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條【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后,行政處罰是否停止執行】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行政處罰不停止執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釋義】: 本條是對當事人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后,行政處罰是否停止執行的規定。 一、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有權申請行政復議和提起行政訴訟。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是行政處罰救濟制度的兩種方式。行政處罰的救濟,是保證行政處罰結果合法、公正的事后補救措施。 依照行政復議條例和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如果對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不服,有權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二、當事人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后,行政處罰原則上不停止執行。行政處罰決定一經作出,就具有了法律效力,即公定力、拘束力、執行力。公定力,是指對行政處罰決定原則上推定為合法,在未依法予以撤銷或者變更之前,任何人都不能否定其效力。拘束力,是指行政處罰決定在被依法撤銷或者變更之前,行政機關和當事人都應當承認該決定有效并受該決定約束。執行力,是指當事人對依法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負有自覺履行和按期履行的義務。 行政法最重要的原則之一,即公務連續性原則。具體到行政處罰決定的執行問題上,本條規定,行政處罰不因當事人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而停止執行,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對于這一例外規定。可以參照行政復議條例和行政訴訟法的有關規定。 行政處罰屬于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關于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因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而停止執行的問題,行政復議條例第三十九條和行政訴訟法第四十四條都作了相應的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
2011-04-2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葡萄牙共和國關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
2007-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失效]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1983年修訂)
1983-09-0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保加利亞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7-02-23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1982-11-19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1984-03-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海南省人民代表會議代行海南省人民代表大會職權的決定
1988-07-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設立海南省的決定
1988-04-13公安派出所組織條例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決定
1991-03-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97-07-03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
1996-10-29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
2003-10-28證券公司風險處置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實施細則(2019修正)
2019-03-02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5-04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
2018-01-01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年修正)
2017-08-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2013-08-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當前高溫干旱防御應對工作的通知
2013-08-04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
2007-04-22國務院關于同意設立“全國交通安全日”的批復
2012-11-18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的通知
2012-11-09教育督導條例
2012-09-09太湖流域管理條例
2011-09-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2011年全國糧食穩定增產行動的意見
2011-03-20全國人口普查條例
2010-05-24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環境保護部等部門關于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改善區域空氣質量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