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效日期:2001-12-28
一、為了鼓勵農牧漁業發明創造,加強農牧漁業專利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及有關規定,特制定《農牧漁業專利管理暫行辦法》。
二、農牧漁業專利工作體系包括農牧漁業部專利管理處(以下簡稱部專利處)、農牧漁業部專利事務所(以下簡稱部專利事務所)、各專業的專利代理服務機構以及各農牧漁業單位的專利管理人員。
三、部專利處的職責是:
1、制定農牧漁業專利工作計劃;
2、組織協調農牧漁業專利工作,并進行業務指導;
3、調處農牧漁業部屬單位的專利侵權糾紛;
4、管理農牧漁業許可證貿易和技術進出口中的專利工作;
5、對農牧漁業專利服務機構的業務工作進行指導;
6、開展農牧漁業專利知識的宣傳、普及、教育工作,組織專利管理人員和專利代理人的業務培訓;
7、檢查、監督農牧漁業系統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及有關規定工作;
8、組織農牧漁業專利國際交流工作。
四、部專利事務所和各專業專利服務機構的職責是:
1、提供專利咨詢、撰寫專利申請文件、辦理各種申請手續;
2、為申請人修改申請文件或撰寫意見陳述書,以及為異議人代寫異議書;
3、代理許可證貿易和技術轉讓有關事宜;
4、代辦專利文獻檢索、翻譯、文件打印、復印和其他專利服務工作;
5、接受農牧漁業單位聘請、委派專利律師或者專利代理人為其擔任常年專利顧問。
五、農牧漁業單位的專利管理工作由各單位的科研(技)處負責。科研(技)處內設專職或兼職的專利管理人員。
科研(技)處在專利管理方面的職責是:
1、制定本單位專利工作計劃和組織專利申請;
2、宣傳、普及專利知識;
3、調解本單位內的專利糾紛;
4、組織開展專利實施和許可證貿易工作;
5、保持同部專利處的工作聯系。
六、部專利事務所和各專業專利服務機構可以設專職和兼職專利代理人。專利代理人是指在中國專利局登記注冊、取得專利代理人資格,可以從事專利代理工作的人員。
凡申請作兼職專利代理人的,必須經所在單位同意、向部專利事務所或者各專業專利服務機構辦理申請手續,并填寫《兼職專利代理人申請表》。
部專利事務所或各專業專利服務機構向批準的兼職專利代理人發給聘書。持有聘書的兼職專利代理人有權在批準單位內執行職務。專利申請公布前,專利代理人對專利內容負有保密的義務。
七、農牧漁業專利代理人和管理人員應忠于職守,對徇私舞弊、玩忽職守者,根據情節由所在單位予以批評教育或者行政處分。對故意泄露專利申請人發明內容、剽竊他人發明成果,情節嚴重的由司法部門追究刑事責任。
八、農牧漁業專利范圍包括:
1、新的農牧漁業機械、儀器、儀表、工程、漁船、漁網以及農、獸、漁藥的藥械等;
2、各種農作物新的栽培耕作技術,畜、禽、蠶、蜂、魚、蝦、蟹、貝 、藻新的飼養繁殖技術;
3、農牧漁業產品的加工、保鮮、儲運技術、水產捕撈技術,飼料加工技術,種子處理、保藏技術,農產品烘干、肥料制造、灌溉、再生能源制取技術,熱帶作物和南亞熱帶作物產品加工技術及新的節能技術等;
4、食品、飲料和調味品新的生產方法,動植物品種新的培育方法,農藥、獸藥、漁藥、獸醫疫苗、植物激素、抗菌素新的生產方法,新的農用微生物菌(毒)種篩選分離培養方法,新的培養物以及培養基配方等;
5、植物病蟲害的防治技術、生物防治技術以及土壤的培肥、改良技術,化學物質的分析測試技術;
6、鄉鎮企業、農、牧、漁場(廠、企業)發明的上述范圍以外的新產品及其方法、設備等;
7、飼料及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有效成分混合而成的農藥、化肥及配方技術。
九、任何農牧漁業單位或個人都有權按照專利法對其完成的發明創造向中國專利局申請專利。對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非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壓制。
十、國務院各部、委(局)下達給農牧漁業系統的重大科技項目完成后,為申請專利時不喪失新穎性,申請鑒定單位在部級鑒定前必須先到部專利處登記,鑒定之后攜帶鑒定證書(副本)到部專利處備案并取得“不喪失新穎性證明”。其他省、地、院、所級科技項目,凡是符合專利三性要求的應先申請專利,后安排成果鑒定。
十一、部屬企事業單位申請專利一般委托部專利事務所或者各專業專利代理服務機構辦理。
十二、農牧漁業部專利事務所代理收費辦法,暫按“北京市專利管理局、北京市財政局關于專利代理服務機構收費及其使用辦法的暫行規定”(附后)執行。其他專利代理服務機構可參照執行。
十三、各農牧漁業單位或個人向中國專利局申請專利時,應將申請文件副本一式一份報部專利處備案。
十四、農牧漁業單位或個人需要向外國申請專利的,應當首先向中國專利局申請專利,同時,將申請文件副本一式兩份報部專利處。部專利處按有關規定審核同意后,向申請人出具批準件,到中國專利局辦理優先權證明,同時,委托國務院指定的專利代理機構辦理。
十五、農牧漁業全民所有制單位轉讓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必須經上級主管部門批準。農牧漁業非職務發明創造的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可以轉讓給單位或者個人。轉讓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的,當事人必須訂立書面合同,并將合同副本一式兩份報部專利處,由部專利處統一報中國專利局登記和公告。
十六、農牧漁業單位或者個人向外國人轉讓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必須經農牧漁業部批準。屬于保密專利,按照“農牧漁業部關于實施國務院批準的《科學技術保密條例》試行細則”辦理。
十七、農牧漁業單位進行科研協作,以及委托或者受托進行科學研究任務時,事先應確定項目完成后發明創造的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的歸屬問題,并應在科學研究協議或者委托書上予以明確規定。
十八、農牧漁業部有權根據國家計劃的需要,決定農牧漁業單位持有或者所有的重要發明創造專利允許指定的單位實施,由實施單位按照國家規定向專利權人支付使用費。
十九、農牧漁業單位簽訂的實施專利許可合同,應在生效后三個月內,由專利權人將合同副本和實施專利許可證合同備案表(附后)報部專利處一式兩份,部專利處統一向中國專利局備案。重大發明創造的專利實施要得到部專利處認可。
二十、農牧漁業部屬單位發生的專利糾紛,如發明人或者設計人與其所屬單位對其發明創造是否屬于職務發明創造;對職務發明是否提出專利申請;職務發明創造的發明人或者設計人名次如何確定及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獎勵發生爭議等,先由本單位解決,本單位不能解決的,發明人或者設計人以及該單位可以請求上級主管部門或者單位所在地專利管理機關處理。侵奪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非職務發明創造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以及專利法規定的其他權益的,由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的由司法部門處理。
二十一、專利權被授予后,專利權的持有單位應當向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發給獎金。一項發明專利的獎金最低不少于200元,一項實用新型或者外觀設計專利的獎金最低不少于50元。由于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建議被其所屬單位采納而完成的發明創造,專利權的持有單位應當從優發給獎金。對上述獎金,企業單位可以計入成本,事業單位可以從事業費中列支。
二十二、專利權的持有單位在專利權有效期內,每年應當從實施發明或者實用新型所得利潤納稅后提取0.5~2%,或者從實施外觀設計所得利潤納稅后提取0.05~0.2%作為報酬發給發明人或者設計人;許可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實施專利的,應當從所收取的使用費中納稅后提取5~10%發給發明人或者設計人;或者參照上述比例,發給發明人或者設計人一次性報酬。對上述報酬,各單位從實施專利所得的利潤和收取的使用費中列支,不計入本單位的獎金總額。
上述兩項關于獎金和報酬的規定,農牧漁業集體所有制單位和其他事業單位可以參照執行。
二十三、農牧漁業部對本系統專利工作開展得好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
二十四、如遇國家正式規定有修改、變動而本辦法與之有抵觸時,按修改后的國家規定執行。
二十五、本辦法解釋權屬農牧漁業部。
二十六、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全國人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任命的名單(2010年2月26日)
2010-02-26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
2005-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關于進一步深化睦鄰友好合作關系的聯合聲明
2007-08-14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2000修正)
2000-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2001修訂)
2001-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
1997-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國和俄羅斯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1-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2000修訂)
2000-07-0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克蘭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8-12-10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1992-09-04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
1994-03-05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
1997-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
1996-05-15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警銜條例
1992-07-01出版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修訂)
2019-04-03導游人員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實施細則
2017-11-222015年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轉變政府職能工作方案
2015-05-12因公臨時出國經費管理辦法
2013-12-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8-23國務院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
2013-08-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疾病應急救助制度的指導意見
2013-02-22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金屬非金屬礦山整頓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3-01-30國務院關于第五批取消和下放管理層級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
2010-07-04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若干意見的通知
2009-09-26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2009-05-12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印發安全生產治理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
2009-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