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的保密性被許多學者視為仲裁的本質屬性。這也是仲裁和訴訟之間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區別。國內仲裁學術界普遍將仲裁保密性視為仲裁的一項基本屬性,但這種理解在最近的國際仲裁實踐中面臨顛覆性的挑戰。重新審視仲裁的保密性,思考如何正確對待仲裁的保密性,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仲裁保密性概述(一)仲裁保密性的概念仲裁保密性是指仲裁程序的內容,仲裁過程中展示的證據、仲裁裁決和仲裁中的其他信息不得披露給當事人以外的任何人。與仲裁保密有關的一個概念是仲裁的隱私權。仲裁的私密性是針對仲裁過程的。在仲裁過程中,除仲裁員、當事人、當事人代理人和證人外,任何人不得進入仲裁庭參加仲裁程序。仲裁的保密性和隱私權這兩個概念密切相關。一些學者甚至稱之為硬幣的兩面。[1] 然而,兩者關注的是不同的方面。仲裁的私人性質集中在程序方面,即與程序無關的人無權參與程序,被排除在程序之外。然而,隱私并不一定保證仲裁保密的實現,因為即使仲裁過程是保密的,也不意味著仲裁過程中產生的證據和仲裁裁決不公開,仲裁的保密性涉及兩個問題:第一,誰受到仲裁保密性的限制?第二,仲裁保密的范圍是什么一般來說,仲裁過程中的三類參與者,即仲裁員、當事人、他們的代理人和證人,都受到仲裁保密的限制,但這種限制應該詳細分析。人們普遍認為,仲裁員負有維護仲裁機密性的道德義務。[2] 未經雙方同意,仲裁員不得披露有關仲裁過程的任何信息。如果仲裁協議規定當事人及其代理人負有保密義務,則毫無疑問,當事人及其代理人負有保密義務。如果仲裁協議中沒有明確規定,且雙方之間沒有其他此類協議,情況會變得更加復雜,需要根據仲裁庭的規則以及適用于仲裁的實體法和程序法來確定。證人愿意出庭作證,不受雙方仲裁協議或雙方協議的約束。將保密義務強加于證人似乎不切實際。此外,證人很可能被施加保密義務。仲裁保密的范圍一般包括:(1)仲裁程序存在的問題;(2) 仲裁程序的實質性問題,如產生的證據和交換的信息;(3) 仲裁裁決關于仲裁程序的存在,主要國際仲裁機構的仲裁規則一般不規定仲裁程序必須保密。事實上,按照一般國際慣例,很難做到絕對保密。因為當事人可能有義務向股東或債權人等相關人員披露仲裁程序的存在。因此,絕對禁止單方面披露仲裁似乎是不可行的。至于仲裁程序的實質性問題,如產生的證據和交換的信息,許多學者認為這應該在保密范圍內。[3] 1998年《倫敦國際仲裁法院仲裁規則》明確規定,仲裁過程中產生的仲裁文件或其他證據應保密,除非雙方同意或法院有管轄權命令。[4] 由于仲裁裁決記錄了案件的細節、仲裁過程中確認的證據以及案件的其他核心問題,因此也應屬于保密范圍。對于這個問題,國際仲裁法學術界也有著相對一致的認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假一賠一”公告承諾能否作為商家逃避法律責任的依據
2021-01-18簽銷售代理合同有什么注意事項
2020-11-21兩人出于共同故意去打人會怎樣處罰
2020-11-24離婚訴訟費用是怎樣計算
2021-03-12家庭婚姻矛盾鬧事謾罵侮辱的離婚處理
2020-12-20擔保合同的主合同是什么
2021-03-16政府與個人合同如何中止
2021-01-24公房承租人對合用部位產生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1什么情況下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10海南省改制關閉破產國有企業職工安置辦法
2020-12-12什么情況被判定為勞動仲裁證據不足
2020-12-27兒童意外險不得超過多少
2020-12-30貨物運輸保險合同過期后貨物被盜能否獲得賠償
2021-03-10投保車險如何獲得無賠款優待
2021-02-22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擔保合同有哪些區別
2021-01-01保險合同是諾成性合同嗎
2020-11-12保險經紀人需要什么條件資格
2021-02-27保險合同的變更與終止發生是由哪些
2020-12-11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主體可以有哪些
2020-11-27簽了保險合同什么情況可以解除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