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股東資格喪失的一般條件在處理股東資格喪失糾紛時,首先要解決的是確認股東是否具有股東資格,這是法律問題的前提。因為股東資格的解除是針對取得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資格的股東。取得股東資格的投資者,其股東資格解除的一般必要條件,必須是投資者不履行出資義務或者出資后全部抽回出資。完全不投資,可分為拒絕投資、投資失敗和虛假投資。拒絕出資,是指投資者在投資合同生效后拒絕按照約定出資;不出資,是指投資者因客觀情況發生變化,不能履行出資義務;虛假出資是指無法律依據、無成本地取得股份。根據司法解釋第三條第十八條的規定,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未履行出資義務或者未足額提取出資,經公司催告,在合理期限內未繳納或者返還出資的,公司經股東大會決議,可以解除股東資格。根據司法解釋三第十八條規定,除上述一般條件和法律關系外,具體適用條件如下:
(一)投資者不得履行出資義務,也不得在投資后收回全部出資。對部分不履行或者抽回出資的股東,具體適用條件如下:不適用股東資格的取消;
(2)股東資格的取消對象只能是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不適用于股份有限公司股東的;
(3)在股東大會作出取消股東資格的決議前,公司應當督促股東在合理期限內繳納出資或者退還提取的出資,股東在合理期限內未繳納出資或者返還出資的,經股東大會決議,可以解除股東資格。綜上所述,取消股東資格的條件是:股東不履行出資義務或者出資后抽回全部出資。另外,客體只能是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此外,在股東大會決議解除股東資格前,公司應當督促股東在合理期限內繳納出資或者退還提取的出資,股東在合理期限內不履行出資義務的,經股東大會決議,可以取消其出資資格。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羅玉林律師執業已經20余年,曾在某國有交通企業(上市公司)法律顧問工作近十多年,先后接觸和辦理過各種類型的經濟、民事、海事、海商糾紛、執行等案件。熟悉企業內部法律事務管理及各類案件訴訟操作規程和技巧,尤其熟悉合同糾紛、債權債務、交通事故、醫療事故、婚姻家庭、損害賠償等各方面法律法規和政策性規定,有著豐富的訴訟實踐經驗。 自1990年起從事律師職業,執業以來,堅持 “敬業勤勉、誠實信用” 的服務宗旨,盡力為委托人辦好每一件案件,最大限度地維護了委托人的合法權益。
二手房中介沒給購房合同怎么辦
2020-12-28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理具有何種職權
2020-12-21沒有責任認定書能起訴嗎
2021-03-25婚前財產等于個人財產嗎
2020-11-23離婚時,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問題
2021-01-01監護人有權查看被監護人隱私嗎
2020-12-02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有何區別
2021-01-04能否追索以前未履行的贍養費
2021-03-26冒領低保金多少付刑事責任
2021-02-10交通事故財產保全需要擔保嗎
2020-11-13中暑死亡是否屬于意外傷害
2021-01-12保險公司車險不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03外貿保險單背書
2020-12-15肇事逃逸商業保險賠嗎
2020-12-25保險公司在投保中有哪些義務呢
2021-01-16投保后投保人可以享有哪些服務
2021-01-29保險受益權的主體
2021-03-10辦理土地轉讓有哪些程序
2021-03-05商鋪拆遷,拆遷補償協議應該跟誰簽訂
2021-02-07因高鐵拆遷房屋會不會有補償
2020-12-26