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條 違反本法第四十六條規定,侵占工會經費和財產拒不返還的,工會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返還,并賠償損失。
【釋義】 本條是關于侵占工會經費和財產拒不返還的違法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的規定。
工會經費的來源,主要有五個部分:一是工會會員繳納的會費;二是建立工會組織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按每月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百分之二向工會撥繳的經費,這筆經費是在企業所得稅稅前列支的,體現著國家財政對工會的扶助;三是工會所屬的企業、事業單位上繳的收入;四是人民政府的補助;五是其他收入。工會經費主要用于為職工服務和工會活動,其使用范圍包括:會員活動費、職工業余教育、事業活動、宣傳活動、圖書閱覽、文藝活動、體育活動、職工集體福利補助、工會組織建設費等。
工會經費實行獨立原則,基層工會經費只屬于基層工會,由基層工會獨立管理,與所在的企業行政方面沒有關系,不是該企業的財產。工會獨立管理經費是由工會的性質決定的。工會只有獨立管理經費,才能真正做到獨立負責地開展工作,依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不受制于企業、事業單位的行政意志,也才能為職工多辦好事、辦實事。工會法關于工會經費來源的規定,說明工會經費既不是政府的財政撥款,也不完全是企業、事業單位的撥款,其收支辦法不受企業、事業單位行政的干預。工會經費獨立,主要表現為工會有獨立的預算、決算和經費審查制度。工會經費的預算,是指工會經過一定程序制定的工會經費年度財務收支計劃。工會建立經費預算制度,對貫徹落實工會財務工作方針和任務,保證工會工作全面順利開展提供了保證。它是工會有計劃地組織收入,合理分配支出,促進增收節支,保證需要,充分發揮工會財力的重要手段,為發揚工會財務民主,接受群眾監督創造了有利條件。工會經費的決算是工會經費預算執行的總結,它反映著年度工會預算收支的最終結果,也是工會活動在財務上的集中反映。通過編制工會決算,可以從財務上總結一年來的工會組織各項活動的主要經驗和問題,為工會決策提供可靠的資料和數據信息。工會經費審查監督制度,是指工會組織內部對各項經費收支和財務管理進行審查監督工作的規范和準則。它是工會獨立管理經費的需要,是工會經費、財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工會建立經費審查監督制度的目的,在于保證工會任務的順利實現,促進增收節支,合理使用經費,保證各級工會預算的財務收支計劃的實現,全面完成工會的各項工作計劃。
工會的財產是指工會組織依法取得并享有所有權或占有的動產和不動產。動產主要是指工會開展活動的各種辦公設備和設施,不動產是指工會的房屋、場地等。從財產權上劃分,工會財產又可分為兩類:一種是工會享有所有權的財產,包括工會用自有資金或自籌資金興建或購置的財產以及工會組織所有的企、事業單位。對于工會享有所有權的這些財產,工會有權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另一種是工會占有、使用的財產,包括各級人民政府及企業、事業單位和機關為支持和幫助工會開展活動,依法提供給工會使用的不動產。這部分財產的所有權屬于提供的單位,工會對于這部分財產享有占有、使用、收益的權利,沒有處分的權利。但是應當指出的是,雖然所有權仍歸提供單位所有,但提供單位不得隨意侵占、挪用和任意調撥這部分工會財產。
工會的財產和經費是工會組織開展活動的物質基礎,對工會組織來說,是十分必要的。由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完善,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公有制實現形式的多樣化和非公有制經濟的快速發展,經濟關系和勞動關系發生了深刻變革。工會工作面臨著一些新的問題,所承擔的任務也越來越艱巨和繁重。為適應形式的需要,履行好工會職責,特別是維護職工合法權益這一工會的基本職責,除了依靠充分調動和發揮工會干部及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建立科學、完善的工會組織制度,依法保障工會的各項權利外,堅實的物質基礎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保障。沒有相應的經費、財產保障,工會組織就難以開展活動。工會作為職工群眾的社團組織,需要以豐富多彩、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對職工群眾進行教育,文化宮、俱樂部、體育館、療養院、學校等是開展這些活動不可或缺的陣地,沒有這些物質保障,工會的群眾工作就很難開展。此外,“關心職工的生活,幫助職工解決困難,全心全意為職工服務”也是工會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各級工會組織每年進行的為困難職工“送溫暖”活動,就是這一工作的重要體現,做好這項工作無疑也是需要物質基礎作保障的。由此可見,工會的經費和財產是工會做好各項工作的不可缺少的物質保障,必須要依法加以保護,決不允許任何組織和個人加以侵犯。
目前侵占工會經費和財產的行為,主要包括:一是一些企業行政方面將工會舉辦的企業、事業當作企業的財產,非法使用和處分工會的企業、事業單位的人員和財產,任意調撥、挪用工會的這部分財產,甚至擅自改變工會企業、事業單位的產權關系;二是一些地方法院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將工會財產當作企業資產和財產進行凍結和查封、扣押。這些行為都是違法的,其根本原因是沒有認識到工會財產的獨立性,錯誤地將企業里的基層工會當作企業的一個職能部門,認為工會的財產是隸屬于企業行政的。三是一些部門和單位將工會舉辦的一些為職工服務的企業、事業單位占為己有,隨意改變這些企業、事業單位的隸屬關系。工會作為社團法人,有自己獨立的財產,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獨立自主地處分自己的財產權益,承擔相應的義務和責任,因而具備獨立舉辦企業、事業單位的資格。工會運用自有資金和自籌資金,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獨立或聯合舉辦為職工服務的企業、事業單位,一方面可以增加工會組織本身的財產,另一方面也可以為職工服務,給他們排憂解難,提供經濟實惠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服務,還可以吸收和消化企業的富余人員,為下崗職工提供再就業的機會,因而深受廣大職工的歡迎,也解決了企業的一些困難,減輕了企業的發展壓力,對于調動職工群眾的積極性,促進社會穩定,增強工會的活力和對職工的吸引力、凝聚力,開展好工會工作,更好地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促進改革與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要依法保護好工會所舉辦的為職工服務的企業、事業單位,它們是各級工會組織所有的財產,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隨意改變其隸屬關系,將工會的企業、事業單位劃為他人名下,變工會所有為其他部門和單位所有,這是違反工會法的違法行為。工會法第四十五條明確規定:“工會的財產、經費和國家撥給工會使用的不動產,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占、挪用和任意調撥。”第四十六條規定:“工會所屬的為職工服務的企業、事業單位,其隸屬關系不得隨意改變。”對違反這些規定,侵占工會經費和財產,拒不返還的,本條規定了財產損害賠償的民事法律責任。
財產損害的賠償,是指行為人對他人財產的侵害應負的賠償責任。《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七條明確規定:“侵占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的,應當折價賠償。損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的,應當返還財產,不能返還財產的,應當折價賠償。損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的,應當恢復原狀或者折價賠償。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損失的,侵害人并應當賠償損失。”根據這一規定,對侵害財產所造成的損失,首先應考慮的是,能返還原物的,要返還原物;原物損壞但能修復的要盡量修復;修復后影響其質量和價值的,應予相應的經濟補償;如果不能返還原物或恢復原狀的,或以用種類和質量相同的實物賠償,或按照被損害財產的實際價值賠償。
致害人對其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損害,須承擔全部賠償的責任,即賠償受害人的所有實際損失,這叫全部賠償原則。適用全部賠償原則,尤其應當注意三個問題。第一,不能把刑法上的量刑標準搬到民事責任上來。在刑法上,犯罪行為的性質、社會危害程度、罪過形式和程度以及犯罪分子的個人情況等,都是量刑的重要依據。然而,在民法上損害賠償范圍,完全是根據損害的大小來確定的。違法行為的過錯程度,違法行為人的個人情況等,通常對于確定侵權行為人應負賠償責任范圍的大小并無實際意義。因此,若認為故意造成損害或對錯誤認識不好,就應該全部賠償甚至多賠償,反之,就可以少賠償或不賠償,這都是錯誤的。其結果必然會造成多賠或少賠,多賠會給受害人造成不當收入;少賠則又會使受害人的損失得不到應得的補償。第二,不能把實際損失只理解為直接損失。全部賠償,是指賠償受害人全部的實際損失。民法上所說的實際損失包括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兩個方面。因此,在確定賠償范圍時,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都不應忽視,特別是間接損失,否則,就不可能使受害人的實際損失得到全部賠償。第三,適用全部賠償原則時,還要從實際情況出發,既要公平合理,又要實事求是,切實可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備役軍官法(2010修正)
2010-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2008第三次修正)
2008-12-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國人民解放軍保衛部門對軍隊內部發生的刑事案件行使公安機關的偵查、拘留、預審和執行逮捕的職權的決定
1993-12-29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組織通則[失效]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作業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公約》的決定
199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
1997-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國和俄羅斯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1-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1983-09-02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
198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
1997-1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5-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97-07-03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修訂)
2002-12-28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2016修訂)
2016-02-06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2018)
2018-09-18外國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登記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
2016-03-10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
2014-11-24國務院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4-02-26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施行細則(2014年修訂)
2014-02-20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關于印發《出國留學經費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3-11-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質量工作考核辦法的通知
2013-05-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10國務院關于海南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1-01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2-01-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廣西壯族自治區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1-10-22國務院關于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通知
201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