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仲裁法》頒布實施后,學術界對其中規定的國內外商事仲裁司法監督雙重標準進行了長期的爭論。其核心內容是國內法院是否應當對國際商事仲裁的實質內容進行監督,形成了“全面監督”和“程序監督”兩種觀點。結合世界各國仲裁司法監督的立法和實踐,本文擬圍繞上述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進一步探討這一問題。一、國際商事仲裁的司法監督模式,世界各國涉外商事仲裁的司法監督模式大致如下:
(一)國內法院因公共政策原因不干預涉外仲裁實質性問題的模式
這是主要國際商事仲裁條約和國內仲裁所采用的方式大多數國家的立法。國際商事仲裁興起20年來,法院鼓勵和支持仲裁,盡量減少對仲裁的監督和干預,已成為國際趨勢。例如,1958年聯合國在紐約通過的《承認及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公約》、1965年華盛頓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簽署的《解決各國國民與其他國家國民之間投資爭端公約》,1985年6月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制定的《示范法》對涉外仲裁的實質性審查都持否定態度。理由是:如果我們承認國內法院有權對涉外仲裁裁決進行實質性司法審查,就相當于將仲裁程序置于法院程序之下,這與仲裁裁決的終局性是背道而馳的。大陸法系國家和受大陸法系影響的國家,除了法國的國內仲裁允許就仲裁的實質性問題向法院提出上訴外,都采取了法院不因公共政策以外的原因干預仲裁實體的方法。原則上,即使裁決明顯錯誤,法院也不能推翻仲裁員的決定。
(II)即使不是由于公共政策問題,國內法院也有權監督涉外仲裁的實質性問題(以下簡稱“綜合監督模式”)
英國《1950年仲裁法》賦予國內法院以強制性規定干預仲裁實質性問題的權力,干預的原因不僅限于公共政策。也就是說,仲裁員必須就特殊案件向法院作出陳述,法院將對仲裁產生的法律問題作出決定,這就是所謂的“特殊案件陳述程序”。此外,不能排除法院對法律糾紛仲裁的管轄權。當事人合同中排除案件陳述程序的條款被視為違反公共政策,因此無效。法律還規定,法院有權根據裁決的明顯事實和法律錯誤撤銷裁決。盡管《1950年英國仲裁法》早已修訂,但一些國家仍然實施參照《英國仲裁法》制定的法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有什么行政責任
2021-02-15模擬拆遷達到多少比例可以拆
2021-03-17金融許可證應該載明什么內容
2021-02-04企業以及政府法律顧問工作流程
2021-03-10集體企業改制后對職工如何安置
2020-12-08丈夫因賭博欠下的賭債是夫妻共同債務嗎
2020-12-01非婚生子女的準生證如何辦理,非婚生子女如何認領
2021-01-11交通事故受害人可否主張精神損害撫慰金
2020-12-27撫恤金就是工亡賠償嗎
2020-11-15擔保合同有效期是多久
2021-03-08員工與公司解除合同能否要到賠償
2020-12-22可以先終止勞動合同后發通知嗎
2020-12-28境外單位是否適用勞動法下的競業限制單位
2021-01-01承攬合同和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20勞務派遣協議范本
2021-01-16哺乳期公司部門解散可以拒絕調崗嗎
2020-12-01勞務外包是同工同酬嗎
2020-12-22購房保險有哪些常見問題
2021-01-16意外險保額如何計算
2021-03-25產品責任險的由來和發展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