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條 法官有本法第三十二條所列行為之一的,應當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釋義】 本條是對法官實施禁止性行為如何處理的規定。
根據本條規定,法官有本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原則上應區分為兩種情況處理。首先是對一般違反紀律的處理,即對有上述行為尚未達到構成犯罪的程度的,應當給予行政上的處分。本法第三十四條明確規定了對法官處分的種類,處分分為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和開除。具體操作程序,可以由最高人民法院根據本法規定及其他有關規定制定實施辦法。
其次,對于法官有上述行為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本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的行為,多數在刑法中都有明確的罪名,如“貪污受賄罪”、“徇私枉法罪”、“刑訊逼供罪”、“隱瞞證據或者偽造證據罪”、“泄露國家秘密罪”、“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等。對于第三十二條規定的其他行為,如“散布有損國家聲譽的言論,參加非法組織,參加旨在反對國家的集會、游行、示威等活動,參加罷工”,“泄露審判工作秘密”,“拖延辦案、貽誤工作”,“利用職權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私利”,“從事營利性的經營活動”,“私自會見當事人及其代理人,接受當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請客送禮”等,雖然刑法沒有使用相同的罪名,但對這些行為都有相應的構成犯罪的規定,如“參加非法組織”,如果法官組織、參加了帶有“黑社會”性質的組織,則構成《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條規定的組織、領導和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又如“參加旨在反對國家的集會、游行、示威等活動”,如果法官在參加這些活動過程中,又實施了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的行為,則構成《刑法》第一百零五條規定的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等等。當然,在這些行為中,有輕重之分,對于依照刑法規定尚不構成犯罪的,應當視情節給予行政處分,只有構成犯罪的,才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2010-4-30)
2010-04-30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2003修訂)
2003-12-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的決定(1983)
1983-09-0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西班牙王國關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
2006-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
199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1993-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理解“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問題的答復
1997-01-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郵票過渡性安排的意見
1998-07-12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政府投資條例
2019-04-14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
2017-02-07國務院關于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的指導意見
2011-07-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的通知
2010-02-15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國殘聯等部門和單位關于加快推進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03-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0-01-21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士兵服役條例
1999-06-30國務院關于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
2009-09-01關于企業工資薪金及職工福利費扣除問題的通知
2009-01-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環境保護部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08-07-10關于房改售房工作中幾個具體問題處理意見的通知
2008-06-26關于進一步做好地方企業財務快報工作的通知
2008-05-26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保稅核查辦法
2008-03-31關于開展中央企業所屬賓館酒店類單位情況調查的通知
2007-08-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內蒙古西鄂爾多斯和遼寧大連斑海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通知
2007-05-18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設施保護法實施辦法
2001-01-12國家公布取消、廢止和失效的有關注冊會計師、注冊資產評估師行業的規章
1970-01-01國務院關于自1956年起對蘇聯等國在華工作的專家實行公費醫療制度的通知
1955-12-19國務院關于批準進出口船舶聯合檢查通則的通知[失效]
1961-09-08國務院批轉國家計委、國家經委關于做好外賓、華僑、港澳同胞的商品包裝托運和郵寄工作的意見
1979-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