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條 港口經營人應當優先安排搶險物資、救災物資和國防建設急需物資的作業。
[釋義] 本條是關于優先安排港口作業的規定。
一、優先安排港口作業,就是指港口業務經營人在安排港口業務作業時對于特定的運輸物資要采取特事特辦的措施,保證這些物資及時、安全的運輸。這種物資運輸通常帶有較強的強制性,不受常規運輸作業程序的限制,要優先予以保障。
二、按照港口法的規定,應當優先運輸的物資主要有三種:一是搶險物資。天災人禍是客觀世界常有之事,但是積極采取措施,搶救人們的生命,減小或者化解危險,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則是每個公民、企業和政府的應盡職責。為了保證搶險工作的順利實施,保證各項搶險急需的物資及時運達目的地顯得尤為重要。港口作為水路運輸的貨物集散地,負有貨物裝卸的重要職責,能否保證貨物及時裝卸對于搶險工作的開展至關重要。二是救災物資。救災物資同搶險物資一樣,也是事關人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重要物資。該項物資能否及時、安全運達目的地,同樣會對救災工作的開展產生直接的影響。三是國防建設急需物資。國防建設是一個國家安全穩定、領土和主權完整的重要保證。沒有一個穩固的國防,國家的各項事業將無從談起。國防建設離不開足夠的物資保障,離不開運輸系統的支持,包括港口的支持,尤其是在發生戰爭或者動亂的情況下,優先保證國防物資的運輸顯得更加重要。
正是基于以上考慮,港口法明確規定搶險物資、救災物資和國防建設急需物資應當優先安排作業。這是法律賦予港口業務經營人的一項義務,經營人必須積極加以履行,不得以任何借口和理由,拒絕履行這項義務。當然,港口法規定對這三類物資優先安排作業,并不是說港口經營人應當無償作業。相反,港口經營人有權實行有償作業。但是,這種作業與其他作業不同,一定要體現優先原則,可以先作業、后結算,不得以任何理由,遲延作業。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2005修訂)
2005-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暫行組織條例[失效]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1995修正)
1995-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成立香港各界慶祝香港回歸祖國活動委員會的決定
1996-03-2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2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3-06-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拉脫維亞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5-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
1997-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2005-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入《國際承認航空器權利公約》的決定
1999-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
1992-09-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兒童權利公約》的決定
1991-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
1986-12-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實施刑事訴訟法規劃問題的決議
1980-04-16臺灣省出席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協商選舉方案
1997-05-09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
1994-08-31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2013修訂)
2013-12-07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食鹽專營辦法(2017修訂)
2017-12-26殘疾人教育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黑龍江省“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的批復
2013-06-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3年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要點的通知
2013-05-17國務院關于無錫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發展規劃綱要(2012—2020年)的批復
2012-08-05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寧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2-06-28國務院關于印發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的通知
2012-02-06國務院關于遼寧省和河北省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批復
2011-10-22個體工商戶條例
2011-04-16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體育總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運動員保障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03-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節約糧食反對浪費工作的通知
2010-01-18國務院關于200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0-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