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條 國家保護集體土地所有者的合法權益,保護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
【釋義】 本條是關于保護農村土地承包中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的規定。
保護農村土地承包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國家保護集體土地所有者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保護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土地承包的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侵犯。
國家對集體土地所有者合法權益的保護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確認所有權。根據土地管理法等法律規定,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于農民集體所有。農民集體所有有三種主要形式:一是村農民集體所有;二是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三是鄉(鎮)農民集體所有。對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確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權屬性質、面積、坐落,并將這些內容記載到土地登記簿,同時核發集體土地所有權證書,確認所有權。農民集體所有的林地、草原的所有權登記,應當按照森林法、草原法的有關規定辦理所有權登記,有關部門應當向農民集體所有者核發林地、草原所有權證書,確認所有權。依法登記的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所有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侵犯。
二、保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依法對土地的經營管理權。根據土地管理法和本法的規定,農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于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在農村土地家庭承包中,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作為發包方,與本集體的農戶簽訂承包合同,將土地交由承包方經營。農村集體土地由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經營、管理,并作為家庭承包的發包方,與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簽訂承包合同,將土地交由承包方經營。集體土地所有者依法對土地的經營管理權,受法律保護。在農村土地承包中,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非法干涉發包方的權利,尤其是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利用職權干涉農村土地承包。
三、對侵犯集體土地的行為,給予法律制裁。如依法登記的集體土地受到非法侵害時,集體土地的所有人可以要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給予保護,如在土地承包中,承包方非法在耕地上建房、采石等,土地行政管理部門根據發包方的報告責令承包方改正、治理,并依法處罰。對非法侵占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發包方可以要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確認所有權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確權之訴等。
如果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承包方違反承包合同約定,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土地所有權等權益造成損害的,發包方有權要求承包方承擔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國家保護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本法明確規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有權依法承包由本集體經濟組織發包的土地。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剝奪和非法限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承包土地的權利。
二、承包期內,發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承包期內,承包方全家遷入小城鎮落戶的,應當按照承包方的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經營權或者允許其依法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在承包方全家遷入設區的市,轉為非農業戶口的情況下,應當將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發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發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承包期內,承包方交回承包地或者發包方依法收回承包地時,承包方對其在承包地上投入而提高土地生產能力的,發包方應當給予補償。
三、承包期內,發包方不得調整承包地。承包期內,因自然災害嚴重毀損承包地等特殊情形對個別農戶承包的耕地和草地需要適當調整的,必須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2/3以上成員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報鄉(鎮)人民政府和縣級人民政府農業等行政主管部門批準。承包合同中約定不得調整的,按照其約定。
承包合同中違背承包方意愿或者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有關不得收回、調整承包地等強制性規定的約定無效。
四、承包期內,承包方可以自愿將承包地交回發包方。
五、承包方應得的承包收益,依照繼承法的規定繼承。林地承包的承包方死亡,其繼承人可以在承包期內繼續承包。土地承包經營權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取得的,該承包人死亡,其應得的承包收益,依照繼承法的規定繼承;在承包期內,其繼承人可以繼續承包。
六、家庭承包中的承包方可以依法將其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采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等方式流轉。承包方之間為發展農業經濟,可以自愿聯合將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從事農業合作生產。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農村土地,經依法登記取得土地承包權證或者林權證等證書的,其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依法轉讓、出租、入股、抵押或者其他方式流轉。承包方有權依法自主決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流轉和流轉的形式。任何組織和個人強迫承包方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該流轉無效。流轉的收益歸承包方所有,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擅自截留、扣繳。任何組織和個人擅自截留、扣繳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收益的,應當退還。
七、發包方違反承包合同,給承包方造成損失的,承包方有權要求發包方承擔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八、發包方或者其他組織和個人,非法干涉承包方生產經營權等侵害承包方合法權益的,承包方有權要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返還原物、恢復原狀、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
2010-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
2008-12-27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1986-12-02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年三所列全國性法律增減的決定
1997-07-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南非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2001-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1990-09-07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海南行政區建置的決定
1988-05-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批準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關于設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的建議的決定
1993-03-31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
1997-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0-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修訂)
2003-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
2004-06-25國務院關于通用航空管理的暫行規定(2014修訂)
2014-07-29防止拆船污染環境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氣象災害防御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
2017-08-23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
2014-04-25醫療機構新生兒安全管理制度(試行)
2014-03-14違反《鐵路安全管理條例》行政處罰實施辦法
2013-12-24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2012—2030年)的通知
2013-02-23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2-01-1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全國政務公開領導小組關于開展依托電子政務平臺加強縣級政府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試點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1-09-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的決定
2011-04-22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扶貧辦等部門關于做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擴大試點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0-05-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0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09-12-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09年節能減排工作安排的通知
2009-07-19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禽遺傳資源進出境和對外合作研究利用審批辦法
2008-08-28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
2008-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