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加強國營工業企業使用國外借款的會計核算,合理使用國外借款,提高項目投資效益,根據財政部(91)財國債字第069號文件附發的《關于固定資產投資利用國外借款財務管理暫行規定》的有關規定,現對國營工業企業使用國外借款有關會計處理規定如下:
一、關于記帳匯率和帳面匯率。國營工業企業對國外借款業務的會計核算,應以人民幣為記帳本位幣。企業發生外幣業務時,應當將有關外幣金額折合為人民幣記帳,并登記外國貨幣金額和折合率。外幣金額增加時,按記帳匯率折合為人民幣記帳;減少時,按帳面匯率折合為人民幣記帳。記帳匯率,根據業務發生時的國家外匯牌價(原則上采用中間價,下同)作為折合率,也可以采用當月1日的國家外匯牌價作為折合匯率。帳面匯率,可以采用先進先出、加權平均等方法計算。
二、關于外幣存款。經批準開設外幣存款戶的企業,應在“201專項存款”科目下,設置“人民幣存款”和“外幣存款”兩個明細科目,核算企業存入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人民幣和外幣存款。外幣存款包括使用國外借款轉存的外幣存款、從國外貸款機構提取的周轉金存款等。專項存款并應按照銀行名稱、存款種類和不同的貨幣分別進行明細核算。企業外匯額度的收支,應另設備查簿登記,不通過專項存款科目核算。
企業經批準將借入的外幣資金兌換人民幣資金彌補國內投資不足時,應按實際兌換的人民幣金額,借(增)記“專項存款——人民幣存款”科目,按帳面匯率折合的人民幣金額,貸(減)記“專項存款——外幣存款”科目,按其差額,借(減)記或貸(增)記“專用借款”科目。
三、關于基建借款。企業應在“411基建借款”科目下,設置“國內借款”和“國外借款”兩個明細科目,并按照建設單位交付使用各項財產的性質分別“固定資產借款”“流動資產借款”“其他支出借款”進行明細核算。
1.企業收到建設單位購建完成交付使用的固定資產、流動資產等,按照建設單位交付使用財產明細表中確定的人民幣價值,借(增)記“固定資產”“原材料”(計劃成本)“待核銷基建支出”等科目,貸(增)記“基建借款——國外借款(”固定資產借款“、”流動資產借款“、”其他支出借款“)科目,借(增)或貸(減)記”材料成本差異“科目。在登記”基建借款“科目時,還應按照交付使用財產明細表中注明的外幣金額和折合率,登記外國貨幣金額和折合率(下同)。
2.歸還基建借款時,按還款時國家外匯牌價折合的人民幣金額大于帳面人民幣金額的差額,借(增)記“待核銷基建支出”科目,貸(增)記“基建借款”科目;按還款時國家外匯牌價折合的人民幣金額小于帳面人民幣金額的差額,作相反的會計分錄。同時按還款數,借(減)記“基建借款”科目,貸(減)記“銀行存款”等科目。并按照不同的還款資金來源,借(增或減)記“利潤分配”“應交稅金”“專用基金”等科目,貸(減)記“待核銷基建支出”科目。
3.企業按規定用調劑外匯額度配套人民幣歸還基建借款,調劑外匯用人民幣支付的外匯價差,記入“待核銷基建支出”,借(增)記“待核銷基建支出”科目,貸(減)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四、關于專項工程借款。企業應在“414專用借款”科目下,設置“國內借款”和“國外借款”兩個明細科目,核算企業向國內或國外借入的各種用于固定資產投資的借款。“國外借款”應按外國政府貸款、國際金融組織貸款、國際商業組織貸款等貸款部門和貸款種類分別進行明細核算。
1.企業利用國外借款進口設備、支付有關費用(包括進口設備價款、運輸費、承諾費、手續費等)時,按照實際支付的價款和規定的匯率折合的人民幣金額,借(增)記“固定資產”“專項物資”“專項工程支出”等科目,貸(增)記“專用借款——國外借款”科目。企業支付的設備價款、運輸費、承諾費、手續費等,計入固定資產價值。
2.企業利用國外借款進行專項工程所發生的支出,仍然通過“專項工程支出”科目核算。其核算方法,按照現行有關規定處理。
企業按規定用調劑外匯額度配套人民幣歸還專用借款,調劑外匯支付的人民幣價差,通過“專項工程支出”科目核算。企業發生的調劑外匯價差,借(增)記“專項工程支出”科目,貸(減)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3.借款項目竣工交付使用時,“專用借款——國外借款”科目的外幣余額中用于專項工程的部分,按照項目完工交付使用時的外匯牌價折合的人民幣金額,與其帳面人民幣金額的差額,計入“專項工程支出”科目,計入固定資產價值。按照項目完工交付時的國家外匯牌價折合的人民幣金額大于帳面人民幣金額的差額,借記“專項工程支出”科目,貸記“專用借款——國外借款”科目;按照項目完工時的國家外匯牌價折合的人民幣金額小于帳面匯率的差額,作相反的會計分錄。同時,結轉專項工程,借(增)記“固定資產”科目,貸(增)記“固定基金”科目。
4.歸還專用借款時,按還款時國家外匯牌價折合的人民幣金額與其帳面人民幣金額的差額,計入“專項工程支出”科目(不再調整固定資產價值)。按還款時國家外匯牌價折合的人民幣金額大于帳面人民幣金額的差額,借(增)記“專項工程支出”科目,貸(增)記“專用借款——國外借款”科目;按還款時國家外匯牌價折合的人民幣金額小于帳面人民幣金額的差額,作相反的會計分錄。同時按還款數,借(減)記“專用借款”科目,貸(減)記“銀行存款”“專項存款”等科目,并按照不同還款的資金來源,借(增或減)記“利潤分配”“應交稅金”“專用基金”等科目,貸(減)記“專項工程支出”科目。
企業如用外幣存款償還外幣專用借款,應按外幣金額和各自的帳面匯率折合的人民幣金額,借(減)記“專用借款”科目,貸(減)記“專項存款”科目,并將人民幣金額之間的差額,計入“專項工程支出”科目;同時,按照不同的還款資金來源,借(增或減)記“利潤分配”“應交稅金”“專用基金”等科目,貸(減)記“專項工程支出”科目。
5.經批準由財政部門補貼或墊付國外借款利息的企業,應支付的國外借款利息,仍通過“專項工程支出”科目核算,應支付的利息,借(增)記“專項工程支出”科目,貸(增)記“專用借款”科目。企業收到財政部門的專項撥款時,借(增)記“專項存款”科目,貸(減)記“專項工程支出”科目(補貼利息),或貸(增)記“專項應付款”(墊付利息)科目。支付利息時,借(減)記“專用借款——國外借款”科目,貸(減)記“專項存款”科目。歸還財政墊付利息時,借(減)記“專項應付款”科目,貸(減)記“專項存款”“銀行存款”等科目。
五、關于國外贈款。企業接受的捐贈,如為現金捐贈,按照受贈的金額折合為人民幣入帳;如為實物捐贈,對于附有發票帳單的,按照發票帳單所列金額折合為人民幣入帳;無發票帳單的,參照同類實物的國內或國際市場價格入帳。企業收到的捐贈,借(增)記“固定資產”“原材料”(計劃成本)“銀行存款”“專項存款”等科目,貸(增)記“固定基金”“流動基金”科目,借(增)記或貸(減)記“材料成本差異”科目。
六、會計報表。企業的“基建借款及專項借款表”(會工22表),應按如下格式填報(格式附后)。
“基建借款及專項借款表”編制說明如下:
1.本表反映企業在年度內基建借款、專項借款(包括專用借款、投資借款、應付債券、應付引進設備款,下同)的增減變動和結欠情況。編制本表是為了分析基建借款、專項借款的借入、歸還情況,檢查償還借款計劃和合同的執行結果。
本表第8行、30行“外幣折合差額”項目,反映由于外匯折合率變動而多付的人民幣數額,少付數以“—”號表示。
2.本表“基建借款”各項目,反映由建設單位隨同購建完成財產的交付使用而轉來的應由生產企業償還的基建借款。應分別國內借款和國外借款及不同借款項目,按開始借入日期先后,依次分欄填列。國外借款欄,并應按借款項目和幣種分別原幣和折合人民幣金額填列。第1至24行各項目的數字和日期,應根據“基建借款”科目的年初、年末余額、本年累計發生額和有關記錄分析填列。
3.本表“專項借款”各項目,應按國內借款、國外借款的種類和應付引進設備款,依次分欄填列。國內借款欄包括:專用借款中的國內借款、投資借款、應付債券(不包括發行的補充流動資金的債券),并分別科目名稱和種類填列;國外借款欄包括專用借款中的國外借款部分,并按外國政府借款、國際金融組織借款、國際商業組織借款等和借款種類分別原幣和折合人民幣金額填列。
第25行至47行各項目數字和日期,應根據“專用借款”“投資借款”“應付債券”“應付引進設備款”科目及其明細科目的年初、年末余額、本年累計發生額和有關記錄分析填列。
本表第32行至38行,反映企業按照規定用借款項目投產后增加的利潤、稅金以及用企業專用基金、借入資金存款利息等歸還借款本息的數額。
4.本表各行數字之間的相互關系如下:
1行+3行-9行=16行;
3行=4行+5行+6行;
9行=10行+11行+12行+13行+14行+15行;
25行+27行-31行=39行;
27行=28行+29行+30行;
31行=32行+33行+34行+35行+36行+37行+38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國務院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暫時調整有關法律規定的行政審批的決定
1970-01-01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的決定
2013-03-14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2012-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2004修訂)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
2009-06-27中國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1983修訂)
1983-09-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的決定(1993)
1993-02-22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理解和執行法律若干問題的解答(六)
1995-02-01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2002-03-15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關銜條例
2003-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尼日利亞聯邦共和國政府領事協定》的決定
2003-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的辦法
2005-03-0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2005-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2006修訂)
2006-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入《國際承認航空器權利公約》的決定
1999-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
1982-12-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國務院對職工退休退職辦法進行部分修改和補充的決定
1983-09-02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辦法
1988-04-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和立法會產生辦法的決定
1990-04-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立法會和司法機關產生辦法的決定
1993-03-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1999)
1999-12-25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2003-03-10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法
2006-04-29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2017修訂)
2017-04-14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獸藥管理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
202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扶貧項目資金績效管理辦法
2018-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