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癲癇傷害評估分為幾個級別
癲癇的嚴重程度不同,可分為不同的殘疾級別,需要由當地勞動能力評估委員會根據工人的功能喪失程度進行綜合評估,職工發生工傷事故時,應當先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申請工傷認定,其所在單位應當在事故發生后30日內提出申請。工會、受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應當在一年內申請認定。申請工傷認定,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1、
工傷認定申請表2、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證明材料
3、醫療診斷證明、,等。
經工傷認定和相對穩定的工傷,有殘疾和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向市勞動能力認定分區委員會提出申請(一般在同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設立)。申請勞動能力鑒定,申請人應當填寫《勞動能力鑒定申請表》,并提交:
1、《工傷認定決定書》正本和副本
2、有效診斷證明、,按照《醫療機構病案管理》的有關規定復制或復制檢查、檢查報告等完整的病案資料
3,受傷員工的居民身份證或社會保障卡等其他有效身份證明原件和復印件4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規定的其他材料工傷認定標準。一級工傷認定標準
一級殘疾認定標準包括:嚴重面部畸形伴表B2二級殘疾之一;全身嚴重疤痕,占體表面積的90%以上,伴有脊柱和四肢運動功能的基本喪失;肘關節以上功能喪失或完全喪失;雙下肢高度缺失和一上肢高度缺失
<2。繼發性工傷的認定標準
繼發性工傷的認定標準包括:嚴重的器官缺損或畸形、嚴重的功能障礙或并發癥、特殊的醫療依賴性,或大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的人
3。三級工傷鑒定標準
三級工傷鑒定標準包括:嚴重器官缺損或畸形、嚴重功能障礙或并發癥、特殊醫療依賴性、,或者不能照顧自己的人
四級和四級工傷評定標準
三級工傷評定標準包括:一只手總肌肉癱瘓、肌肉力量≤ 二級;腦脊液漏伴顱底缺損無法修復或反復手術失敗;中度面部畸形;全身的疤痕區域是≥ 60%,四肢大關節中一個關節的運動功能有限;面部疤痕或皮膚移植≥ 1/2輕度畸形;拇指及以上完全喪失或無功能
5,五級工傷鑒定標準
五級工傷鑒定標準包括:不完全喪失使用功能、喪失書寫能力、喪失閱讀能力、喪失識別能力等;全身的傷疤占了≥ 50%的體表面積,關節運動功能受限;面部疤痕或皮膚移植≥ 1/3及其中一項毀容標準;脊柱骨折后脊柱側凸或后凸超過30°,伴有嚴重的根神經痛(根據電生理檢查)等
6,6級工傷評定標準
6級工傷評定標準包括:撕脫傷后超過1/5的頭皮脫落;脊柱骨折伴根神經病后畸形小于30°(電生理檢查異常);一只拇指完全喪失或另一只手失去兩個非拇指手指;一只拇指功能完全喪失,另一只手有更多內容,如除拇指外的兩個手指功能完全喪失
7,七級工傷評定標準
七級工傷評定標準包括:燒傷后全層顱骨缺損≥ 30cm2或硬腦膜植皮面積≥ 10平方厘米;頸部瘢痕攣縮,影響頸部運動;全身疤痕區≥ 30%; 面部疤痕、異物或色素變化植皮占面部10%以上
8,8級工傷評定標準
8級工傷評定標準包括:雙足部分肌肉麻痹,肌力4級;一只腳部分肌肉麻痹,肌肉力量≤ 三年級;肺葉切除術后無功能障礙;符合嚴重毀容的標準之一;面部燒傷植皮術≥ 1 / 5; 面部輕度異物沉積或色素脫失;雙側耳廓部分或一耳廓大部分缺損及以上
9,9級工傷認定標準
9級工傷認定標準包括:頸外傷所致頸總動脈和頸內動脈狹窄,支架植入或血管搭橋術后無功能障礙;符合第2款中的中度缺陷或輕度缺陷標準;發際瘢痕性脫發或其他部位脫發,需要戴假發及以上的人
10,10級工傷評定標準
10級工傷評定標準包括:部分器官缺損、形態異常、無功能障礙、無醫療依賴、能自理等
基于以上內容,編制整理工傷鑒定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癲癇性工傷由于情況特殊,需要到醫院進行檢查,以了解員工的病情程度。如果程度很深,病情很嚴重,可以評定為4級或5級。如果您在這方面有更多問題,盧巴將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賠償金一天多少錢
2021-01-27非法行醫罪如何認定及處罰
2020-12-18調崗申請怎么寫
2021-01-26公益崗會被辭退嗎
2021-01-21臨時工工傷已得到了工傷賠償了單位要開除怎么辦
2020-11-23公司延長工作時間月超過36小時如何補償
2021-01-10軍人離婚多久可以復婚
2020-12-02房屋預告登記是否可以延期
2020-11-12欠條的訴訟時效怎么計算
2021-03-14債權人申請破產重整需要提交申請書嗎
2021-03-12商業銀行解散的事由是什么
2021-02-21傷殘鑒定費用是由誰支付
2020-11-19討債時怎樣對付失聯的債務人
2020-11-13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政策有哪些
2021-01-15安置房沒拿到房產證可以贈與嗎
2020-12-062020勞動法律關于勞動力外包是怎樣規定的,與派譴的區別
2021-03-23投資型保險購買注意事項
2021-01-28保險居間合約的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25保險合同必須書面生效嗎
2021-01-22意外保險哪些人不理賠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