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條 招標投標活動及其當事人應當接受依法實施的監督。
有關行政監督部門依法對招標投標活動實施監督,依法查處招標投標活動中的違法行為。
對招標投標活動的行政監督及有關部門的具體職權劃分,由國務院規定。
【釋義】本條是關于對招標投標活動實施行政監督管理的規定。
一、本條第1款規定了招標投標活動須依法接受監督的原則。包括兩層意思:(1)招標投標活動及其當事人應當依法接受監督。法律一經頒布實施,各方面就必須一體遵行。這除了要求當事人自覺依法辦事外,還要建立相應的監督制約機制,依靠國家的強制力來保證法律的貫徹實施。制定招標投標法,是為了確定招標投標活動必須遵守的基本規則和程序,規范招標投標活動當事人的行為。招標投標活動的當事人除了要自覺執行招標投標法中的強制性規范外,還要接受有關行政監督部門對招標投標活動依法實施的行政監督管理。對有關行政監督部門依照本法和國務院的有關規定對招標投標活動實施的監督管理,有關當事人應當服從與配合,包括向有關行政監督管理部門如實提供資料、接受依法進行的檢查等。對拒不接受依法實施的監督檢查的,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有關行政機關可以依法采取強制措施或申請法院采取強制措施。(2)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對招標投標活動的監督檢查必須依法進行。江澤民總書記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提出,“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同時提出,“一切政府機關都必須依法行政”。有關行政機關對招標投標活動的監督管理,也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進行,包括有關部門監督管理的職權必須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的規定;監督管理的內容、監督管理的措施以及對違法行為實施行政處罰的處罰種類、處罰幅度等,都必須遵守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不能自行其事。對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進行監督管理的事項,有關行政監督管理部門必須依法實施監督管理,否則就是失職;對不屬于行政監督管理范圍內,而應由招標投標活動當事人自主決定的事項,行政機關不得憑借其行政權力違法進行干預(如,強令招標人將采購項目交給行政機關指定的供應商、承包商;自行作出違反本法的行政性規定,限制或者排斥本地區、本系統以外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參加本地區、本系統的投標活動等),否則就是越權或濫用職權。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違法失職或者濫用職權的,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情節嚴重,構成該職罪的,將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當事人認為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違法,侵害其合法權益的,可以依照行政復議法的規定向上級行政機關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二、有關行政監督管理部門對招標投標活動實施監督管理的事項主要應包括:(1)對依照本法必須招標的項目是否進行招標進行監督。凡屬本法第3條規定的工程建設項目及有關的重要設備、材料的采購,其采購規模達到國務院有關部門依照本法制定的規模標準以上的,必須依照本法規定進行招標投標。對這些法定強制招標的項目是否依法進行了招標投標,有關行政監督部門應依法進行監督。(2)對法定招標投標項目是否依照本法規定的規則和程序進行招標投標實施監督。凡屬法定招標的項目,必須依照本法規定的規則、程序進行招標投標,以確保招標投標符合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發揮其應有的優越性。有關行政監督部門應對法定強制招標項目是否依照法定規則和程序進行招標投標實施監督。包括,對招標人是否采用適當的招標方式進行監督;對招標代理機構的是否具有法定代理資格以及是否依照法律和招標人的委托進行招標代理活動進行監督;對招標人是否依法提供招標信息,依法接受投標人的投標,依法進行開標、評標和定標,直至依法與中標人簽訂合同進行監督;對投標人是否依法參加投標活動,進行正當競爭進行監督等。(3)依法查處招標投標活動中的違法行為。依照本法第5章關于法律責任的規定,有關行政監督部門對違反本法規定的行為,包括對法定強制招標項目不進行招標的,招標人、投標人、招標代理機構不按本法規定的規則和程序進行招標投標活動的等,除責令改正外,依法給予罰款、沒收違法所得、取消資格、責令停業、吊銷營業執照等行政處罰。
三、本條第3款規定,對招標投標活動的具體行政監督,以及有關行政部門在招標投標監督管理中的職權劃分,由國務院規定。招標投標項目涉及的面很廣,按我國現行的管理體制,目前是由多個部門進行管理的。屬于國家重點建設項目的招標投標,由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負責管理;屬于城鄉建設工程項目的招標投標,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管理;屬鐵路、公路、港口、機場、水利等專業工程建設項目的招標投標,分別由各有關行業主管部門進行管理;進口機電設備的招標,由外經貿部門進行管理;機械成套設備的招標,由國內貿易主管部門進行管理,等等。這種多部門管理的格局,雖然有利于發揮各有關部門在專業管理方面的長處,但也造成了多頭管理難以避免的諸多矛盾和問題,使基層單位難以適從,也容易造成部門壟斷的現象。對招標投標管理體制需要進行適當的改革,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精簡、高效的招標投標監督管理體制。至于如何進行改革,如何確定各有關主管部門在招標投標監督管理方面的職權劃分,依照憲法和國務院組織法關于國務院負責確定國務院各部門的任務和職責規定,應由國務院具體確定。在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所作的關于招標投標法(草案)的說明中,就此問題作了說明:“考慮到實行招標投標的領域較廣,涉及不少部門,不可能由一個部門對招標投標活動統一實施監督,只能根據不同領域工程建設的特點,由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權范圍內分別負責對招標投標活動進行監督。而且有關部門的職權劃分隨著政府機構改革深化,還可能有所調整。因此,草案原則規定:‘對招標投標活動的行政監督及有關部門的具體職權劃分,由國務院規定。’國務院在提出這部法律草案的同時,已經明確由有關部門對招標投標活動的行政監督及部門職權劃分問題,抓緊研究提出意見,經國務院同意后發文,與招標投標法同步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1982-11-19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2015年修訂)
2015-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2000-08-25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95年修正)
1995-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2000修訂)
2000-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 《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的決定
2000-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
1983-09-02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1992-04-03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
1990-09-07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在河道、航道范圍內開采砂石、砂金適用法律問題的再次答復
1991-03-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解釋
2002-08-29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表決議案辦法
2003-03-04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
200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2006年修訂)
2006-06-29奧林匹克標志保護條例(2018年修訂)
2018-06-30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4-23關于印發《醫療機構新生兒安全管理制度(試行)》的通知
2014-03-14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2014)
2013-12-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新鄉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質量工作考核辦法的通知
2013-05-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重點工作部門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3-05-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運行新機制的意見
2013-02-10國務院關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教育督導條例
2012-09-09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民政部等部門關于加強見義勇為人員權益保護意見的通知
2012-07-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意見
2011-08-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2011年全國糧食穩定增產行動的意見
2011-03-20國務院關于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
2010-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