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條 依照有關水上交通安全的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進出港口須經引航的船舶,應當向引航機構申請引航。引航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規定。
[釋義] 本條是關于船舶進出港口強制引航的規定。
一、船舶引航是指由專職的引航員引領船舶航行、靠泊、離泊、移泊的活動。由于船舶航行于各個不同港口之間,每個港口的航道、水文狀況不盡相同,船長和船舶駕駛員不可能熟知每個港口的具體條件。同時,港口又是國家的重要對外門戶,在外交、國防等方面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從維護國家主權和保障港口、船舶安全的不同角度,世界大多數國家均對船舶進出本國港口規定有一定程度的強制引航要求。我國也不例外。我國《海上交通安全法》和《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均規定外國籍船舶進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或者在港內和內河航行、移泊以及靠離港外系泊點、裝卸站等,必須申請引航員引航。《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19條還規定通航條件受限制的中國籍船舶以及1000總噸以上的中國籍海上機動船舶,除船長駕駛同一類型的海上機動船舶在同一內河通航水域航行與上一航次間隔2個月以內的外,在內河航行,也應當向引航機構申請引航。對于客船和載運危險貨物的船舶的強制引航要求,《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授權交通部作出規定。
二、本法對引航作出規定,表明引航是港口工作的重要一環。除強制引航的要求外,引航管理還涉及引航機構的設置、引航區劃定、引航機構和引航員的管理等。對于這些管理內容,《港口法》授權交通部制定具體的管理辦法。而交通部也已于2001年以第10號交通部令的形式發布了《船舶引航管理規定》,對船舶引航工作做出了詳細的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
2016-03-1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海運條例實施細則(2013修正)
2013-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
2010-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敘利亞共和國政府文化合作協定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家建設征用土地條例》的決議[失效]
1982-05-0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關于禁止發展、生產、儲存和使用化學武器及銷毀此種武器的公約》的決定
1996-12-3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性公約》的決定
2006-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入《乏燃料管理安全和放射性廢物管理安全聯合公約》的決定
2006-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2005-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
199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198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死刑案件核準問題的決定
1981-06-10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1984-09-20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
1983-09-0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1986-04-12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免辦法
1990-03-2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
1991-03-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郵票過渡性安排的意見
1998-07-1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2000-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財政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2019-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2017)
2017-05-28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
2017-10-07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施行細則(2014年修訂)
2014-02-20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3-03-26國務院關于修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統計局關于加強和完善服務業統計工作意見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遼寧蛇島老鐵山等3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通知
201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