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黑龍江省突發事件信息報告工作規范的通知
黑政辦發〔2012〕48號
各市(地)、縣(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屬單位:
《黑龍江省突發事件信息報告工作規范》已經省政府領導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二○一二年六月十五日
黑龍江省突發事件信息報告工作規范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進一步加強突發事件信息報告工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黑龍江省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和《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突發公共事件信息報告工作的意見》(黑政辦發〔2009〕30號)等法律和文件,結合我省突發事件信息報告工作實際,制定本規范。
第二條 本規范主要適用于我省縣級以上政府、各級政府直屬單位、有關行業主管部門、中直單位、省直企業、地方國企、外資企業等(以下簡稱有關單位)。
第三條 各級政府突發事件信息報告(接報和上報)單位為應急管理辦公室(總值班室)。
第二章 突發事件信息報告的主體和原則
第四條 突發事件信息報告主體為事發地縣級以上政府、事發單位主管部門。
第五條 突發事件信息實行分類管理、分級負責、逐級報告的原則。突發事件發生后,由事發地縣級政府及有關單位逐級向上級政府及上級有關單位報告。重大、特別重大突發事件信息和敏感事件信息報告不受逐級報告原則限制,由縣級政府及有關單位向市(地)政府(行署)及上級有關單位報告的同時,還應直接向省政府報告。
第六條 縣級以上政府的各有關部門、有關行業主管單位,按照有關規定,需垂直向上級有關部門或行業主管部門報告突發事件信息的,在確保不超過上報時限的前提下,必須先向當地政府報告。
第七條 中直單位、省直企業、外資企業等發生突發事件,按照屬地管理為主的原則,必須向事發地縣級以上政府報告,同時按規定向其主管部門報告。
第三章 突發事件信息報告的范圍
第八條 根據《黑龍江省突發事件分級標準》規定,在我省行政區域內發生的特別重大(Ⅰ級)、重大(Ⅱ級)、較大(Ⅲ級)和一般(Ⅳ級)四級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信息及可能引發各級突發事件的預測預警信息。
第九條 敏感事件信息。包括涉及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的事件、涉外事件、涉及黑社會團伙犯罪事件、群體事件和各種原因引發的騷動等信息;發生在敏感時間或敏感地區、社會公眾關注的事件或可能引發突發事件的信息。
第十條 須向市(地)政府(行署)或省政府報告的緊急重大事項及市(地)政府(行署)或省政府交辦、需要調查了解的重要情況。
第四章 突發事件信息報告的程序和內容
第十一條 突發事件信息報告過程分為首報、續報和終報。各級政府接到突發事件信息報告后,立即對信息綜合研判,并進行首報。首報信息內容要素應包括事件發生的信息來源、時間、地點、單位(人、物)、起因、性質、過程、初步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或危害程度、影響范圍等基本情況。
第十二條 根據突發事件的發展態勢和應對處置等情況續報有關信息。續報信息內容要素應包括進一步的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或危害程度、影響范圍等情況,應急預案的啟動、指揮部的組成、對上級領導指示、批示的落實情況、緊急處置措施、人員力量和裝備調用等情況,社會輿情控制、引導及信息發布等主要情況,擬請上級政府協助解決或支援的有關事項等。
第十三條 在突發事件應對工作結束后,要進行信息終報。終報信息內容要素應包括事件處置結果、社會維穩、善后安置、恢復重建及對整個事件的調查評估等情況。也可在終報中對突發事件的全過程進行總結報告。
第十四條 在緊急情況下,首報可先以電話或口頭形式向上級政府及有關單位和本級政府及有關單位的主要領導報告,再迅速按工作程序審批后,上報有關文字材料。對于情況不清、要素不全,暫時核實不清的信息,實行邊報告、邊核實,同時指定專人跟蹤核實后,再續報事件的最新進展情況。
第十五條 各級政府的突發事件信息報告單位接到突發事件信息首報后,要同突發事件上報單位和應急處置有關單位保持密切聯系,掌握最新動態,督促各單位做好信息續報工作;及時將上級領導對上報信息作出的指示、批示傳達到事發地政府及現場應急指揮部,并做好督辦和反饋工作。
第十六條 各級政府的突發事件信息報告單位對接報的突發事件信息,認為要素不全、情況不夠清楚的,要迅速責成信息上報單位補充核實,限時報告。
第十七條 重大、特別重大突發事件發生后,事發地政府的信息報告單位必須指派專人到達事發現場,建立現場指揮部與上級政府的信息聯絡通道,隨時掌握有關情況,及時報告事件動態信息。
第五章 突發事件信息報告的格式
第十八條 突發事件信息載體以文字資料為主,同時要充分運用現代化技術手段,盡可能提供圖表、圖片、影像等資料。為便于信息標準化處理,文字資料要使用Word文檔電子版通過“黑龍江省值班信息管理系統”報告,在不具備條件的情況下,可以通過電子郵件、傳真、電話方式報告。
第十九條 突發事件文本信息主要采用Word文檔“XXX值班信息”的格式上報。刊頭由信息報告單位簡稱加“值班信息”組成,如“哈爾濱市值班信息”、“省公安廳值班信息”等;期號按年度編流水號,統一寫為“第×期”;“報告單位”統一填寫政府辦公室(廳)或部門辦公室;“報告時間”用阿拉伯數字填寫。頁面版式統一用A4紙;標題上方,編輯、簽發人上方各設一條紅色間隔線(具體格式附后)。
第二十條 突發事件信息上報單位要采取措施,確保突發事件信息報告質量,信息報告內容要真實,要素要完整,重點要突出,表述要準確,文字要精煉,格式要規范。
第六章 突發事件信息報告的時限
第二十一條 突發事件發生后,有關單位或責任人要在第一時間向縣級以上政府報告信息。確認為一般或較大突發事件發生后,縣級政府及有關單位要在事件發生后3小時內向市(地)政府(行署)及上級主管部門報告信息;市(地)政府(行署)及有關單位要在事件發生后4小時內向省政府及上級主管部門報告信息。
第二十二條 確認為重大和特別重大突發事件發生后,縣級政府及有關單位要在事件發生后2小時內向市(地)政府(行署)及上級主管部門報告信息;市(地)政府(行署)及有關單位要在事件發生后3小時內向省政府及上級主管部門報告信息。省政府及有關單位要在事件發生后4小時內向國務院及上級主管部門報告信息。對敏感事件信息或可能演化為重大、特別重大突發事件信息,執行重大和特別重大突發事件信息報告時限要求。
第七章 突發事件信息報告的問責
第二十三條 在突發事件信息報告工作中,對遲報、漏報、瞞報突發事件信息及信息報告質量差的單位要通報批評,責令查找原因,限期整改,并對在1年內發生1次瞞報、漏報或1次遲報重大以上突發事件信息(2次遲報較大以下突發事件信息)的單位,取消應急管理工作目標考核評優資格。
第二十四條 對因遲報、漏報、瞞報造成嚴重損失、重大影響或嚴重后果的,要按有關法律法規追究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直接責任人和相關負責人的責任。
第八章 附 則
第二十五條 各級政府及有關單位可依據本規范,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本單位的突發事件信息報告實施規范。
第二十六條 本規范由省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總值班室)負責解釋、補充和修訂。
第二十七條 以前下發的有關信息報告規定與本規范不一致的,以本規范為準。
第二十八條 本規范自2012年7月5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2015年修正)
2015-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2001修正)
2001-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武裝警察法
2009-08-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葡萄牙共和國關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
2007-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社會治安問題的意見
1998-07-1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統一國際航空運輸某些規則的公約》的決定
200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1986-04-12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1993-02-22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區徽使用暫行辦法
1996-08-10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
2004-08-28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
2019-03-01消耗臭氧層物質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有線電視管理暫行辦法(2018修正)
2018-09-18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2014-08-07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條例(草案)[失效]
1984-09-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4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3-12-1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3-06-16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2012—2030年)的通知
2013-02-23國務院關于促進企業技術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2-09-01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8-06保安服務管理條例
2009-10-13城市出租汽車管理辦法[失效]
1997-12-23國務院關于調整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資本金比例的通知
2009-05-25國務院關于實施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的通知
2008-12-18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道路旅客運輸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通知
2008-09-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鮮活農產品運輸和銷售工作的通知
2008-01-25國務院關于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08-01-15國務院關于徐州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2007-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