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條 海洋功能區劃實行分級審批。
全國海洋功能區劃,報國務院批準。沿海省、自治區、直轄市海洋功能區劃,經該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核同意后,報國務院批準。
沿海市、縣海洋功能區劃,經該市、縣人民政府審核同意后,報所在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報國務院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釋義】本條是對海洋功能區劃分級審批的規定。
一、海洋功能區劃的政府審批規定是一個重要的規范內容。我國對各類區劃,如農業區劃、漁業區劃、行政區劃、經濟區劃、自然保護區劃、地理區劃等,在其審批問題上,除少數經各級政府審批外,大都沒有履行批準手續。所以,區劃的貫徹執行情況普遍較差,很難達到預期目的。海洋功能區劃之所以需要政府審批的理由有兩點:第一,海洋功能區劃是立足于海域自然屬性決定的客觀功能的基礎上,而不是立足于社會需要的基礎上。海域客觀自然體本身所具有的功能,一般具有較長時期的穩定性,只要沒有海域自然條件的新發現,其功能是不可能改變的。若是按照社會發展需求劃定的功能,情形則完全不同。因為社會需要是隨經濟與社會發展而不斷變化,致使對海洋的要求不可能具有穩定性。所以,海洋功能區劃的功能單元具有相對的穩定性;第二,海洋功能區劃的實施,不像其他區劃涉及部門較少,僅以編制部門為主就可以實施了。海洋功能區劃不僅涉及行業部門多,如國家環境部門、漁業部門、石油和天然氣部門、交通部門、旅游部門、礦產部門、軍事部門、科研及教育部門、水利部門、林業部門等,約有20多個,還包括他們的沿海地方的系統。而且與其他區劃不同,海洋功能區劃的編制與管理部門-國家海洋局,卻不是用海洋單位,本身沒有海洋開發利用產業。這種狀況,一方面有利于海洋功能區劃的公正編制,貫徹了用海者和管海者分開的管理體制要求,另一方面也給海洋功能區劃的實施帶來某些困難。基于以上兩個原因,為了保證海洋功能區劃的執行,為使海洋功能區劃在適用范圍內發揮普遍作用,規定其政府審批程序,確立其政府批準制度,使海洋功能區劃在實施中具有一定拘束力是非常重要的。
二、全國海洋功能區劃和沿海省、自治區、直轄市海洋功能區劃報國務院批準,沿海市、縣海洋功能區劃,經本級政府審核同意后,逐級上報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報國務院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備案。批準程序需要作些說明的有二點:
1、沿海省、自治區、直轄市及其之下的海洋功能區劃,應為三個級別或層次:一是省級政府海洋功能區劃。其區劃的地理范圍是毗鄰的領海(即從領海基線向外海12海里)和內水(即從海岸線至領海基線之間的海域)。二是沿海地級市海洋功能區劃,其區劃的地理范圍是該市毗鄰的內水和領海區域,或者按每次海洋功能區劃的全國和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的區劃方案或技術規程執行。三是縣及縣級市的海洋功能區劃,其地理范圍,如果毗鄰海域的海岸線較長、海域比較寬闊或者屬于海島縣,原則上可按地級市亦含蓋內水和領海,如果屬大陸沿海縣,其岸線較短、海域面積較小,沒有足夠的海域展開區劃工作,亦可由上一級政府統一組織,不必再由縣級政府單獨去做。直轄市的區劃范圍:我國沿海共有兩個直轄市,即天津和上海,由于其鄰接海岸線和海域都比較小,根據因地制宜和實事求是原則,在以往的小比例尺和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區劃中,是采取統一組織編制,不再分級的辦法。從實踐結果看還是可行的,有效的。
2、設定市、縣海洋功能區劃均由省級政府審批,報國務院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備案,以及省級海洋功能區劃由國務院審批的制度,并非僅是其重要性的一種表現,也是進一步協調不同區域和不同級別海洋功能區劃之間的銜接和海區開發利用的布局是否合理的客觀需要。全球海洋因其海底地貌的統一性和海水的連通性,從而造成海洋是一個完整、統一的自然綜合體,雖然人類能夠據其地理位置和某些自然特征,劃出一些區域界限,但并非是絕對的,也不是不可改變的。對于各邊緣海區也同樣如此。海洋的運轉性質也必然反映在功能區的范圍界限上。沿海毗鄰的縣、市、省之間按行政管理劃出的分界限,和由海區自然屬性劃出功能界限,一般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多數情況下可能是不一致的,甚至是背離的,比如相鄰的縣、一側的海域劃定為港口功能區,而另一側的縣卻劃為養殖區,他們雙方都可能有比較充分的理由支持這種劃法。不過,在整體上考慮,卻是不科學的。因為養殖區除地貌、沉積條件外,還需要很好的水質條件,按《海水水質標準》規定,養殖區應為一類海水,以保證養殖對象的食用需要。可是另一側卻規定為港口開發區,一旦港口建成運營后,就會不可避免地發生油污染或其他污物的污染,使周圍的區域受到危害,鄰接的養殖區就要受威脅。這種相互矛盾可通過編制海洋功能區劃過程中通氣協調加以解決。另外,局部海區還有開發生產布局的問題,需要在審批中予以關注。一個縣、一個市、一個省,相對于全國而言都是局部,他們所編的區劃都是全國的一部分。在海洋開發生產力布局上既有局部的主導方向,也有不同范圍的整體主導方向,但必須遵從一條原則,即彼此相協調的原則。在海洋功能區劃的審批中,規定提高審批級別也有利于這一目的實現。
三、海洋功能區劃呈報的審批材料應包括:
1、呈報審批的政府報告。該報告要說明本地區的海洋功能區劃組織編制情況:按照《海洋功能區劃技術導則》的執行結果和需上級解決的遺留問題等。
2、海洋功能區劃報告。它是主體材料,其內容是:區劃海域自然資源、經濟與社會發展概況;功能區劃的原則、方法、依據和功能區的指標體系;劃分功能區的指標體系,主導功能與功能順序如何確定;海洋功能區劃的實施和管理等。
3、海洋功能區劃圖。功能區劃圖是區劃要素直觀科學表述,是報件的基本組成材料。海洋功能區劃圖報件,要對《技術導則》中編圖技術規定中不包含的內容,做出必要的說明。
4、海洋功能區登記表。登記表是對區劃中的全部功能區的面積、類別、劃區依據和功能指標等具體內容的登記。它是審批中了解功能單元具體情況的不可缺少的材料。
5、專家評審結論。根據《海洋功能區劃技術導則》,海洋功能區劃圖和海洋功能區劃報告編制完成后,要召開專家會議進行評審,會后按照評審意見進行修改后,將評審結論隨同送審材料一起上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污染海洋環境防治管理規定(2013修正)
2013-08-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適用固體廢物跨省轉移行政許可辦理時限的答復
2007-05-2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批準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關于設立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的建議的決定
1990-04-0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羅馬尼亞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7-02-23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1981年《職業安全和衛生及工作環境公約》的決定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
1994-08-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加入《關于向國外送達民事或商事司法文書和司法外文書公約》的決定
1991-03-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的決定
1983-09-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設立海南省的決定
1988-04-13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議案和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人選辦法
1988-03-25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1997-05-09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已修定]
1996-07-05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
1998-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
2004-06-25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
2005-02-28《食鹽專營辦法》修訂
2018-01-04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2011修訂)
2011-10-28水利事業費管理辦法
2000-03-05中央對地方專項撥款管理辦法
2000-08-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福建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深化“安全生產年”活動的通知
2011-03-02國務院安委會關于集中開展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專項行動的通知
2010-07-27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0-07-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
2010-01-07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認真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通知精神高度重視并切實做好2010年元旦、春節期間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2009-12-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推進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的意見
2009-08-15國務院法制辦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2009-03-23國務院關于修改《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決定
2009-01-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08年節能減排工作安排的通知
2008-07-15國務院關于修改《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的決定
2008-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