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條 招標人可以根據(jù)招標項目本身的要求,在招標公告或者投標邀請書中,要求潛在投標人提供有關資質證明文件和業(yè)績情況,并對潛在投標人進行資格審查;國家對投標人的資格條件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
招標人不得以不合理的條件限制或者排斥潛在投標人,不得對潛在投標人實行歧視待遇。
【釋義】 本條是關于招標人有權對投標人進行資格審查以及招標人不得排斥潛在投標人,對其實行歧視待遇的規(guī)定。
一、一個招標項目的投標者應當具有承接該項目的能力,這是保證項目中標后,中標人能夠切實履行合同義務,保質、保量的完成招標項目的前提,是招標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為此,招標人有權對投標人的投標資格進行審查,以確認其是否具有勝任某一招標項目的能力。根據(jù)本條第1款的規(guī)定,招標人對投標人資格審查的權利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要求投標人提供其資質信息的權利,二是對其資質進行實際審查的權利。
二、招標人可以根據(jù)招標項目的具體情況,要求潛在投標人提供有關資質證明文件和業(yè)績情況。比如:可以要求投標人提供國家或部門授與的從事某類項目的資質等級證書、圓滿完成某一項目的獲獎證書等;也可以要求投標人提供在此招標前一段時期內的生產經營情況說明,有關報表等等。招標人對投標人的上述要求可以在招標公告或投標邀請書中明確提出,也可以在專門發(fā)布的資格預審公告中提出。應當看到,在除招標以外的一般貿易中,由于貿易對象的特定性,采購人對其進行資信調查比較簡單,可以采用多種辦法,而招標項目中招標人所面臨的被調查者少則幾個,多則幾十個,招標人無力對眾多的投標人逐個進行全面調查,只能通過資格審查的辦法,要求潛在的投標人申報資信情況,了解其投標能力。因此,要求投標人提供資質證明和業(yè)績情況,是招標人的一項重要權利,對招標人提出涉及投標人資質的有關問題,投標人應如實予以答復,否則將失去中標的資格。
三、招標人對投標人的資格審查通常主要包括如下內容:
1.投標人投標合法性審查,包括投標人是否是正式注冊的法人或其他組織;是否具有獨立簽約的能力;是否處于正常經營狀態(tài),如是否處于被責令停業(yè),有無財產被接管、凍結等情況;是否有相互串通投標等行為;是否正處于被暫停參加投標的處罰期限內等等;經過審查,確認投標人有不合法的情形的,應將其排除。
2.對投標人投標能力的審查。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1)了解投標人的概況,即投標人的名稱、住所、電話,經營等級和資本,近幾年的財務狀況,已承擔的工程任務,目前的剩余能力等;(2)審查投標人的經驗與信譽,看其是否有曾圓滿完成過與招標項目在類型、規(guī)模、結構、復雜程度和所采用的技術以及施工方法等方面相類似項目的經驗或者具有曾提供過同類優(yōu)質貨物、服務的經驗,是否受到以前項目業(yè)主的好評,在招標前一個時期內的業(yè)績如何,以往的履約情況等等;(3)審查投標人的財務能力,主要審查其是否具備完成項目所需的充足的流動資金以及有信譽的銀行提供的擔保文件,審查其資產負債情況;(4)審查投標人的人員配備能力,主要是對投標人承擔招標項目的主要人員的學歷、管理經驗進行審查,看其是否有足夠的有相應資質的人員具體從事項目的實施;(5)審查完成項目的設備配備情況及技術能力,審查其是否具有實施招標項目的相應設備、機械,并是否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tài),是否有技術支持能力等。根據(jù)本條第1款的規(guī)定,國家對投標人的資格條件有規(guī)定的,招標人應以此為標準審查投標人的投標資格。國家規(guī)定有強制性標準的,投標人必須符合該標準。
四、招標人對投標人的資格審查可以分為資格預審和資格后審兩種方式。資格預審是指招標人在發(fā)出招標公告或投標邀請書以前,先發(fā)出資格預審的公告或邀請,要求潛在投標人提交資格預審的申請及有關證明資料,經資格預審合格的,方可參加正式的投標競爭。資格后審是指招標人在投標人提交投標文件后或經過評標已有中標人選后,再對投標人或中標人選是否有能力履行合同義務進行審查。實踐中,對于大型或復雜的土建工程或成套設備,在正式招標前,一般都采用資格預審的辦法確定潛在投標人。資格預審方式通過招標人在招標前對潛在投標人進行篩選,預選出有資格參加投標的人,從而大大減少了招標的工作量,有利于提高招標的工作效率,降低招標成本,也為潛在投標人節(jié)約了資金,有利于吸引力量雄厚的投標人前來投標。資格預審還可以幫助招標人了解潛在投標人對項目投標的興趣,以便于及時修正招標要求,擴大競爭。因此,資格預審同時受到招標人和投標人的青睞,成為招標人對投標人進行資格審查的主要方式。本條對投標人進行資格審查的規(guī)定,既適用于資格預審,也適用于資格后審。
五、如前述,審查投標人的投標資格是招標人的一項權利,但由于資格審查的結果直接導致潛在投標人或預選中標人投標或中標權利的喪失,因此,如果招標人濫用這一權利,將會直接侵害潛在投標人的合法權益,影響招標的公正性。為此,本條規(guī)定,招標人應當根據(jù)招標項目本身的要求對投標人進行資格審查,不得以不合理的條件限制或者排斥潛在投標人,不得對潛在投標人實行歧視待遇。比如,實踐中有的招標人超過招標項目的自身要求,故意抬高項目的技術指標,從而達到排斥其他潛在投標人,而讓某一特定的投標人中標的目的;有的招標人在招標預審文件中規(guī)定對本地區(qū)的潛在投標人和其他地區(qū)的投標人適用不同的資格評審標準,造成對其他地區(qū)投標人的歧視待遇,還有的招標人不公開資格預審程序和標準,暗箱操作,使資格預審處于不公開不透明的狀態(tài),投標人公平競爭的權利難以得到保護。所有這些行為均違反了本條的規(guī)定,構成招標人資格審查權利的濫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修正)
2017-06-27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2015年施行)
2014-11-01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2014年修正)
2014-08-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十一屆〕第十一號
2009-08-27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檢察署暫行組織條例[失效]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敘利亞共和國政府文化合作協(xié)定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大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國防科學技術工業(yè)委員會的決議
1982-08-2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1982)
1982-12-10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95修正)
199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2001修正)
2001-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授權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對深圳灣口岸港方口岸區(qū)實施管轄的決定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十年規(guī)劃和第八個五年計劃綱要
1991-04-09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
1984-09-2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海南省人民代表會議代行海南省人民代表大會職權的決定
1988-07-01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國營事業(yè)單位取得采礦權可以適用國營礦山企業(yè)取得采礦權的規(guī)定的答復
1989-08-15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
1997-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yè)病防治法
2001-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懲治走私、制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的犯罪分子的決定
1990-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2006-03-25學校體育工作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城市市容和環(huán)境衛(wèi)生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
2019-04-23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guī)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714號)
2019-04-23《食鹽專營辦法》修訂
2018-01-04國務院關于修改《行政法規(guī)制定程序條例》的決定
2018-01-16征收教育費附加的暫行規(guī)定(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全國社會救助部際聯(lián)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fā)全國現(xiàn)代農作物種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2012-2020年)的通知
2012-12-26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前海深港現(xiàn)代服務業(yè)合作區(qū)開發(fā)開放有關政策的批復
2012-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