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方收取的違約金的稅務處理。
例如,a公司購買B公司的貨物時,合同價格為100萬元,付款期限為交貨后10天內。10天內,a公司未按約定付款。50天后,a將支付100萬元貨款,并按合同約定向B公司支付3萬元違約金。這種處罰是積極的處罰。
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六條的規定,銷售額是納稅人向買受人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收取的價款和附加費的總和,但不包括銷項稅。
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2011年修訂)第十二條規定,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六條第一款所稱加價費,包括服務費、補貼費、基金、集資費等,買方收取的利潤返還、獎勵費、違約金、滯納金、延期付款利息、賠償金、托收、預付款、包裝費、包裝費、裝載租金、倉儲費、優質費、運輸裝卸費等超價費用。因此,當銷售單位收取的罰款與“加價費”一致時,應隨貨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違約金的會計處理。同樣,違約金的支付也應視為營業外支出。
在上述情況下,B公司收取3萬元的正罰金,并應繳納增值稅。增值稅為價外稅,B公司應繳納增值稅30000△1.17×17%=435897萬元。
B公司罰款3萬元,會計處理如下:
借款:銀行存款3萬
借款:營業外收入25641.03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4358.97。
A公司支付違約金3萬元,會計處理如下:
借方:營業外支出3萬元
貸方:銀行存款3萬元。買方收取違約金的稅務處理。
例如,如果a公司購買B公司的貨物,合同價格為100萬元,付款期限為交貨后10天內。a公司將在10天內全額付款。50天后,a公司發現產品質量問題,按合同約定,B公司向a公司支付了5萬元作為違約金。
根據增值稅相關法律法規對價外費用的定義,賣方支付給買方的違約金不屬于價外費用,不征收增值稅。不屬于營業稅范圍,不應征收營業稅。
根據《發票管理辦法》,發票是從事生產經營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個人根據銷售貨物、提供應稅勞務等經營活動取得的應納稅所得額,向付款人開具的收款憑證。反向罰款不屬于“銷售貨物、提供應稅勞務或者從事其他經營活動”。因此,沒有必要取得發票。有必要取得賣方提供的合法合理的依據,以證明和判斷賠償行為的真實存在,并進行會計處理和稅務處理。具體依據包括:法院判決書或調解書、仲裁機構裁決書、雙方簽訂的合同協議書、收款人出具的收據等。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的規定,企業取得的收入實際發生的合理費用,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準予扣除。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三十三條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所稱其他費用,是指除成本、費用、稅金和損失外,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合理支出。因此,由于質量賠償由賣方支付給買方,不屬于繳納增值稅或營業稅的范圍,因此無需開具發票,但在稅前入賬扣除時,應具備證明經濟行為真實性的必要證據。
當然,所有的違約金收入都應該包含在收入中來計算企業所得稅。
反向違約金的會計處理
在上述情況下,a公司收取5萬元反向違約金,不應繳納增值稅和營業稅。
a公司罰款5萬元,會計處理如下:
借方:銀行存款5萬元
貸方:營業外收入5萬元。
B公司支付違約金5萬元,會計處理如下:
借方:營業外支出5萬元
貸方:銀行存款5萬元。
不履行合同違約金的處理
例如,如果a公司從B公司購買貨物,合同價格為100萬元。在合同規定的期限內,a公司不以違約為由進行采購。根據合同,a公司將向B公司支付5萬元的違約金。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銷售貨物或提供加工的單位和個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修理服務和進口貨物為增值稅的納稅人,依照本條例繳納增值稅。由于B公司不銷售貨物或提供應稅服務,因此它不是增值稅納稅人。同時,B公司不提供應稅服務,因此不需要繳納營業稅。再比如,某房地產開發企業預收定金5萬元,并按規定繳納營業稅。后來,由于對方違約,交易失敗,房地產開發企業沒收了定金5萬元。
根據《營業稅暫行條例》第五條和《營業稅實施細則》第十三條的規定,納稅人取得的違約金收入,應當作為附加價格費計入營業額,征收營業稅。其前提是納稅人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出售房地產。因一方違約致使納稅人不能提供應稅服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的,不征收營業稅。因此,房地產開發企業可以向稅務機關申請退還預繳的5萬元售房保證金的營業稅。相關會計處理如下:
當a公司收到存款5萬元時
借款:銀行存款5萬元
借款:預收5萬元。a公司沒收保證金5萬元時,提前借款5萬元,非營業收入借款5萬元。B公司在支付5萬元購房首付時,提前借款5萬元,并在銀行存款中借款5萬元。沒收B公司存款5萬元時,貸款為營業外支出5萬元,貸款為預付款5萬元。例如,一家公司將房地產出租給自然人李某,合同期限為兩年。但一年后,該公司因業務需要收回房產,按照合同約定,需要向李先生支付3000元的違約金,李先生出具了收款證明。公司向李某(自然人)提供了收款證明、合同原件及違約說明,可以稅前扣除。
允許扣除的政策依據的是《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的規定,即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允許扣除與企業所得有關的實際合理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費用。《發票管理辦法》第三條還規定,本辦法所稱發票,是指在購銷貨物、提供或者接受服務等經營活動中收發的款項。
在這種情況下,公司的“支付違約金”活動不屬于“買賣貨物、提供或接受服務”,也不屬于“從事其他經營活動”,而是一種“合理支出”,因此在實際執行中,以發票作為扣除可抵扣費用的依據從發票上取得;對于不能取得發票的費用,只要納稅人能夠提供費用的合法性,合同協議、付款憑證等其他證據也可以作為扣除的依據。
因此,如果收入方當年有納稅義務,付款人應取得發票作為合法的扣稅憑證,在所得稅前扣除;如果收入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雙務合同履行抗辯權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15我國婚姻法對子女姓氏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20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配置應當符合哪些條件
2020-12-18訴訟財產保全的房屋反擔保抵押也可以辦理登記嗎
2021-01-22以新貸歸還舊貸不是同一保證人是否繼續擔保
2021-02-26有交通事故逃逸未遂嗎
2020-12-27上下班工傷認定標準
2020-11-21案外人無法通過執行異議之訴救濟時可不可以提起另案訴訟
2020-11-16幾個人以上打架算是涉黑
2021-02-17如何書寫一份有效的遺囑
2020-11-09花錢收別人銀行卡犯法嗎
2021-02-12免責條款怎么履行告知義務
2021-03-26關于不辭而別員工的處理建議
2021-02-05競業限制時間不得超過多久
2021-01-16事實勞動關系屬于勞動關系嗎
2021-03-21用人單位通過怎樣的程序才能實施經濟性裁員
2020-11-16勞動糾紛也是一裁終局嗎
2021-01-27保險公司是怎樣設立的
2020-12-06原保險合同成本如何確認
2020-12-23保險公估人按公估方與委托方不同的分類是怎樣的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