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條 國家建立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制度。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分為一級保護區和二級保護區;必要時,可以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外圍劃定一定的區域作為準保護區。
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劃定,由有關市、縣人民政府提出劃定方案,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跨市、縣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劃定,由有關市、縣人民政府協商提出劃定方案,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協商不成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水行政、國土資源、衛生、建設等部門提出劃定方案,征求同級有關部門的意見后,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
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由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商有關流域管理機構劃定;協商不成的,由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水行政、國土資源、衛生、建設等部門提出劃定方案,征求國務院有關部門的意見后,報國務院批準。
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保護飲用水水源的實際需要,調整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范圍,確保飲用水安全。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邊界設立明確的地理界標和明顯的警示標志。
【釋義】
本條是關于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制度、劃定程序及設立標志的規定。
我國飲用水來源主要以大的河流湖泊為主。據水利部門統計, 全國七成以上的河流湖泊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在我國長江、黃河、淮河、海河和珠江等七大水系中, 已不適合做飲用水源的河段接近40%; 城市水域中78%的河段不適合做飲用水水源。讓人民群眾喝上干凈的水,已引起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中央和地方加大了城鄉飲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力度,采取了一系列工程和管理措施,解決了一些城鄉居民的飲水安全問題。但是,飲用水安全形勢仍十分嚴峻,為了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權益,切實做好飲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本法將建立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制度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使之規范化、法律化。
所謂“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是指國家為防止飲用水水源地污染、保證水源地環境質量而劃定,并要求加以特殊保護的一定面積的水域和陸域。根據本條規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分為一級和二級保護區,必要時還可以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外圍劃定一定的區域作為準保護區。不同級別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應采取不同的保護管理措施。在一級保護區內禁止從事網箱養殖、旅游、游泳、垂釣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飲用水水體的活動;在二級保護區內從事網箱養殖、旅游等活動的,應當按規定采取措施,防止污染水體;在準保護區內禁止新建、擴建對水體污染嚴重的建設項目,改建項目的,不得增加排污量等。
國家環保總局于2007年頒布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技術規范》,對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的基本方法和水質要求等作出了具體規定。
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劃定,由有關市、縣人民政府提出方案,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跨市、縣行政區域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劃定,有關人民政府本著保護飲用水水源,保證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宗旨,協商提出劃定方案;協商不成的,由省級政府有關部門提出劃定方案,征求同級其他有關部門意見后,報本級政府批準。
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由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商有關流域管理機構劃定;協商不成的,由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水行政、國土資源、衛生、建設等部門提出劃定方案,征求國務院有關部門的意見后,報國務院批準。
按照本條第四款的規定,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保護飲用水水源的實際需要,調整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范圍,確保飲用水安全。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邊界設立明確的地理界標和明顯的警示標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六十二號)
2007-03-1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1954)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對“特定礦種”和“國家規定實行保護性開發的特定礦種”的法律適用解釋意見
1990-02-0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作業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公約》的決定
1994-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務院增發長期建設國債和今年財政預算調整方案的決議
2000-08-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的決定(2001)
2001-06-3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愛沙尼亞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2-1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禁止或限制使用某些可被認為具有過分傷害力或濫殺濫傷作用的常規武器公約>第一條修正案》的決定
2003-06-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2005-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2006修正)
2006-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國和俄羅斯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1-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塞浦路斯共和國關于民事、商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5-04-25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賣房等行為是否按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買賣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的行為予以處罰的答復
1991-05-23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會游行示威法
1989-10-31臺灣省出席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協商選舉方案
1997-05-0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在澳門特別行政區實施的幾個問題的解釋
199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的決定
2001-10-27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人選的表決辦法
2003-03-06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博物館條例
2015-02-09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
2013-12-11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3-07-18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電煤市場化改革的指導意見
2012-12-20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的決定
2010-12-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
2010-10-27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對埃塞俄比亞等32個最不發達國家部分商品實施零關稅的通知
2010-06-01國務院關于加強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
2010-06-10國務院關于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
2010-04-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和規范各地政府駐北京辦事機構管理的意見
2010-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