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條? 外交部收到請求國提出的引渡請求后,應當對引渡請求書及其所附文件、材料是否符合本法第二章第二節和引渡條約的規定進行審查。
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高級人民法院對請求國提出的引渡請求是否符合本法和引渡條約關于引渡條件等規定進行審查并作出裁定。最高人民法院對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定進行復核。
「釋義」? 本條是關于引渡請求的審查機關和審查內容以及審查機關在審查中分工的規定。本條分為兩款。
對引渡請求的審查,世界各國的規定有所不同??偟姆譃閮深悾河行﹪覀戎厮痉▽彶?,有些國家則側重行政審查。研究參考了各國規定,我國引渡法規定了行政審查和司法審查相結合。這樣規定,比較符合引渡的性質和我國的實際情況,一方面引渡主要體現了國與國之間的外交關系,另一方面引渡是對犯罪分子的引渡,屬于刑事司法的范疇。根據本條規定,從引渡請求的審查機關上,主要包括外交部的審查和有關人民法院的審查;從引渡請求的審查內容上,外交部主要是對引渡請求的文件、材料進行形式審查,有關人民法院主要是對引渡條件進行實質審查。
本條第一款規定了外交部對引渡請求的審查及其審查的具體內容。本款規定有以下幾層意思:(1)外交部是負責引渡審查的機關之一。根據本法第四條和第十條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為指定的進行引渡的聯系機關,請求國的引渡請求應當向其提出。本款規定外交部是審查引渡的機關之一,賦予了外交部作為引渡聯系機關在引渡審查中的重要職能,體現出與上述規定的一致性。(2)外交部是引渡審查的第一關。引渡請求先由外交部進行審查,外交部經審查后,認為符合本法第二章第二節和引渡條約的規定的,轉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3)外交部收到請求國提出的引渡請求后,應當及時進行審查。(4)外交部審查引渡請求主要是形式審查。即審查引渡是否符合我國引渡法、引渡條約有關形式要求,不對引渡請求是否符合引渡條件進行實質性審查。根據本款規定,外交部對引渡請求進行形式審查的具體內容是“引渡請求書及其所附文件、材料是否符合本法第二章第二節和引渡條約的規定”。這里的“引渡請求書”,是指引渡請求國向我國提出引渡請求而制作和出具的載明請求機關名稱、被請求引渡人的姓名等內容的書面文件。根據本法第十一條規定,請求國請求引渡應當出具請求書,并應當載明有關事項。“所附文件、材料”,是指根據本法第十二條規定,應當連同請求書一起提交給我國的各種刑事訴訟文書、必要的犯罪證據或者證據材料、請求國掌握的被請求引渡人的照片、指紋以及其他可供確認被請求引渡人的材料等?!皩σ烧埱髸捌渌轿募?、材料是否符合本法第二章第二節和引渡條約的規定進行審查”,包括兩方面:一方面,外交部要依照本法第二章第二節的各條各項規定進行審查,主要應當審查:請求書載明的事項是否齊全,是否提供了必要的法律文書和被請求引渡人的身份材料及犯罪證據材料,是否作出必要的保證和承諾,請求書或者有關文件是否有主管機關簽署或者蓋章并附有中文等譯本;另一方面,我國與請求國有引渡條約的,還應當審查引渡請求書及其所附文件、材料是否符合引渡條約的有關規定。外交部審查后,應當根據本法第十八條的規定作出處理。
本條第二款是關于有關人民法院對引渡請求的審查及其審查內容的規定。本款規定了以下幾方面內容:(1)對引渡請求進行審查的是“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高級人民法院”。所謂“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高級人民法院”,是指負責審查引渡請求的人民法院,首先應當是高級人民法院即省、自治區、直轄市一級人民法院,其他地方各級人民法院沒有對引渡請求進行審查的權力。其次是負責審查引渡請求的高級人民法院要經過最高人民法院指定,未經指定的高級人民法院不審查引渡請求案件。這樣規定的主要考慮是,審查引渡案件政治性、專業性很強,對法官的素質要求很高,但如果規定直接由最高人民法院進行審查,則會缺乏必要的監督,所以規定由高級人民法院審查較為合適;同時,考慮到實踐中引渡案件的數量較少,審查引渡案件的法官又要經過專門培訓,指定幾個高級人民法院進行審查即可,較為經濟。(2)受指定的高級人民法院對引渡請求進行審查的內容是“引渡請求是否符合本法和引渡條約關于引渡條件等規定”。所謂“引渡請求是否符合本法和引渡條約關于引渡條件等規定”,主要是指引渡請求必須符合引渡法第二章第一節的規定,審查時要查清是否同時符合準予引渡的條件,是否存在應當拒絕引渡或者可以拒絕引渡的情形,引渡條約對準予引渡的條件、應當或者可以拒絕引渡的情形有具體或者補充規定的,也要審查是否符合引渡條約的規定。(3)受指定的高級人民法院對引渡請求進行審查后,應當作出裁定,不需作出判決。根據本法第二十四條規定,裁定分為符合引渡條件的裁定和不符合引渡條件的裁定。(4)最高人民法院對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定進行復核。最高人民法院復核后,依照本法第二十六條規定辦理。
第十七條? 對于兩個以上國家就同一行為或者不同行為請求引渡同一人的,應當綜合考慮中華人民共和國收到引渡請求的先后、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請求國是否存在引渡條約關系等因素,確定接受引渡請求的優先順序。
「釋義」? 本條是關于如何確定接受引渡請求的優先順序的規定。
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國家對同一個人提出引渡請求,這是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都會遇到的問題。在此情況下,必然要依據一定的原則,確定接受引渡請求的優先順序,本條對此作了專門規定。
本條規定的“兩個以上國家就同一行為或者不同行為請求引渡同一人的”,是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國家以相同的或者不相同的行為對同一個人向我國提出引渡請求的情況。一方面,只有出現這種情況,才會產生需要確定接受引渡請求的優先順序的問題;另一方面,這種情況一旦出現,也必然會產生需要確定接受引渡請求的優先順序的問題?!皯斁C合考慮中華人民共和國收到引渡請求的先后、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請求國是否存在引渡條約關系等因素”,是指在確定接受引渡請求的優先順序時,總的原則是要根據我國的國家利益綜合考慮與引渡有關的各種因素,不是簡單地把某種因素作為決定性因素;在此原則下,先收到的引渡請求或者與我國有引渡條約關系的國家的引渡請求,可以考慮優先接受?!笆盏揭烧埱蟮南群蟆?,是指在確定請求國提出引渡請求的先后時,應以我國收到引渡請求的先后為準,不是以請求國發出引渡請求的時間為準。這里規定了“等因素”,說明確定接受引渡請求的優先順序的因素不只是兩種,還有其他因素,如被請求引渡人的國籍以及提出引渡請求的行為的罪行輕重等?!按_定接受引渡請求的優先順序”,是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國家對同一個人提出引渡請求時,確定一個先后順序,以此順序對引渡請求進行審查或者作出決定;如果前一順序的引渡請求經審查或者決定被排除,可以依次對下一順序的引渡請求進行審查或作出決定。
第十八條? 外交部對請求國提出的引渡請求進行審查,認為不符合本法第二章第二節和引渡條約的規定的,可以要求請求國在三十日內提供補充材料。經請求國請求,上述期限可以延長十五日。
請求國未在上述期限內提供補充材料的,外交部應當終止該引渡案件。請求國可以對同一犯罪再次提出引渡該人的請求。
「釋義」? 本條主要是關于外交部在審查引渡請求時對不符合要求的如何處理的規定。本條分為兩款。
第一款規定了外交部可以要求請求國提供補充材料,并對補充材料的期限作了具體規定。本款規定主要有以下幾層意思:?(1)外?交部要求請求國提供補充材料的原因是,該國提出的引渡請求“不符合本法第二章第二節和引渡條約的規定”。不符合的情況主要有:引渡請求書未載明本法規定應當載明的事項,請求國未按規定提供足夠的犯罪證據材料以及有關被請求引渡人的身份材料,引渡請求書未經請求國的主管機關正式簽署或者蓋章,請求國未作出必要保證或者承諾,等等。(2)引渡請求是否符合本法和引渡條約的有關規定是由我國外交部認定,即外交部“認為”。當然,外交部在審查時應當依照本法和引渡條約進行,不是隨意認定。?(3)對?引渡請求不符合規定的,“可以”要求請求國提供補充材料。這里規定的是“可以”而不是“應當”,是指外交部有權決定是否要求請求國提供補充材料,一般地,對于文件和材料欠缺情況不嚴重、不影響對引渡請求進行實質性審查或者決定的,外交部也可以不要求請求國提供補充材料。(4)請求國提供補充材料的時間為三十日,經請求國請求,可以延長到四十五日。這里規定“可以”延長,說明不是一經請求國請求,上述期限就自動延長,而是要征得我國外交部的同意。
第二款規定了以下兩層意思:(1)請求國未在規定期限內提供補充材料的,外交部應當終止該引渡案件。“請求國未在規定期限內提供補充材料”的情況有兩種:一是不愿意提供;二是未能按時提供。無論是哪種情況,外交部都應當終止該引渡案件,不再對該引渡案件繼續進行審查或者作出決定。(2)"請求國可以對同一犯罪再次提出引渡該人的請求。“這是指在該引渡案件終止后,請求國仍然可以對該人以同一犯罪的理由提出引渡請求,我國外交部應當接受其再次提出的引渡請求并重新進行審查。
第十九條? 外交部對請求國提出的引渡請求進行審查,認為符合本法第二章第二節和引渡條約的規定的,應當將引渡請求書及其所附文件和材料轉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
「釋義」? 本條是關于外交部應當將符合法定要求的引渡請求轉交給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的規定。
本條規定主要有以下內容:(1)外交部經審查認為引渡請求符合本法第二章第二節和引渡條約的規定的,應當轉交有關司法機關審查。這里規定“應當”轉交,是指外交部對符合規定的引渡請求不能終止,必須轉交。(2)引渡請求是否符合要求由外交部依照本法第二章第二節和引渡條約的規定進行審查認定。(3)應當將引渡請求書及其所附文件、材料轉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這是指外交部在轉交引渡請求時,不僅要將引渡請求書轉交,還要將所附文件、材料一并轉交;不僅要轉交給最高人民法院,也要同時轉交給最高人民檢察院。
第二十條? 外國提出正式引渡請求前被請求引渡人已經被引渡拘留的,最高人民法院接到引渡請求書及其所附文件和材料后,應當將引渡請求書及其所附文件和材料及時轉交有關高級人民法院進行審查。
外國提出正式引渡請求前被請求引渡人未被引渡拘留的,最高人民法院接到引渡請求書及其所附文件和材料后,通知公安部查找被請求引渡人。公安機關查找到被請求引渡人后,應當根據情況對被請求引渡人予以引渡拘留或者引渡監視居住,由公安部通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接到公安部的通知后,應當及時將引渡請求書及其所附文件和材料轉交有關高級人民法院進行審查。
公安機關經查找后,確認被請求引渡人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或者查找不到被請求引渡人的,公安部應當及時通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接到公安部的通知后,應當及時將查找情況通知外交部,由外交部通知請求國。
「釋義」? 本條是關于如何查找被請求引渡人、如何對被請求引渡人予以引渡拘留或者引渡監視居住等程序規定。本條分為三款。
第一款是關于在被請求引渡人已經被引渡拘留的情況下,最高人民法院應當將引渡請求書等轉交有關高級人民法院進行審查的規定。本款規定的“外國提出正式引渡請求前被請求引渡人已經被引渡拘留的”,是指依照本法第三十條規定,外國正式提出引渡請求前,因緊急情況申請對將被請求引渡的人采取羈押措施,公安機關根據外國的申請而采取的引渡拘留措施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因被請求引渡人已經在押,不需要另行查找,最高人民法院在接到外交部轉來的引渡請求書及其所附文件和材料后,應當將引渡請求書及其所附文件和材料及時轉交有關高級人民法院進行審查。這里規定的“有關高級人民法院”,即指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負責審查引渡案件的高級人民法院。
第二款是關于最高人民法院在接到引渡請求書后,對于被請求引渡人未被引渡拘留的,如何進行具體處理的規定。根據本款規定,在此情況下,應當按照以下程序進行:(1)最高人民法院通知公安部查找被請求引渡人。在通知中,最高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公安部有關被請求引渡人的必要情況。(2)公安部在接到最高人民法院通知后,應當下令有關公安機關查找被請求引渡人。(3)有關公安機關查找到被請求引渡人后,應當根據情況對被請求引渡人予以引渡拘留或者引渡監視居住,并將此情況報告,由公安部通知最高人民法院。這里規定的“應當根據情況對被請求引渡人予以引渡拘留或者引渡監視居住”,是指公安機關應當具體分析被請求引渡人的實際情況,在引渡拘留和引渡監視居住兩種措施中選擇較為合適的一種,只要能達到有效控制被請求引渡人的目的即可。(4)最高人民法院接到公安部的通知后,確認被請求引渡人已經查找到并采取了必要的引渡強制措施,應當及時將引渡請求書及其所附文件和材料轉交有關高級人民法院進行審查。
第三款是關于被請求引渡人不在我國境內或者查找不到的如何處理的規定。本款規定的“確認被請求引渡人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是指公安機關經查找后,證實被請求引渡人已經離開我國或者在我國以外的某個地方:“查找不到被請求引渡人”,是指公安機關經過多方努力查找,確實無法找到被請求引渡人。在上述兩種情況下,有關公安機關應當向公安部及時報告,公安部應當及時將被請求引渡人不在我國境內或者查找不到被請求引渡人的情況通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接到公安部的通知后,應當及時將上述查找情況通知外交部,由外交部通知請求國。
第二十一條? 最高人民檢察院經審查,認為對引渡請求所指的犯罪或者被請求引渡人的其他犯罪,應當由我國司法機關追訴,但尚未提起刑事訴訟的,應當自收到引渡請求書及其所附文件和材料之日起一個月內,將準備提起刑事訴訟的意見分別告知最高人民法院和外交部。
「釋義」? 本條是關于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引渡案件如何進行審查,提出意見的規定。
本法第九條規定,對于外國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提出引渡請求,中華人民共和國對于引渡請求所指的犯罪具有刑事管轄權,并且對被請求引渡人正在進行刑事訴訟或者準備提起刑事訴訟的,可以拒絕引渡。根據上述規定,對于外國引渡的犯罪我國具有刑事管轄權,并決定追訴的,不得引渡給外國;對于被請求引渡人有其他犯罪,應當由我國司法機關追訴的,應當根據情況作出暫緩引渡或者臨時引渡的決定。我國檢察機關作為國家的公訴機關,擔負著追訴犯罪的職責,本法規定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引渡案件進行關于我國是否具有司法管轄權,是否追訴的審查提出意見,是必要的。
根據本條的規定,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引渡案件的審查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一、請求國提出的引渡請求所指的犯罪,我國司法機關是否有管轄權。
這里所說的“引渡請求所指的犯罪”,是指請求國根據本法第十條、第十二條規定提交的請求書中載明的準備對被請求引渡人進行刑事追究的犯罪。對于引渡請求所指的犯罪,我國司法機關是否具有刑事管轄權,主要是根據我國刑法總則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適用范圍的規定進行審查。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1)"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都適用本法?!埃ㄐ谭ǖ诹鶙l)(2)"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或者航空器內犯罪的,也適用本法。”(刑法第六條)(3)"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規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埃ㄐ谭ǖ诎藯l)根據刑法的上述規定,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引渡案件的審查中,主要審查引渡請求所指的犯罪是否是發生在我國領域內(包括在我國船舶或者航空器內犯罪)、被請求引渡人是否是在我國領域外,針對我國或者我國公民實施的犯罪,從而確定我國司法機關對引渡所指的犯罪是否具有刑事管轄權。
二、被請求引渡人是否有引渡請求所指的犯罪以外的犯罪,我國是否具有管轄權。
本條規定的“被請求引渡人的其他犯罪”,是指除引渡請求所指的犯罪以外,根據我國刑法分則中的有關規定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的犯罪。這里的“其他犯罪”可以是發生在請求國提出引渡請求前,也包括引渡請求提出后,被請求引渡人實施了我國司法機關有管轄權的犯罪。這些犯罪,請求國在引渡請求中并沒有涉及,沒有提出引渡這些犯罪,而這些犯罪可能是發生在我國領域內,也可能是發生在我國領域外針對我國國家或者公民實施的犯罪。
三、對于引渡請求所指的犯罪或者被請求引渡人的其他犯罪,是否應當由我國司法機關追訴。
在確認我國對引渡請求所指的犯罪或者被請求引渡人的其他犯罪具有刑事管轄權的情況下,最高人民檢察院提出是否追訴的意見。有些犯罪雖然我國具有刑事管轄權,但請求國也具有刑事管轄權,需要根據犯罪的具體情況和其他情況綜合考慮。對于認為應當由我國司法機關追訴的,提出追訴意見。最高人民檢察院審查中,對于已經提起刑事訴訟的案件,不需要再提出意見,其職責主要是對還尚未提起刑事訴訟的案件,提出準備提起刑事訴訟的意見。
根據本條規定,最高人民檢察院在審查中發現有上述情形之一的,應當自收到外交部轉來的引渡請求書及其所附文件和材料之日起一個月內,將準備提起刑事訴訟的意見分別告知最高人民法院和外交部。這里規定的“一個月內”,是根據本法第19條的規定,外交部將引渡請求書及其所附文件和材料轉交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收到這些材料之日起計算一個月以內。根據審查,最高人民檢察院如果認為應當對被請求引渡人進行追訴,應當在法定的時間內寫出準備提起刑事訴訟的意見,告知最高人民法院和外交部。
第二十二條? 高級人民法院根據本法和引渡條約關于引渡條件等有關規定,對請求國的引渡請求進行審查,由審判員三人組成合議庭進行。
「釋義」? 本條是關于高級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本法和引渡條約關于引渡條件等有關規定審查引渡案件,以及審查引渡案件時合議庭組成方式的規定。
根據本法的規定,引渡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高級人民法院審查,作出符合引渡條件或者不引渡的裁定后,報請最高人民法院復核。對于高級人民法院應當如何進行審查,以及應當采取什么方式進行審查,本條作出了明確規定。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一、高級人民法院審查引渡案件主要有兩個依據,即本法關于引渡條件的規定和引渡條約中關于引渡條件的規定。
高級人民法院審查引渡案件,首先要審查引渡請求是否符合引渡法中關于引渡條件的規定,即本法第二章第一節的規定。對于符合引渡條件要求的或者不符合引渡條件要求的,應當根據本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作出裁定。在審查中,如果高級人民法院認為需要請求國補充材料的,也可以根據本法第二十七條的規定,通過外交部要求請求國補充材料。其次,高級人民法院要審查引渡請求是否同時符合引渡條約中關于引渡條件的規定。對于請求國的引渡請求,高級人民法院要審查該國是否與我國締結有雙邊引渡條約或者我國與該請求國共同參加了某引渡條約,或者我國與該請求國締結或者共同參加了載有引渡條款的其他條約。對于這些條約中,如果涉及引渡條件的規定,在審查中必須審查是否符合這些條件的規定。
二、高級人民法院審查引渡案件,應當由審判員三人組成合議庭進行。
關于合議庭的組成方式問題上,引渡法規定了由三名審判員組成合議庭進行。即審查引渡案件實行合議制。關于合議制的工作方式、人員配備等問題,除法律規定應當回避等特殊情形外,應當按照法院對合議制的有關規定執行。三名審判員對引渡案件進行審查后進行評議并作出裁定。應當注意的是,如果三名審判員意見出現分歧,應當按照多數人的意見作出裁定,但是少數人的意見應當寫入筆錄。
第二十三條? 高級人民法院審查引渡案件,應當聽取被請求引渡人的陳述及其委托的中國律師的意見。高級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最高人民法院轉來的引渡請求書之日起十日內將引渡請求書副本發送被請求引渡人。被請求引渡人應當在收到之日起三十日內提出意見。
「釋義」? 本條是關于高級人民法院審查引渡案件,應當聽取被請求引渡人的意見,發送引渡請求書副本及被請求引渡人提出意見期限的規定。
本條規定了高級人民法院在審查引渡案件時應當做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應當聽取被請求引渡人的陳述及其委托的中國律師的意見。這里所說的“聽取”應當是當面聽取被請求引渡人本人的意見,不能僅僅通過書面審查材料就作出是否符合引渡條件的裁定。聽取被請求引渡人的陳述,聽取被請求引渡人委托的中國律師的意見,是引渡案件審查的必經程序。規定這一程序主要是為了保護被請求引渡人的合法權利,正確處理引渡案件?!氨徽埱笠扇说年愂觥敝饕ū徽埱笠扇藢τ谝烧埱笏阜缸锴闆r的說明,本人對引渡所持的態度及理由等。“中國律師的意見”是指被請求引渡人聘請的律師從法律與事實方面來提出對被請求引渡人不應采取引渡措施的理由。大體相當于訴訟中為被告人的辯護。高級人民法院在聽取被請求引渡人及其委托的律師的意見時,對于其意見中合理的部分,應當認真予以考慮。
二、高級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最高人民法院轉來的引渡請求書之日起十日內將引渡請求書副本發送被請求引渡人。
這是對高級人民法院的工作要求,即自收到最高人民法院轉來的材料之日起,必須在十日之內將引渡請求書副本發送被請求引渡人。這樣規定主要是為了使被請求引渡人盡快知悉其被請求引渡的罪名和相關證據材料,以便為自己提出辯護。這里規定的“十日內”是指連續計算的十日,包括休息日在內。
另外,本條還規定了被請求引渡人的權利,即自收到引渡請求書副本之日起三十日內提出意見。
被請求引渡人收到引渡請求書后,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意見:一是,引渡請求書中所指的犯罪是否存在,是否符合本法或者有關引渡條約規定的引渡條件;二是,引渡請求書中所指的犯罪是否有應當拒絕引渡的情形。如被請求引渡人是否是因為種族、宗教或者政治見解等受到不公正待遇;是否是純軍事犯罪等等;三是,引渡請求書中所指的犯罪是否有可以拒絕引渡的情形。
被請求引渡人提出上述幾個方面的意見,應當以書面的形式提出,并且應當在收到材料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審查該案的高級人民法院提出。如果超過該期限,則視為對引渡請求書放棄提出意見。
第二十四條? 高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后,應當分別作出以下裁定;(一)認為請求國的引渡請求符合本法和引渡條約規定的,應當作出符合引渡條件的裁定。如果被請求引渡人具有本法第四十二條規定的暫緩引渡情形的,裁定中應當予以說明;(二)認為請求國的引渡請求不符合本法和引渡條約規定的,應當作出不引渡的裁定。
根據請求國的請求,在不影響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正在進行的其他訴訟,不侵害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任何第三人的合法權益的情況下,可以在作出符合引渡條件的裁定的同時,作出移交與案件有關財物的裁定。
「釋義」? 本條是關于高級人民法院審查引渡案件后,如何作出裁定的規定。
根據本條規定,高級人民法院在審查引渡案件后,對引渡請求中所指的犯罪是否符合引渡條件,應當以裁定的方式作出。請求國請求引渡的目的,是為了追究犯罪,對被請求引渡人作出判決或者執行刑罰,對于我國而言,并不對引渡請求所指的犯罪的事實進行調查,也不對證據是否真實可靠進行審查和質證,僅對請求國提出的材料是否符合引渡條件進行審查。因此,我國不是以判決的形式對其是否發生了犯罪,犯罪證據是否確實充分進行認定,而僅是從程序上對其是否合乎引渡條件進行審查,并以裁定的方式作出。
根據本條規定,高級人民法院審查引渡案件主要有兩種裁定:一、高級人民法院認為請求國的引渡請求符合本法和引渡條約規定的,作出符合引渡條件的裁定。
高級人民法院審查引渡案件,主要是根據本法第二章第一節關于引渡條件的規定進行審查。另外,高級人民法院還要同時審查我國與請求國締結或者共同參加的引渡條約或者載有引渡條款的其他條約中關于引渡條件的規定是否符合。如果經過審查,符合這些條件的,應當作出符合引渡條件的裁定。
高級人民法院在作出符合引渡條件裁定時,應當注意兩個方面:一是如果被請求引渡人具有本法第四十二條規定的暫緩引渡情形的,裁定中應當予以說明。本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國務院決定準予引渡時,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機關正在對被請求引渡人由于其他犯罪進行刑事訴訟或者執行刑罰的,可以同時決定暫緩引渡?!睂τ跁壕徱傻奶岢鲋饕腥齻€渠道:第一是最高人民檢察院在審查引渡案件時,認為引渡請求所指的犯罪以外的其他犯罪,我國司法機關應當追訴的,提出準備提起刑事訴訟的意見的,包括我國司法機關已經立案,正在偵查階段和正在進行審查起訴的;第二是對被請求引渡人的犯罪案件已偵查終結,正在人民法院審理之中;第三是被請求引渡人已經被定罪量刑,正在被執行刑罰。高級人民法院在審查引渡案件過程中,認為雖然該犯罪符合引渡條件,但是由于我國正在對被請求引渡人就其他犯罪予以追究,應當在裁定符合引渡條件的同時,將具備暫緩引渡情形的情況在裁定書中予以說明。這里的說明本身并不是一種裁定,只是對是否具備暫緩引渡情形的一種說明。是否決定暫緩引渡的權力,根據本法規定,不是由高級人民法院或者最高人民法院行使,而是由國務院行使。
應當注意的第二個方面是,高級人民法院在作出符合引渡條件裁定的同時,根據請求國的請求,在不影響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正在進行的其他訴訟,不侵害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任何第三人的合法權益的情況下,可以作出移交與案件有關財物的裁定。
這里規定的“移交與案件有關財物的裁定”與是否符合引渡條件的裁定是兩個不同的裁定。這個裁定不依附于是否符合引渡條件的裁定,根據本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如果被請求引渡人死亡、逃脫或者其他原因而無法執行引渡時,也可以向請求國移交與案件有關的財物。需要指出的是,移交與案件有關的財物的前提,必須是不影響我國司法機關進行的訴訟活動,也不侵害任何第三人的合法權益。如果我國司法機關正在進行的訴訟涉及引渡案件中的財物,或者引渡案件中的財物雖與我國正在進行的訴訟沒有關系,但有第三人對這些財物提出請求,與被請求引渡人有爭議或者糾紛的,均不能作出這種移交的裁定。
二、高級人民法院經過審查認為請求國的請求不符合本法和引渡條約規定的,應當作出不引渡的裁定。
高級人民法院作出不引渡裁定,主要是考慮以下內容:一是請求國的請求不符合本法第二章第一節中關于引渡條件的規定;二是請求國的請求不符合我國與請求國締結或者共同參加的引渡條約或者載有引渡條款的其他條約中關于引渡條件的規定;三是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提出的就引渡請求所指的犯罪準備對被請求引渡人提起刑事訴訟的意見;四是我國司法機關已經就引渡請求所指的犯罪對被請求引渡人行使刑事管轄權,正在進行刑事訴訟或者執行刑罰等。對于具備上述情況的,高級人民法院應當作出不引渡的裁定。
第二十五條? 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符合引渡條件或者不引渡的裁定后,應當向被請求引渡人宣讀,并在作出裁定之日起七日內將裁定書連同有關材料報請最高人民法院復核。
被請求引渡人對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符合引渡條件的裁定不服的,被請求引渡人及其委托的中國律師可以在人民法院向被請求引渡人宣讀裁定之日起十日內,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意見。
「釋義」? 本條是關于高級人民法院作出裁定后應當向被請求引渡人宣讀,并在規定的期限內報請最高人民法院復核,以及被請求引渡人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意見的規定。
本條的規定主要是從保護被請求引渡人的權益角度考慮,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高級人民法院作出裁定后,應當將裁定書的內容向被請求引渡人宣讀。這里規定的“宣讀”是指作出裁定后,應當當面向被請求引渡人宣讀,告知其符合引渡條件的依據或者不引渡裁定作出的根據,使其了解案件的審查結果。
二是,為了保證引渡的正確,本法規定高級人民法院作出裁定后,應當在七日內報請最高人民法院復核,體現了我國對待引渡案件的慎重和認真態度。本條對高級人民法院報請最高人民法院復核的時間作出了規定,即七日內,從作出裁定之日起計算。
三是,被請求引渡人對符合引渡條件裁定不服的,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意見。本條對被請求引渡人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意見規定了具體時間,即自高級人民法院向被請求引渡人宣讀裁定之日起十日內。對于提出意見的方式,可以是被請求引渡人本人,也可以是被請求引渡人委托的中國律師。在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意見方面,主要是被請求引渡人認為不符合引渡條件,對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定不服,而提出改變裁定的意見。法律規定被請求引渡人及其委托的中國律師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意見,由我國最高人民法院作出最終裁定,是為了給被請求引渡人一個救濟的渠道。
在實踐中,被請求引渡人及其委托的中國律師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意見,可以向原審查引渡案件的高級人民法院提出,由高級人民法院報最高人民法院,也可以直接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意見。最高人民法院收到被請求引渡人及其委托的律師的意見后,主要是通過書面審理的方式予以審查。最高人民法院經過審查后作出的裁定,應當按照本法第二十八條的規定送達被請求引渡人。
第二十六條? 最高人民法院復核高級人民法院的裁定,應當根據下列情形分別處理:(一)認為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定符合本法和引渡條約規定的,應當對高級人民法院的裁定予以核準;(二)認為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定不符合本法和引渡條約規定的,可以裁定撤銷,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查,也可以直接作出變更的裁定。
「釋義」? 本條是關于最高人民法院如何復核引渡案件的規定。
根據本法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對引渡案件具有最終的司法審查權。請求國的請求是否符合引渡法和引渡條約中規定的引渡條件,最終是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由于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的引渡條件,涉及適用法律問題,屬于司法機關的職責范疇,因此,法律將司法審查最終的決定權賦予最高人民法院,也體現了國家對此類案件的慎重,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引渡法也是這樣規定的。
根據本條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復核高級人民法院的裁定,主要有三種處理方式:一、認為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定符合本法和引渡條約規定的,應當對高級人民法院的裁定予以核準。
這里規定的“認為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定符合本法和引渡條約規定的”,包含有兩方面的內容,即:一是高級人民法院經過審查后,認為請求國的請求符合本法和引渡條約的規定,作出符合引渡條件的裁定。最高人民法院經過復核認為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符合引渡條件的裁定是正確的,對高級人民法院的裁定予以核準。二是高級人民法院經過審查后,認為請求國的請求不符合本法和引渡條約的規定,作出不引渡的裁定。最高人民法院經過復核認為高級人民法院作出不引渡的裁定是正確的,對高級人民法院的裁定予以核準。這里規定的“核準”也是一種裁定,最高人民法院核準的裁定一經作出,司法審查即告結束,應當在七日內送交外交部和送達被請求引渡人。
二、認為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定不符合本法和引渡條約規定的,裁定撤銷,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查。
這里規定的“認為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定不符合本法和引渡條約規定的”,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即:一是最高人民法院認為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符合引渡條件的裁定不正確;二是最高人民法院認為高級人民法院作出不引渡的裁定不正確。出現上述情形主要是基于以下幾個方面:(1)高級人民法院裁定適用本法或者引渡條約不正確;(2)高級人民法院的裁定適用本法或者引渡條約不全面;(3)請求國的請求沒有按照本法及引渡條約的規定提供相應的文件;(4)高級人民法院在審查中存在違反法律程序規定的情形等。對于具備上述情形的,最高人民法院可以裁定撤銷高級人民法院的裁定,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查。高級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本法第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條及相關規定,重新予以審查。
三、認為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定不符合本法和引渡條約規定的,裁定撤銷,直接作出變更的裁定。
最高人民法院認為高級人民法院的裁定不符合本法和引渡條約規定,“直接作出變更的裁定”,主要有兩種情形:一是將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的不引渡裁定改為符合引渡條件的裁定。這種裁定作出后,應當在七日內將裁定書送交外交部,并同時送達被請求引渡人,高級人民法院的裁定被撤銷。二是將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的符合引渡條件的裁定改為不引渡的裁定,同時撤銷高級人民法院的裁定。根據本法規定,最高人民法院不引渡裁定的作出,意味著引渡案件的審查就此終止,是終局性的。這種裁定作出后也應當在七日內送交外交部和被請求引渡人,并由外交部將不引渡的決定直接通知請求國。對于已經被采取強制措施的被請求引渡人,應當立即通知公安機關解除強制措施。
最高人民法院在復核高級人民法院的裁定時,應當充分考慮被請求引渡人及其委托的中國律師提出的意見,以及最高人民檢察院提出的意見,在復核過程中,應當全面地、真實地審查各方意見,作出正確的裁定。
第二十七條? 人民法院在審查過程中,在必要時,可以通過外交部要求請求國在三十日內提供補充材料。
「釋義」? 本條是關于人民法院在審查引渡請求時有權通過外交部要求請求國提供必要補充材料的規定。
根據本法第十六條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高級人民法院對請求國提出的引渡請求是否符合引渡法和引渡條約關于引渡條件等規定進行審查并作出裁定,最高人民法院對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定進行復核。本條中規定的“人民法院”既包括最高人民法院,也包括最高人民法院指定審查引渡案件的高級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進行司法審查的目的就是確定請求國提出的引渡請求是否符合引渡法和引渡條約關于引渡條件等規定,這種審查中大量工作是通過對請求國提供的材料的詳細審查實現的。人民法院主要審查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請求國提出的引渡請求是否符合我國引渡法、引渡條約規定的引渡條件,即有關材料是否能夠證明引渡案件符合本法第七條的引渡條件的規定,如證明引渡請求所指行為根據請求國法律已構成犯罪等;二是審查引渡案件是否具有本法第八條、第九條規定的應當或者可以拒絕引渡的情形。如被引渡人是否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等;三是引渡程序等方面是否符合引渡法的規定,如請求國是否作出不將被引渡人引渡第三國的保證等。這就要求請求國提供的材料必須是依照引渡法和引渡條約的規定,種類齊全、充分翔實,以使人民法院準確、快捷地進行審查,并作出正確的裁定。人民法院在審查過程中,如果發現請求國提供的材料沒有達到上述的要求,在必要時,可以通過外交部要求請求國在三十日內提供補充材料。本條中規定的“在必要時”,是指人民法院在審查過程中認為請求國依據引渡法和引渡條約的規定還必須提供一些必要的補充材料,主要是指以下幾種情況:一是根據引渡法和引渡條約的規定缺少必備材料的。如沒有提供證明被請求引渡人國籍材料的或是沒有提供必要的犯罪證據材料的等;二是雖然提供的材料的種類依據引渡法和引渡條約的規定是齊全的,但是某一種或幾種材料不清楚、不充分,不足以說明問題。如指控被請求引渡人犯罪的材料不清楚、請求國國內法依據不充分等,這需要進一步補充材料;三是人民法院認為請求國應當提供的必備的基本材料以外的說明材料,否則可能影響引渡裁定的正確性。如人民法院認為被請求引渡人可能因其種族原因而被執行刑罰或者有可能受到不人道待遇,則應要求請求國出具相應的說明材料。
人民法院要求被請求國提供補充材料應當通過外交部提出,對此,引渡法第四條有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外國之間的引渡,通過外交途徑聯系。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為指定的進行引渡的聯系機關?!北痉ㄒ幎ㄍㄟ^外交部向請求國提出補充材料的要求,保證了引渡法條文之間的協調一致。
人民法院要求被請求國提供補充材料不是無限期的,本條規定被請求國應當在三十日內提供。被請求國沒有在規定期限內提供補充材料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據現有的材料作出是否符合引渡條件的裁定。
第二十八條? 最高人民法院作出核準或者變更的裁定后,應當在作出裁定之日起七日內將裁定書送交外交部,并同時送達被請求引渡人。
最高人民法院核準或者作出不引渡裁定的,應當立即通知公安機關解除對被請求引渡人采取的強制措施。
「釋義」? 本條是關于最高人民法院核準或者變更的裁定書應當于七日內送交外交部和被請求引渡人,以及對核準或者作出不引渡裁定的被請求引渡人應當立即解除強制措施的規定。本條共分兩款。
第一款是關于最高人民法院核準或者變更的裁定書,應當在作出裁定之日起七日內送交外交部和被請求引渡人的規定。本款也是關于最高人民法院向外交部、被請求引渡人送達裁定書的期限的規定。根據本法第二十六條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復核高級人民法院的裁定,認為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定符合本法和引渡條約規定的,應當對高級人民法院的裁定予以核準;認為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定不符合本法和引渡條約規定的,可以裁定撤銷,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查,也可以直接作出變更的裁定。無論最高人民法院是核準還是變更高級人民法院的裁定,也無論最高人民法院作出或核準的是符合引渡條件的裁定還是不引渡裁定,根據本款的規定,都要在其作出裁定之日起七日內將裁定書送交外交部,以便外交部按本法第二十九條的規定,分別不同情況通知請求國或者報送國務院。同時,最高人民法院還要在七日內將裁定書送達被請求引渡人。
本條第二款是關于最高人民法院核準或者作出不引渡裁定的應當立即通知公安機關解除對被請求引渡人采取的強制措施的規定。根據本法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對高級人民法院的裁定進行復核后作出的裁定,是司法審查的最終局的裁定。司法審查決定不引渡的情況有兩種:一是最高人民法院核準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的不引渡的裁定;二是最高人民法院對于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的符合引渡條件的裁定予以變更,直接作出不引渡的裁定。其作出的不引渡的裁定是引渡程序的最終決定。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條的規定,對被請求引渡人采取的強制措施包括引渡拘留、引渡逮捕、引渡監視居住,這些強制措施由公安機關執行。對被請求引渡人根據不同情況采取強制措施是為了及時有效地控制被請求引渡人,以保證引渡的正常進行。如果最高人民法院核準或者作出不引渡裁定,應當立即通知公安機關解除對被請求引渡人采取的強制措施。一般來說是由最高人民法院通知公安部,公安部通知下級具體執行強制措施的公安機關解除對被請求引渡人采取的強制措施。
第二十九條? 外交部接到最高人民法院不引渡的裁定后,應當及時通知請求國。
外交部接到最高人民法院符合引渡條件的裁定后,應當報送國務院決定是否引渡。
國務院決定不引渡的,外交部應當及時通知請求國。人民法院應當立即通知公安機關解除對被請求引渡人采取的強制措施。
「釋義」? 本條是關于最高人民法院作出不引渡或者符合引渡條件的裁定后,外交部進一步處理引渡案件的程序和國務院最終決定引渡的規定。本條共分三款。
本條第一款是關于外交部在接到最高人民法院不引渡的裁定后,應當及時通知請求國的規定。根據本法第二十六條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可以核準高級人民法院不引渡的裁定,也可以變更高級人民法院的裁定而直接作出不引渡的裁定。最高人民法院對請求國提出的引渡請求進行司法審查是根據引渡法和引渡條約的規定進行的,這些規定是我國主權、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的保證,也是我國與外國在平等互惠的基礎上進行引渡合作的保證,因而任何引渡的進行必須是符合這些規定的,如果最高人民法院認為請求國的引渡請求不符合引渡法和引渡條約規定的,應當作出不引渡的裁定。這種裁定是終局的生效裁定。最高人民法院作出不引渡的裁定后,應當按照本法第二十八條的規定及時通知外交部,外交部應當及時通知請求國。
本條第二款是關于外交部接到最高人民法院符合引渡條件的裁定后,應當報送國務院決定是否引渡的規定。究竟由何部門決定引渡,在立法時,各個部門和一些學者專家有不同的意見,有的認為既然最高人民法院不引渡的裁定是終局生效裁定,那么引渡也應當由最高人民法院裁定,這樣法律規定才協調一致,而且如果由行政部門決定,會有行政權干涉了司法權之嫌;有的認為引渡問題不是純粹的法律問題,要綜合考慮國家關系、主權、平等等多種因素,顯然,在這方面由行政部門來決定更為合適。各國引渡法在這方面的規定也不一致,有的是由司法部門來最終決定是否引渡,但大多是由行政部門來決定。在充分綜合聽取了各方面的意見、研究了許多國家在這方面的規定、經過認真論證后,本款規定:外交部在接到最高人民法院符合引渡條件的裁定后,應當報送國務院決定是否引渡。也就是由最高行政機關來最終決定是否引渡,其前提是最高人民法院已經作出了符合引渡條件的裁定。這樣規定的理由是:(一)引渡的問題涉及到國家的主權、利益和安全,還要考慮到國家關系和國際因素,由我國政府決定為宜;(二)引渡的問題不是純粹意義上的法律訴訟問題,人民法院進行司法審查主要是在法律形式上審查其是否符合最基本的法律規定,而并不審查該引渡案件可能涉及到的國家間的關系、主權平等的原則等各種情形,最高行政機關在這方面掌握更多的情況,由它來作出最終決定顯然更符合國家利益;(三)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也是這種做法;(四)由最高行政機關而不是作為其一個部門的外交部來決定是否引渡,體現了我國對引渡問題的充分重視。國務院對引渡的決定,并不是對人民法院關于符合引渡條件的裁定的否定,而是綜合考慮各種因素作出的決定,不存在行政權否定司法權的問題。
本條第三款是關于國務院決定不引渡的,如何通知請求國以及解除對被請求引渡人采取的強制措施的規定。這里規定的“國務院決定不引渡的”,是指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符合引渡條件的裁定,由外交部報送國務院后,國務院考慮到政治、主權和國家利益等因素,認為不應當引渡的,可以決定不引渡。國務院作出的不引渡的決定是最終生效的決定,外交部應當及時將不引渡的決定通知請求國。同時,由于對被請求引渡人所采取的強制措施是應請求國的要求,為了保證引渡的順利進行而采取的。因此,在國務院作出不引渡的決定后,應當及時解除對被請求引渡人采取的強制措施。本條規定的程序是由人民法院立即通知公安機關解除對被請求引渡人采取的強制措施,一般來說,是由外交部通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通知公安部,由公安部通知其下級具體執行強制措施的公安機關解除對被請求引渡人采取的強制措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2018修正)
201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2007-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
1988-09-05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1999修訂)
1999-12-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2004)
2004-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西聯邦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6-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保加利亞共和國關于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1993-06-02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2013年修訂)
2013-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議事規則
1987-11-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加拿大政府領事協定》的決定
199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在1999年12月19日前開展工作的決定
1999-07-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2000-08-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6-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2016修正)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口岸衛生監督辦法(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714號)
2019-04-23出入境邊防檢查條例
1970-01-01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2017年修正)
2017-05-022015年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轉變政府職能工作方案
2015-05-12違反《鐵路安全管理條例》行政處罰實施辦法
2013-12-24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調整管理規定的通知
2013-12-02殘疾人教育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常州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3-08-1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6-23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1國務院關于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3-02-05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07-09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7-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浙江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