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第五十一條規定,無權處分人處分他人財產,經債權人或者無權處分人確認后取得處分權的,訂立合同,合同有效
新合同法第51條規定,合同自無權處分他人財產之日起生效,并經債權人批準或由無權處分人在訂立合同后取得。行為人未取得處分權,權利人不認可的,合同無效。但是,無效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因此,當第三人是善意的時,即構成善意取得,處分財產的所有權也隨之取得。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采用善意取得時構成財產處分權的合同有效性理論,善意取得人應當履行支付價款的義務,無權處分的人應當將不當得利返還給債權人,甚至承擔侵權損害賠償責任,解決方案相對簡單。如果對第五十一條的解釋采用否定推理,一方面將構成善意取得,另一方面,由于債權人未批準,合同將無效,利益分配的解決將復雜化(一)未經授權的處分,債權人拒絕批準,處置標的未交付,買受人未支付價款的,買賣或者贈與合同無效。對于買方或受贈人的商譽,無權處分的人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2)債權人拒絕承認未經授權的處分。處分標的物交付后,贈與合同無效。在不承認物權行為獨立性和無因性的中國法律框架下,處分標的的所有權歸債權人所有;但是,在買賣合同的情況下,如果買方未能支付價款并且是善意的,則被處分的財產不歸債權人所有,而是歸買方所有。債權人遭受的損失只能通過以下方式彌補:處分人要求買受人返還不當得利,并且不能因買賣合同根據第五十一條的規定無效而要求買受人支付價款;然后,債權人要求處分人返還不當得利,有些人認為,債權人可以直接向買受人主張返還不當得利。當不當得利的返還仍然不能消除債權人的損失時,債權人有權根據侵權法向處分人要求損害賠償。需要指出的是,此處的侵權是一種一般侵權,債權人負有沉重的舉證責任(三)債權人無權處分,拒絕追認。當被處分物已經交付且買受人已經支付價款時,買受人因其善意取得被處分物的所有權,債權人只能向處分人要求返還不當得利。這樣,當他仍有損失時,他將根據侵權法向處置者索賠。此處的侵權也是一般侵權,對于其他沒有處分權的合同,權利人負有沉重的舉證責任,其效力待定。如果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不妨在網上咨詢我們的律師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動產交付怎么履行
2021-02-22相鄰關系與地役權有什么區別是什么
2020-12-30股東代表訴訟以公司為主體訴訟嗎
2021-01-31店鋪租賃合同沒到期解約怎么賠償
2020-12-14二級傷殘標準
2021-02-15家暴離婚具體怎樣賠償
2021-02-17老人有退休金能主張贍養費嗎
2020-12-31對移送或指定管轄的裁定
2021-02-20民法典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16沒交物業費被物業起訴怎么辦
2020-12-03公司房產抵押貸款程序是什么
2021-03-01房產抵押注銷后還能調取嗎
2021-01-16代拍協議范本
2021-01-31房屋繼承協議什么時候生效
2020-11-13農村土地糾紛怎么快速處理
2020-12-13員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2勞動關系轉移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25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辦法有哪些
2021-01-12員工年底前被離職,還能拿到年終獎嗎
2021-03-03企業勞動爭議協商調解規定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