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條 各級氣象主管機構及其所屬氣象臺站的工作人員由于玩忽職守,導致重大漏報、錯報公眾氣象預報、災害性天氣警報,以及丟失或者毀壞原始氣象探測資料、偽造氣象資料等事故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致使國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釋義】本條是關于各級氣象主管機構及其所屬氣象臺站的工作人員不履行法律、法規所規定的工作職責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的規定。
一、本條規定的違法行為包括以下兩種:
1.由于玩忽職守,導致重大漏報、錯報公眾氣象預報、災害性天氣警報的違法行為。本條對于重大漏報、錯報公眾氣象預報、災害性天氣警報承擔的法律責任,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玩忽職守。所謂“玩忽職守”的行為,是指違反國家規定的工作制度和工作紀律的行為,通常表現為工作馬虎草率,極端不負責任或者擅離職守,對自己應當負責的工作撒手不管,不傳達、不檢查、不報告等。但是由于技術原因造成的重大漏報、錯報公眾氣象預報、災害性天氣警報,不承擔法律責任,這點在執行中應特別注意。因為受科學技術水平所限,目前氣象預報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準確。因此,要對預報不準確做具體分析,屬于技術原因的失準,氣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應當認真總結經驗教訓,掌握規律,改進方法,提高服務水平。氣象工作人員工作失職,導致錯報、漏報、空報所造成的責任性事故是要追究的,瀆職、玩忽職守的一定要依法承擔法律責任。因此,只有各級氣象主管機構及其所屬氣象臺站的工作人員在玩忽職守的情況下導致的重大漏報、錯報公眾氣象預報、災害性天氣警報,才能追究法律責任。
2.各級氣象主管機構及其所屬氣象臺站的工作人員丟失或者毀壞原始氣象探測資料、偽造氣象資料等事故的違法行為,主要包括丟失原始氣象探測資料、毀壞氣象探測資料和偽造氣象探測資料等事故的行為。
二、根據本條規定,違法行為人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包括兩種形式,即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
1.行政責任。本條規定的行政責任的種類是行政處分,包括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等六種;實施單位是違法行為人所在的單位或者是上級主管部門;前提條件是違反本法規定,屬于工作中的瀆職行為,尚未構成犯罪。
2.刑事責任。對于從事本條規定的違法行為,致使國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構成犯罪的氣象工作人員,依法由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本條規定的刑事責任主要涉及的罪名是玩忽職守罪。各級氣象主管機構及其所屬氣象臺站的工作人員構成玩忽職守罪應具備以下條件:
(1)各級氣象主管機構及其所屬氣象臺站的工作人員具有玩忽職守的行為。所謂“玩忽職守”的行為是指各級氣象主管機構及其所屬氣象臺站的工作人員違反氣象法的有關規定,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規定的職責。不履行職責,即職責上的不作為,不盡自己應盡的職責或者擅離職守;不正確履行職責,即對自己的本職工作嚴重不負責任、嚴重失職。
(2)各級氣象主管機構及其所屬氣象臺站的工作人員由于玩忽職守的行為,導致重大漏報、錯報公眾氣象預報和災害性天氣警報,以及丟失或者毀壞原始氣象探測資料、偽造氣象資料等事故,同時,致使國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財產遭受重大損失。這是構成玩忽職守罪的重要條件。其中所謂“重大損失”,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司法解釋,一般包括以下幾種情況:直接經濟損失五萬元以上或者造成嚴重政治影響,如有損于我國的信譽、形象威望等等。
(3)玩忽職守的行為與重大損失之間具有必然的因果關系,即致使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是由于各級氣象主管機構及其所屬氣象臺站的工作人員玩忽職守的行為所造成的。如果各級氣象主管機構及其所屬氣象臺站的工作人員雖然具有玩忽職守的行為,但沒有給國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或者雖然造成重大損失,但不是由于各級氣象主管機構及其所屬氣象臺站的工作人員玩忽職守行為造成的,都不能構成玩忽職守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個人簡介:蘇揚,男,漢族,中國籍,專職律師,現執業于重慶盈科律師事務所,執業證號:15001201610607946。2、執業范圍:民事案件代理、刑事辯護及民商事案件。(可在律所官網等平臺查詢)3、執業地區:重慶4、經典案例:1擔任千億資產國企法律顧問。2.出版個人專著新三板財稅問題解析(三大央級出版社),執業八年以來,蘇揚律師領銜的律師事務所團隊代理了大量的民事案件,刑事案件,和行政訴訟案件。擔任轟動全國的12.14涉及槍支黑社會主要犯罪分子辯護人(公安部掛牌督辦案件)。律師一直以來的執業理念是:只要我們決定受理這個案子,擺在事實面前的只有一個日程--打贏這場官司。我將全力以赴,用一切合理合法的手段把委托人解救出來,要把當事人的民事案件,當成自己的事情去辦理。不要畏懼政府,行政訴訟要勇于跟政府斗爭,保證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不辜負當事人的委托。辦理案件要將心比心。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議事規則
2009-04-24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
2009-03-13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2001修正)
2001-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2004修正)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1991修訂)
1991-04-09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
2000-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獨資企業法
1999-08-30探礦權采礦權轉讓管理辦法(2014修訂)
2014-07-29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口岸衛生監督辦法(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穩定生豬生產促進轉型升級的意見
2019-09-06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5-04奧林匹克標志保護條例(2018年修訂)
2018-06-30工程咨詢行業管理辦法
2017-11-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14—2020年)的通知
2014-01-28國務院關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
2013-11-08征收教育費附加的暫行規定(2011修訂)
2011-01-08關于印發《中央和國家機關會議費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3-09-13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境外證券投資外匯管理規定
2013-08-21中華人民共和國第635號國務院令
2013-01-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3-04-29國務院關于部委管理的國家局設置的通知
2013-03-19國務院關于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
2012-07-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民工培訓工作的指導意見
2010-01-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采取綜合措施對耐火粘土螢石的開采和生產進行控制的通知
2010-01-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基層應急隊伍建設的意見
2009-10-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2009-09-10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
2009-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