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財產所有權的原始取得的是包括哪些?
財產所有權的原始取得的是包括生產、先占、添附、善意取得等方式。公民個人所有權是公民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其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權利,是公民個人所有制在法律上的表現。在中國,公民個人所有權分為兩類:即公民個人生產資料所有權和公民個人生活資料所有權。
中國民法通則第75條規定:“公民的合法財產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組織或個人侵占、哄搶、破壞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凍結、沒收。”公民依法對其所有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享有完全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公民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行使其生產資料所有權,從事正當的生產經營活動,或利用其生活資料滿足個人的需要,都受法律的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以任何方式無償平調公民的財產。對于各種非法攤派和收費,公民有權予以拒絕。公民在其所有權受到侵犯時,有權要求侵權行為人停止侵害、返還財產、排除妨害、恢復原狀、賠償損失,或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二、公民個人所有權的表現
根據法律的規定,原始取得的方式主要有:
第一、生產。這是指民事主體通過自己的勞動創造出新的財產進而取得該財產的所有權的方式。
第二、先占。這是指民事主體以所有的意思占有無主動產而取得其所有權的法律事實。先占應具備以下構成要件:標的須為無主物;標的須為動產;行為人須以所有的意思占有無主物。
第三、添附。這是指不同所有人的物因一定的行為而結合在一起形成不可分割的物或具有新質的物。添附包括三種情形:混合。即指不同所有人的動產因相互摻雜或融合而難以分開而形成新的財產。附合。即指不同所有人的財產密切結合在一起而形成新的財產。加工。即指一方使用他人的財產加工改造為具有更高價值的財產。
第四、善意取得。又稱即時取得,是指不法占有他人動產的人將其無權處分的動產轉讓給第三人時,如果該受讓人取得財產是出于善意,則可取得該財產的所有權。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包括:須讓與人無權處分該動產。受讓人須通過有償交換取得該動產。受讓人取得財產時必須出于善意。轉讓的財產須是依法可以流通的動產。
在當代社會如果擁有財產的所有權,那么就意味著對于這個財產擁有完全的權利,包括有使用收益的權利。啊,這樣的一種權益是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得到的,最常見的一種方式可能就是轉讓的方式,但它并不是原始取得,原始取得包括生產。
原始取得商標需要使用備案嗎
善意取得是原始取得嗎?
商標權的原始取得采取什么原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簽訂拆遷安置補償協議
2021-01-30子公司的設立方式有哪些
2020-12-30資產的變現能力叫做什么
2021-01-07效力待定合同的法律特征
2021-01-31判處2年徒刑可以假釋嗎
2020-11-12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不服怎么處理
2021-02-20房產抵押程序
2020-12-26合同債權質押的債務人逾期不履行義務時該怎么做
2021-03-26物業有權利拆除違建嗎
2021-03-12中暑死亡是否屬于意外傷害
2021-01-12交通意外險理賠時需注意什么
2021-02-12國內貨物運輸保險的保險貨物范圍
2021-03-09家庭財產保險
2021-01-13可以構成保險人解除保險合同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18投保人有哪些主要義務
2020-12-31出險時保險公司應賠多少錢
2020-12-02長期護理保險保險期間為多少年
2021-01-31車禍后異地維修保險如何處理
2021-02-09雇人干活受傷用理賠嗎
2020-11-08對保險公司注冊資本如何要求的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