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條 國家鼓勵單位和個人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在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前提下,開發未利用的土地;適宜開發為農用地的,應當優先開發成農用地。
國家依法保護開發者的合法權益。
【釋義】 本條是關于未利用土地開發的規定。
一、根據原國家土地管理局1991年和1994年全國待開發土地資源調查及修訂結果以及最近完成的全國土地詳查數據匯總成果,我國現有耕地后備資源2.02億畝,按0.6的墾殖率計算,可開墾成耕地1.2億畝。今后,我國城市建設、能源、交通、水利等設施的建設需要占用一些耕地,為改善生態環境,還有一部分耕地需要退耕還林還牧。要實行耕地總量平衡,必須補充新的耕地,對未利用土地的開發,將是我國補充耕地的一種有效途徑。為此,這次修訂《土地管理法》,增加本條規定。
二、本條第一款是關于土地開發條件的規定。土地開發是通過一定的技術經濟手段,擴大對土地的有效利用范圍,提高土地利用深度的一種手段。土地開發的對象是具有一定開發潛力和開發價值的未利用土地。土地開發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一是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允許開發的區域內開發;二是有利于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對未利用土地的開發,必須注意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如果開發后會造成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導致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就不應開發;三是適宜開發為農用地的,應當優先開發成農用地。農用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農田水利地、養殖水面等。這些農用地是我國目前迫切需要而后備資源又相對不足的。因此,農用地優先是未利用土地開發的一個重要原則。
三、本條第二款是關于保護土地開發者合法權益的規定。單位和個人依法取得的對未利用土地的土地開發權,是受法律保護的、土地開發者有權對土地進行開發并取得利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2015年修訂)
2015-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
2010-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制止核恐怖主義行為國際公約》的決定
2010-08-28縣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組織通則[失效]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試行)[失效]
1982-11-19保障公民依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負責人答記者問)
1994-05-1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蒙古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8-06-2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2004)
2004-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跨國收養方面保護兒童及合作公約》的決定
2005-04-27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
1996-05-15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
1991-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植樹節的決議
1979-02-23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關于修改憲法和成立憲法修改委員會的決議
1980-09-10臺灣省出席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協商選舉方案
1983-03-05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
1982-12-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3-10-29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8-03-10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2002-04-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6第三次修訂)
2005-10-27農業保險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快遞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籍船舶航行長江水域管理規定(2019修正)
2019-03-02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殘疾人教育條例(2017修訂)
2017-02-01關于印發《醫療機構新生兒安全管理制度(試行)》的通知
2014-03-1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湖南望城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國家宗教事務局行政許可實施辦法
2013-12-31因公臨時出國經費管理辦法
2013-12-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建立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函
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