締,并沒收違法所得;構成犯罪的,提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辦法》指出,金融機構應當依法進行衍生產品交易業務,金融機構的衍生產品交易人員違反本辦法及所在機構的有關規定進行違規操作,造成本機構或者客戶重大經濟損失的,該金融機構應對直接負責的高級管理人員、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給予紀律處分;構成犯罪的,提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金融機構未經批準擅自開辦衍生產品交易業務,由中國銀監會依據《金融違法行為處罰辦法》的規定實施處罰。非金融機構違反本規定,向客戶提供衍生產品交易服務,由中國銀監會予以取締,并沒收違法所得;構成犯罪的,提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p#分頁標題#e#
????五、國內機構之間進行衍生產品交易
????《辦法》第二十四條:“金融機構應建立健全控制法律風險的機制和制度,嚴格審查交易對手的法律地位和交易資格。金融機構與交易對手簽訂衍生產品交易合約時應參照國際公認的法律文件,充分考慮發生違約事件后采取法律手段追索保全的可操作性等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防范交易合約起草、談判和簽訂等過程中的法律風險。”
????《辦法》指出,金融機構與交易對手簽訂衍生產品交易合約時應參照國際公認的法律文件,充分考慮發生違約事件后采取法律手段追索保全的可操作性等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防范交易合約起草、談判和簽訂過程中的法律風險。
????六、《辦法》對已經開展衍生產品交易業務的金融機構的溯及力?
????準備繼續開展或準備開辦衍生產品交易業務的金融機構可自《金融機構衍生產品交易業務管理暫行辦法》生效之日起向銀監會申報。辦法生效后6個月內為金融機構向銀監會申請批準從事衍生產品交易業務的過渡期;辦法生效6個月后,未經銀監會批準,金融機構不得從事衍生產品交易業務;否則,銀監會將根據辦法的有關規定對其進行處罰。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菲律賓共和國領事協定》的決定
2010-02-26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
2009-06-27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1995修正)
1995-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的決定
1996-07-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取締邪教組織、防范和懲治邪教活動的決定
1999-10-30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1983-09-02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
1989-02-21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海南行政區建置的決定
1988-05-31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1-04-03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1993-02-22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1995-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駐軍法
1999-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
2001-08-31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備案管理辦法(失效)
2001-12-17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設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的決定
2003-03-06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
2005-02-28國內水路運輸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直銷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救援銜標志式樣和佩帶辦法
2018-11-06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7-16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2016年)
2016-02-06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
2015-01-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云南大理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國家宗教事務局行政處罰實施辦法
2013-12-31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印發“寬帶中國”戰略及實施方案的通知
2013-08-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公布遼寧大黑山等21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名單的通知
2013-06-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3年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要點的通知
2013-05-17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務院工作規則》的通知
2013-03-23國務院關于確定三沙市城市總體規劃由國務院審批的通知
2013-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